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蕓蕓
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小學生而言是一場挑戰,小學生在對災害的認知、應對技能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不足,所以災害教育應該成為小學學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環。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通過開設相應的課程向學生傳授災害知識,培養防災技能,培育災害文化,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災害觀,達到防災教育的最好效果。
一、國內外災害教育實踐分析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發現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方向和關注點雖然不同,但是在對災害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的災害意識,提高學生的防災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他們的培養目標也是多元的,對于當下的小學生來講,我覺得我們還需結合地域特點,結合本校的教育資源,還有小學生的認知行為特點進行細化研究,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研究的真正目的。另外,我國地域寬廣,自然災害頻發,學校對于災害方面的教育也有了一些探索,并且產生了一些專項課程,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但是在災害教育方面,學校教育過多地去灌輸一些自救防護常識,對學生的防災意識,憂患意識的培養上有所欠缺,這樣會導致學生們出現漠視災害、盲目樂觀的僥幸心理。另外結合本地自然災害狀況的教育很少,這樣導致了災害教育與實際生活的脫節。所以,我們要抓住本地域的特點,進行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這樣才能使災害教育落到實處。
二、分級調查,精確分析
我們通過調查發現,本校的災害教育資源分散在不同的學科上面,如五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就有相關的災害課程,里面囊括了一些自然災害知識及如何自救的知識。在《環境與科學》課程中也有對災害教育的涉及,比如一些人為災害的成因及危害,以及如何進行自我救護等。再者本校的德研中心也會定期開展災害教育,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對學生進行災情教育,同時各位班主任也會定期的為孩子們開發一些心理健康課程,里面也包含提高孩子面對災害能力的課程??傊?,本校的災害課程看上去開設得比較全面,但是非常零散,缺乏系統性,這樣不利于孩子們災害素質的提高,我們需要對災害課程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和研發,提升學生的災害教育素質。
三、開發災害課程,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我們及時培訓,提升理念,通過QQ群共享培訓資料,并請學校的專業老師進行指導和引領。除集中進行理論培訓外,還進行案例研討,通過實實在在的案例研究,讓課題組教師從中領悟災害教育在學生層面上達到的三個維度,了解災害類型及危害,掌握應對的常識。
1.自然災害的課程研發。我國的自然災害種類繁多,我們擬定了幾種常見的自然災害進行課程研發,如地震、雷電、洪水、霧霾再加上我們目前面臨的全球性的疫情。通過視頻、圖片、真實案例讓學生明白了這些災害的危害,并通過防護小名片了解和掌握面對這些災害的防護技能,帶領孩子們在課程后進行梳理總結,并且模擬災害場景,讓孩子讓孩子在實踐中演練防護技能,提高自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2.人為災害的課程研發。通過視頻、圖片、真實案例讓學生明白了這些災害的危害,并通過防護小名片了解和掌握面對這些災害的防護技能,孩子們在課程后進行梳理總結,并且模擬災害場景,讓孩子讓孩子在實踐中演練防護技能,提高自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3.實踐教育課程的研發。我們通過組織學生參觀一些相關的實踐基地,從而實現對學生進行災害課程的教育,如我們到齊魯武校參加交通安全的實踐教育,火災的實踐教育,地震的實踐教育等,讓學生親臨模擬的情境,用學到的知識做好防護,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自救和救助同伴的能力。我們還和德研中心進行合作,通過各種逃生演練,來鍛煉孩子們的逃生能力,提高他們面臨災害時的心理素質。如防空演練,防震演練,防火災演練等等。
4.提煉理念,擬定標準。我們從四個維度擬定了學生災害知識水平的考察,形成了評價標準。小學生的災害意識;小學生災害知識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小學生應對防災害演練的實踐能力;小學生在災難面前自助和互助的能力,這四個維度可以全面地測評學生災害教育的水平。
對小學生災害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初見成效,由此摸索出來的課程和方法會指導小學生正確地認識災害教育,提高防災、抗災的能力,并形成有益于全民的災害文化,這樣輻射出去,我們全社會的防災意識,防災能力都會得到全面的提高,我們人類在災害面前就可以更加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