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義娟 李琳琳



摘? 要:目的? 探討中醫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及對功能康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收治的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9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45)護理方式為常規護理,觀察組(n=45)以中醫護理進行干預,分析護理效果、護理前后視覺模擬法(VAS)評分、JOA評分、ODI評分及患者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及患者滿意度、JOA評分較對照組高,VAS評分、ODI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 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效果較好,總有效率較高,可有效緩解疼痛,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功能障礙,促進其腰椎功能盡快康復。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功能康復
中圖分類號:R248.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134-03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較為常見,發病率較高且逐年上升,其發生主要與外傷或者腰椎間盤病變有關,患者腰椎間盤髓核會出現不同程度退行性病變,壓迫或者刺激到相鄰脊神經根,導致患者出現一側或者雙下肢疼痛、麻木與腰部疼痛等癥狀,甚至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對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有嚴重影響[1]。當前臨床治療該病以手術為主,但治療存在一定風險,且復發率較高,需要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中醫護理來改善患者預后[2]。本次研究將中醫護理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間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9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45例患者,25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31~68歲,平均年齡(49.52±3.53)歲;病程范圍0.6~14.3年,平均病程(7.45±0.85)年。對照組45例患者,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50.55±6.54)歲;病程范圍0.8~14.5年,平均病程(7.65±0.85)年。兩組患者各項資料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CT、腰椎X線片及MRI等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②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或者其他系統疾病者;②合并嚴重并發癥;③嚴重認知障礙及精神障礙者;④臨床資料缺乏者。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颊呷朐汉髮ζ鋵嵤┙】敌蹋谄湓谟舶宕采闲菹ⅲ笇溥M行適當功能鍛煉,對腰椎進行牽引,同時加強消炎止痛、營養神經及擴張血管等用藥指導。
觀察組實施中醫護理。①情志護理: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溝通交流贏取其信任感,對其提出的疑問要耐心解答,在消除患者疑慮的同時保證其心情舒暢,提高護理依從性與配合度。飲食護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為其合理規劃飲食,對于氣滯血瘀證型患者飲食要堅持清淡原則,主要選用行氣活血的材料制作藥膳,同時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對于濕熱痹阻證型的患者選用通絡止痛及清熱利濕的食物制作藥膳;對于寒濕熱痹證型的患者要禁食生冷食物,以熟附子、羊肉與生姜等食物為主;對于肝腎虧虛證型的患者選用滋養肝腎的材料制作藥膳,例如黑芝麻與枸杞子。②針灸護理:指導患者取俯臥位或者仰臥位,將針灸區域皮膚充分暴露出來,并對穴位及附近皮膚進行消毒處理,在委中穴、陽陵泉穴及腎俞穴等處以泄法行針,留針時間為20~30min/次,1次/d。期間觀察患者的具體狀況,對留針時間進行記錄,做好保溫護理,可用毛毯覆蓋暴露部位。③推拿護理:為活血化瘀,需要取濃度為50%的紅花酒精對患者腰部進行循經推拿,同時可用拇指按壓承山穴、委中穴、環跳穴與秩邊穴等穴位,20min/(次·d)。④功能鍛煉:指導患者加強功能鍛煉,以游泳、轉體體操及腰部旋轉等運動,通過功能鍛煉對其肌肉的柔韌性與彈性進行改善,進而有效疏松筋骨。
兩組均持續護理1個月。
1.4? 觀察指標
分析護理效果,其中患者腰椎功能恢復正常,可正常生活與工作為顯效;腰椎功能逐漸恢復,偶爾疼痛,不會影響生活與工作為有效;患者腰椎功能未恢復,疼痛明顯,對生活與工作有嚴重影響為無效,護理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VAS評分主要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定,最低0分,最高10分,評分越低越好。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JOA)評分主要對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定,分值范圍在0~29分之間,評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恢復越好。ODI評分評定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礙,評分越低越好[3]。滿意度主要對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態度及護理質量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5? 統計學方法
分析數據的軟件為 SPSS 22.0,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為(x±s),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示方式為[n(%)] ,χ2檢驗。P<0.05判定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
護理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2.2? 護理前后相關評分
護理后JOA評分較對照組高,VAS評分、ODI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2.3? 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總滿意度相對于對照組較高(P<0.05)。見表3。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中醫中歸屬于“痹證”或者“腰痛”范疇,脈絡痹阻、氣滯血瘀會導致不通則痛,因此治療與護理應該以祛瘀止痛、舒筋活血為主。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中,中醫護理優勢明顯,護理人員在了解患者的個體狀況、社會環境信息與病情之后,通過中醫八綱辨證的方式進行分析并歸納,對患者潛在的問題進行確定,之后辨證施護,加強健康指導,讓患者得到最優質的護理干預[4]。
中醫護理中情志護理的實施,而幫助患者疏通心理障礙,消除不良情緒對其造成的影響,還可提高患者積極性與配合度,保證護理工作順利完成。以辨證分型的方式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可保證營養供給,選用合適的食材與藥材制作藥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減輕功能障礙[5]。針灸護理對相關穴位進行針刺可達到通經止痛與舒經活絡的目的,對局部炎癥區域進行刺激可加快血液循環,使得炎癥水腫現象不斷減輕,進而有效鎮痛、活血祛瘀,同時可緩解肌肉痙攣。推拿護理可幫助患者緩解肌肉痙攣,舒緩神經,對局部血液循環有促進作用,同時可取得通經止痛與活血化瘀的功效。功能鍛煉的實施可幫助患者疏松筋骨,持續性鍛煉可加快其腰椎功能與受損神經恢復,降低復發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較高,JOA評分較對照組高,VAS評分、ODI評分較對照組低,觀察組總滿意度相對于對照組較高,表明中醫護理的實施對疼痛有明顯的緩解效果,增強腰椎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將中醫護理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可取得較好效果,能夠緩解疼痛,同時可提升患者滿意度,促進其各項功能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董長玲,魯薇薇. 多學科團隊合作聯合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02):137-141.
[2]陳國方,薛露. 腰部核心肌力訓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8,40(10):774-776.
[3]俞梅,覃應蓮,牙愛萍,等. 基于微信的中醫護理技術延續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出院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9,33(04):679-681.
[4]楊瑩.五行音樂聯合中醫護理方案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情志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20),1912-1914.
[5]李月,李輝,奚春陽,等.早期肌力定制訓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33):2561-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