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娜
【摘要】初中是提升作文能力的重要階段,本文主張采用分層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包括對學生、教學內容、作文作業以及評價內容和方式的分層,以期能夠實現初中生寫作能力提升的目標。
【關鍵字】初中教學;語文作文;分層次教學
初中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但核心素養目標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初中生語文作文核心素養能力成為一線老師關注的重要問題。而分層次教學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觀,與核心素養內容不謀而合。
一、學生分層合作教學
不同學生對語文作文有不同的態度,語文作文的基礎也不相同。因此,對不同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具體而言,老師可以根據學生作文基礎、學習能力以及家庭情況等實際學情,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作文基礎扎實,不僅能夠主動學習,還能夠幫助其他同學提高作文能力,第二層次的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寫作技巧,但情感表達稍欠缺,第三層次的學生寫作能力較欠缺,很難寫出令人滿意的作文。根據三個層次學生不同的寫作能力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第一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不僅包括提高其作文能力,還包括培養其樂于助人,在幫助他人過程中學會觀察、積累作文素材,在作文素材積累過程中學會做人,第二層次學生不能運用作文精妙表達自己的情感,可以將情感表達作為學生的教學目標,第三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則以掌握基本寫作方式,能夠表達真情實感即可。
二、分層作文教學內容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內容包括確定作文題目、搭建作文結構、運用作文素材,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以確定作文題目為例,初中作文題目主要包括全命題、半命題以及無命題方式,對第一層和第二層次的學生,老師可以以無命題和半命題的教授方式為主,對第三層次的學生以全命題的教授方式為主。在設計教學計劃時,老師可以先結合課本內容為學生提供同樣的閱讀資料,讓各自閱讀后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表達自己對閱讀內容的感悟,可以引導學生確定寫作主題;經過討論不能確定寫作內容或者不能表達自己體會的學生,老師可以為其提供簡單的作文題目,幫助學生確定具體的作文題目。
三、布置層次化作文作業
作文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提升表達能力,還需要持之以恒的練習,在課堂上,可以采取仿寫或者改寫課本內容的方式,先由老師詳細講解并舉例說明課本內容中運用的寫作技巧,再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課堂作業。學生容易在改寫作業中遇到障礙,老師可以采用兩種方式幫助學生,第一種方式是將改寫的內容分解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改寫的技巧;第二種方式是幫助學生找到改寫段落中的描寫對象、方式、技巧,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明確自己改寫的內容。
在布置課外作業時,第一層次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能僅依靠課本內容,還需要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增加作文素材的積累,因此,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適合初中閱讀的資料,并布置相應的閱讀作業;第二層次學生能力的提升需要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老師可以以學生實際生活為主題,讓學生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在積累作文素材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第三層次學生作文能力有限,老師可以布置幫助其理解掌握課堂寫作技巧的課外作業。
四、創新分層評價方式
初中生處于評價敏感階段,因此,對初中生語文作文的評價是其不斷學習提升的動力,老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創新評價標準,例如對第三層次學生作文評價時,老師可以增加寫作素材運用、技巧靈活運用等方面的內容,對第二層次學生作文評價時,可以采用學生互評方式,對第一層次學生作文評價時,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方式。
總之,初中語文采用分層教學方式是以實現因材施教為目標,而非以學生分等級為目的,因此,老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方式時,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側重關注學實際學情,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設計更符合學生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王貴琴.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2021(04):131-132.
[2]朱立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J].學周刊,2021(0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