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源



感悟一:真正的交流
人們總是在用有形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卻不會用無形的方式與世界對話。
人們總是通過交流互相交換彼此的意識信息,卻不會用自己的心閱讀彼此的心靈信息。
人們總是認為有效的交流必須通過各種語言方式,卻總是迷失在言語之中,錯失了真正的交流。
交流,交意者不流。意非實有,智是幻起,以意智為流,起起落落,變幻無常,猶如夢中捉影,你一言、我一語,終是手捉虛空,游戲一場。
真交流者,不需意交,但能心交。或超言語,或借語言,皆能相印。以心為流者,能與萬物同心。與萬物同心者何須言語造作?何來無言寂寞?
以心為流者能交于天下人,而未見天下人,能與生物、非生物、乃至過去物,未來物……相伴相隨。
意識思維怎可觸及?怎么通曉如此奧妙?縱使世人以智相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也是觸之不及,擦肩而過。
意交者,不見交流者,終日只是于人我中自言自語,實無交流可言。
心交者,以心印心,心心相交,心達本源,才現(xiàn)真流。
以意為流者是狹隘的,彼有彼意,此有此意,不是妥協(xié)就是對立,不能相融就要相斥。人們總會因為意見不統(tǒng)一而大打出手,也會因為意見統(tǒng)一而拉幫結(jié)派。在意識之中交流,人們永遠有見不完的敵人和朋友。隨時都有可能面臨某個人與你有不同觀念的痛苦,或是與你秉持同一想法的喜悅。
以心為流者無所不容,心能大量,因心無我,我從意起,若我無意便能見心。心中無意,正無所是,無所不是,天上地下,皆能與之共舞,頓超人身。
真交流者,不論言語技巧,但凡心明才能川流不息。若是迷于意識執(zhí)念之中,無論所言如何,也只是一潭死水不得流動而已。
感悟二:思中無有我
世人贊嘆:“我思故我在。”明者自知此思非真思,此我非真我。人若真思,必能見意中無實。人若真思,必能知萬法無我。人若真思,必不被思想意識所奴役。人若真思,必不被風(fēng)景所惑。只怕人思,反因思而愚癡,不知最后是思了還是死了。
思從智用,但思中無慧。思中有聰,但思中無明。慧從心起,緣明心性,如若心隨意思,則無有明慧。如若心不動搖,不執(zhí)一念,隨緣而想,則不離本元,念念妙用。
錯認思想是我,感受是我,行為是我,與錯認衣服是我,名字是我,身份是我一同。
我思并非我在,思中實在無我。思時恰是亡我時。善觀思性,才能真思。
人本無苦,住思而有。若能悟得思維之妄,觀思無實義,知幻即離。不再被現(xiàn)象牽扯,才能與常象相隨。不在迷中存在,才能不假存在。
若借思來懷疑一切,疑至骨髓—不光懷疑他人的觀念,也要懷疑自己的思想。情到深處自然無路可走,頭破血流。妄思熄,識心歇時,則本真自現(xiàn)。
可惜眾生往往止于疑他,而不能疑己。只能照他,卻不知照己。無論有何奧妙思義,總是有一片無明之地。燈者盡管種種犀利見解,任是燈下一片漆黑。身處無明者,實不能真照他,不識真我,見他人也終是于假上相聚。燈者錯認燈為我,不知燈乃我用。燈性本來不實,燈中人我只是幻起,人永遠無法從意識中撈出一個真實的人—真人不在意中,意中無有真人。
在意識思想之中,人沒有一天在真正地吃飯、睡覺、上廁所……人的心被頭腦里的各種念頭所綁架,如同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停狂奔。
人們總是費盡心思創(chuàng)造各種意義與價值,卻不知從頭腦中出離,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唯一的意義與價值。人若忘本逐末,不識廬山真面目,一生只為了頭腦里幻化的各種價值而奮斗終生,無論有何世俗成就,也只是將精力消耗在意識世界的游戲里,懷抱夢境,白白地昏睡了一期生命,實在可惜。
在意識思維之中生活,就如撈月的猴子,勇往直前不斷努力也只是竹籃打水。覺悟的人停下來,抬起頭看見了天空,發(fā)現(xiàn)月亮不在意識的池塘,不再被意識思維所欺騙。
感悟三:不可被定義的生命
生命的無限在于不可被定義,被定義的并非生命本身。
真正的生命是不生不滅的,它自然地變化著存在的方式,卻從未有絲毫增減。
當你看見生命,你才能看見真正的愛與慈悲。當你進入生命,你才能擁有無限的愛與慈悲。
從意識的漣漪中出來,便能與生命相融。否則,進入的只是自己的觀念與認知。
如果被名相與形態(tài)的不同所迷惑,就不可能看見真正的生命。
對生命的覺知能喚醒睡夢中的人。
感悟四:綻放你的生命
生命的綻放并非一種特定的狀態(tài),它無須改變什么,成就什么。它是萬物的本來,是生命的常態(tài)。
生命的綻放無時無刻不存在,它甚至存在于生命未生之前,伴隨著生命終結(jié)之后。生命的綻放是平等的、永恒的、無量的、平凡的。
如果一個人認為花朵只有在盛開的時候才能稱為綻放,那么他并不認識真正的綻放。如果一個人只有實現(xiàn)了社會價值才能被當作有價值的人,那么人類并不了解真正的價值。
人類的偉大是一個謊言,我們并不比其他生物高級,我們善于做自然萬物的學(xué)生,卻在無求的老師面前漸漸遺忘了自己的角色,開始自大地自命生命的主宰者,因而迷失在與生命隔離的井底世界。
只有當生命本身大于人類社會的價值體系,才有可能實現(xiàn)生命的綻放。
月有圓缺之美,潮有漲落之麗,天有冬夏之育,境有貧富之樂,貌有美丑之欣,情有分合之暖,體有康病之舒,命有生死之安,苦樂本是一家,尊卑實無上下,得失總是常樂,勝負同是一笑,二法原是一心,識得本來歸處,何處不能回家。
感悟五:生命的價值
從心理學(xué)角度來說,強調(diào)自我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實際上是“反生命”的。因為它不斷地在向你灌輸:“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生命是無用且殘缺的。”一旦人類秉持這種觀念,就如帶上了一副有色眼鏡,再也看不見生命本身的無價與完美。
被價值所奴役的人類是卑微且廉價的,它忘記了生命的本來面目,獨自走在一條孤寂、貧窮的道路上。
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價值的需求來自人類社會,而并非生命本身。
如果你認為一生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是重要的,說明你很幸運,你將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但是要知道僅屬于人類的故事是短暫且狹隘的。請你去探索那永恒的價值,實現(xiàn)那生前能帶來,死后能帶去,包含著一切生命的故事,那才是唯一值得被傳頌的故事。那才是能讓你真正不辜負生命的價值。
如果你認為一生中并不需要實現(xiàn)自我價值,說明你很幸運,你沒有沉睡在價值的幻影之中。你的心與飛禽走獸、草木叢林、宇宙蒼穹無二無別,你們都不需要實現(xiàn)并創(chuàng)造出任何價值,你們出生在無價的生命之中。
人類僅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正確的生命觀,就容易將人類意志凌駕于生命之上,從而無法展現(xiàn)生命的全貌。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比生命更簡單的了。然而無論人類如何創(chuàng)造價值,也無法創(chuàng)造出比生命本身更偉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