楊芝
知民生冷暖,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十四五”期間,寧波市將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領導,為讀者描摹民生各領域的“十四五”藍圖。
記者:“十四五”期間,寧波如何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織密社會保障網絡,以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陳瑜:寧波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品質+”“陽光+”“美麗+”“數字+”等“4+人社”建設為引領,扎實做好保障民生、助推發展、維護穩定、優化服務等各項工作,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把保障民生作為工作主線,抓牢就業這個最大民生持續用力。深入推進“甬上樂業”,進一步完善政策、拓展平臺、加大供給,不斷促進就業崗位開發、勞動者技能提升、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和失業預防調控,持續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到2025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0萬人以上。扎實推進社保惠民,按照國家部署深化社保制度改革,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絡,健全待遇調整機制,推動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逐步提高。
堅持把助推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聚焦人才這個“第一資源”不斷加力。持續提升“我才甬現”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全球引才網絡、巡回招聘體系、職稱評價體系,持續優化人才培養和專家服務,深化打造近悅遠來的“青年友好城”。創新開展“甬上工匠”行動,出臺新時代寧波工匠培育意見,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常態培養、技能大賽以賽促訓、工匠典型示范引領、匠心精神宣傳普及等工作機制,持續壯大技能人才隊伍。到2025年,新增就業大學生80萬人、專業技術人才30萬人、高技能人才25萬人,為推動寧波高質量發展奠定人才智力基礎。
堅持把維護穩定作為重要支撐,堅持促進企業發展與維護職工權益并重。持續深化和諧勞動關系創建、企業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欠薪治理,實施“和諧同行”勞動關系能力提升行動,開展企業勞動用工體檢,加強勞動用工監察執法和勞動糾紛調解仲裁,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堅持把優化服務作為堅實保障,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以黨建為統領提升干部隊伍思想政治素質,以崗位練兵比武為牽引提升業務能力素質,以“清廉五進”行動為引領深化行風作風建設。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組織“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深化“美麗情懷、品質人社”黨建品牌,鍛造人社鐵軍隊伍,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全面推進人社數字化改革,強化人社公共服務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化建設,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一證通”“一卡通”,推動構建覆蓋全民、均等可及、高效優質的服務體系。
記者:“十三五”期間,寧波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豐碩成果,2020年以全國省會、副省級城市第二的成績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十四五”期間,寧波如何進一步鞏固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全力以赴建設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鄧曉東: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和寧波“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建設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新定位新目標,打造更具影響力、輻射力、引領力的“文明高峰”,推動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
一是打造崇德向善、文明有禮的城市范例。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鑄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爭當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典范。大力弘揚“四知”寧波精神,做優做響“愛心寧波?尚德甬城”品牌,爭當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范。深入實施新時代文明生活行動、“十大文明好習慣”養成行動、文明寧波系列行動,爭當文明有禮的典范。

二是打造環境潔美、和諧宜居的城市范例。堅持高標準常態化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深化“五整頓兩提升”“創意點亮城市角落”行動,大力推進“席地可坐”示范區域創建,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爭當美麗城市的典范。推動城市治理精細化數字化,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全面加強平安寧波建設,爭當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典范。
三是打造群眾滿意、人民幸福的城市范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工作導向,推動優質公共服務逐步擴大,辦好群眾身邊“關鍵小事”,爭當“創建為民惠民靠民”的典范。尊重群眾主體地位,堅持創建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廣泛動員組織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爭當“你我他齊動手”“共建共享文明城”的典范。
四是打造城鄉一體、全域文明的城市范例。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爭當文明實踐的典范。持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和村莊清潔行動,全面推動城鄉環境潔化、美化、亮化、序化行動,爭當美麗鄉村的典范。大力實施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積極推進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爭當鄉風文明的典范。
記者: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四五”期間,寧波在深化健康寧波建設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張南芬:我們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持續迭代“1+5”衛生健康改革攻堅戰,構建衛生健康整體智治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一是強化健康融入萬策,高標準推進健康寧波建設。加強公共衛生重大平臺建設,高站位健全現代化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打造優質公共健康服務“領跑者”,建成為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有效控制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率先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到35%以上,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歲,主要人群健康指標保持高收入國家水平,基本建成健康寧波,打造健康中國市域示范區。
二是實施“醫學高峰”計劃,高質量推進醫療服務品質和能力提升。持續深化“三醫聯動”“六醫統籌”集成改革,深入推進城市醫聯體與縣域醫共體建設,促進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提升。推進七大市級重點工程建設,超常規推進“醫學高峰”計劃,科學布局優質醫療資源,鼓勵錯位競爭,形成各級醫院爭先進位的良好氛圍,打造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市域標桿,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深化全國綜合醫改示范市建設,縣域內就診率保持90%以上。
三是堅持傳承創新,高水平推動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貫徹落實全市中醫藥大會精神,完善中醫藥保障體系,優化中醫藥發展政策環境,推動中醫藥強市建設。深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五大項目”建設。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和康復能力提升工程。推動“甬派中醫”形成,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和民眾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
四是強化數字賦能和創新驅動,高效能實現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系統推進數字化改革,發展新基建、新應用、新業態,打造“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強化醫教研產四輪驅動,建設開放、共享的高水平臨床科研平臺,建成中國自然人群生物樣本庫東部中心,爭取創建成為浙江省實驗室。深入推進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形成全鏈條監管閉環,監督執法效能顯著提高,推動衛生健康治理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

五是強化黨建引領和人才強衛,高水平提升衛生健康發展動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大力夯實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提升系統黨建工作新高度。深化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系統推進衛生健康法治建設。出臺寧波市衛生健康人才支持計劃,圍繞行業人才集聚、中醫藥人才傳承培養和青年技術骨干培養制定寧波市衛生健康行業人才新政策,高標準推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
六是強化全周期健康服務,高品質推進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關注“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照護需求,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加強多層次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每千人擁有嬰幼兒照護設施托位數3.5張以上。構建覆蓋城鄉、綜合連續、更高品質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實現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2.5%以上。
記者:“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壯大文化旅游產業,以打造文化強市,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
王程:“十四五”期間,是寧波全面建設高水平國際港口名城、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現代化濱海大都市、更具魅力的文化強市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對標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目標新定位,推動文化旅游全面融入“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大局,促進文化軟實力與經濟硬實力相適應,努力打造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積極構建文化旅游發展新格局,奮力開啟文化強市建設新征程。
著力聚焦“一城三地”新發展目標。到2025年,人文之城與休閑之城建設初見成效,城市品格高度彰顯、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文化旅游名城基本建成,爭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樣板地、國內一流濱海休閑旅游目的地、國家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地。
著力構建“一帶三區”新發展格局。按照“山海統籌、城鄉兼顧、生態優先、重點引領”的布局理念,重點構筑“一帶三區”為主體的文化和旅游新發展格局。“一帶”即大運河和海絲之路文化旅游帶,打造成為海絲古港旅游目的地和國內一流人文旅居度假勝地。“三區”即中部文化傳承區,重點打造姚江、奉化江和甬江文化旅游區塊;西翼生態休閑區,重點打造北山、四明山和天臺山文化旅游區塊;東翼濱海度假區,重點打造杭州灣、寧波灣和南灣文化旅游區塊。
著力搭建七大新發展平臺。重點建設浙東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寧波灣國家旅游度假區、寧波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示范區、浙東唐詩之路文化旅游帶、“中國奧蘭多”杭州灣文旅集聚區、寧波南灣海洋旅游示范區、寧波標志性文化設施群落等七大平臺。
著力完善八大新發展體系。對標文化強市建設目標,重點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現代旅游業體系、文化和旅游融合體系、現代文化和旅游市場體系、對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體系、現代文化傳播體系等八大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基礎上實現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同類城市前列。
責任編輯:胡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