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波
摘? 要:目的? 探究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應用于產科臨床中的價值。方法? 將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泰安市婦幼保健院接受分娩的產婦320例通過隨機分組法分成傳統組(采用傳統分娩技術進行分娩)和研究組(采用無痛分娩的技術實施分娩),每組160例產婦。觀察兩組產婦的剖宮產率、分娩用時、疼痛情況、產婦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 采用無痛分娩技術的研究組產婦分娩時的鎮痛效果顯著優于傳統組,研究組產婦的分娩用時顯著短于傳統組(P<0.05);研究組產婦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傳統組產婦(P<0.05)。兩組患者的新生兒Apgar評分和產后出血量均無明顯的差別,對比分析發現(P>0.05)。結論? 將無痛分娩技術應用于產婦的分娩中,可顯著減輕分娩疼痛,降低胎兒宮內窒息情況,用時較短,剖宮產率較低,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研究。
關鍵詞:無痛分娩;產科;臨床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042-03
分娩方式的選擇是廣大產婦及其家屬比較重視的問題。出于對分娩過程中疼痛的恐懼,產婦往往會煩躁、焦慮,胡思亂想。因此無法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分娩,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并加重分娩分娩痛苦,延長分娩時間,不利于產婦和胎兒的健康[1-2]。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無痛分娩由于鎮痛效果良好,而且對母嬰結局不會產生嚴重影響被廣大產婦及其家屬接受,被廣泛應用于產科[3]。本文通過對我院320例產婦給于不同的方式進行分娩,來研究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的效果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具體情況做如下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泰安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分娩的32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形式將其分成傳統組和研究組,各160例。其中傳統組年齡為24~34歲,平均年齡為(25.8±1.7)歲;孕周32~41周,平均孕周為(36.75±2.09)周;體質量45~72kg,平均體質量(61.33±2.54)kg。研究組年齡為23~35歲,平均年齡為(26.9±1.9)歲;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為(37.15±2.36)周;體質量43~70kg,平均體質量(58.26±2.37)kg。兩組產婦對比一般資料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和家屬了解本研究并知情同意配合研究,此次研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一致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無合并子宮肌瘤、宮頸癌、卵巢囊腫等嚴重婦科疾病;②且對研究中所用藥物無過敏史;③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療方式;④手術耐受性好。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婦科腫瘤、感染疾病或血液疾病;②心肝腎功能受損;③對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史;④不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給予傳統組產婦采取傳統分娩技術,主要對分娩時的產婦給予正確指導,并給予精神鼓勵,以利于順利分娩。
研究組產婦實施無痛分娩技術,主要操作包括:檢查產婦宮口張開情況,當子宮開至2~3cm時,指導產婦采取左側臥位,對產婦實施聯合麻醉。需要麻醉師在產婦的腰椎位置做好穿刺準備,同時對蛛網膜下腔處注入少許麻醉藥物,維持麻醉平面在第十胸椎水平以下,麻醉過程中以<10mL/h的注入速度追加麻醉藥物。使用分娩鎮痛,在硬膜外放置細導管,導管另一端連接電子鎮痛泵,導管需插入較深一點,避免導管出現滑落等現象,麻醉師需設定好每小時的給藥劑量,產婦可根據分娩時的疼痛程度自行給藥。術中注意嚴密監測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發現異常或患者有任何不適立即采取救護措施。
1.4? 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剖宮產率、鎮痛效果、分娩時間、產后出血量和新生兒Apgar評分情況。
鎮痛效果判定標準:①良好:產婦無明顯疼痛感,分娩順利;②基本有效:產婦的疼痛感在可忍受范圍,情緒稍有波動;③無效:產婦的疼痛感較重,情緒不穩定,分娩進行不順利。
1. 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軟件包處理數據,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P<0.05證明組間比較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方面情況比較
通過兩種不同分娩方式得出的結果顯示,實施無痛分娩的研究組產婦分娩時的鎮痛效果顯著優于實施傳統分娩方式的傳統組(P<0.05),研究組產婦的分娩用時較短于傳統組的(P<0.05);研究組產婦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傳統組產婦,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新生兒Apgar評分和產后出血量比較
兩組患者的新生兒Apgar評分和產后出血量均無明顯的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追求優質生活的同時,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對盆底的壓迫以及宮縮和擴張等情況都會引起分娩疼痛,產婦會因為對分娩疼痛的恐懼而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進一步提高了產婦的疼痛敏感度,從而降低孕婦分娩過程中的依從性,使分娩結局受到影響[4]。
傳統分娩不利影響較多,無痛分娩鎮痛效果良好,對母嬰結局不會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被越來越多的婦產科醫師或產婦及其家屬多所選擇,被廣泛應用于產科。無痛分娩是指產婦宮口開至2~3cm時,在腰椎位置注入麻醉藥物,通過麻醉可使腰部以下疼痛神經失去傳導,但對運動神經沒有阻滯作用,且對整個產程及母嬰無任何影響[5]。無痛分娩技術可通過藥物注射為產婦緩解疼痛,避免因產程時間較長而發生胎兒宮內窒息情況,其安全性較高[6]。本文通過對我院320例產婦給于不同的方式進行分娩,來研究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的效果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無痛分娩技術的研究組產婦分娩時的鎮痛效果顯著優于傳統組,研究組產婦的分娩用時顯著短于傳統組(P<0.05);研究組產婦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傳統組產婦(P<0.05)。兩組患者的新生兒Apgar評分和產后出血量均無明顯的差別,對比分析發現(P>0.05)。說明無痛分娩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疼痛,顯著縮短分娩時間,不利影響較小,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分娩方式。
綜上所述,將無痛分娩技術應用于產婦的分娩中,可顯著減輕分娩疼痛,降低胎兒宮內窒息情況,用時較短,剖宮產率較低,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閆瓊.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中的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8,08(17):209-210.
[2]周艷鵬.淺析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5):2987+2990.
[3]郭華.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4):31-33.
[4]魏春紅.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02):33-34.
[5]陳紅.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08):55-57.
[6]陳立.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