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摘 要:近幾年,我國對技術型人才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中職學校作為創新型實用人才的培養搖籃,更是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中職學生將來走入工作崗位,其職業素養、學習能力將會成為其參與競爭的重要推動力。因此,在校階段,學生不論學習任何課程,都應當重視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其中,機械基礎作為一門實用型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機械操作能力,而短小精悍的微課應用其中,能夠使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掌握機械技術,提高學生自主實踐的積極性,有利于改善教學質量。本文在此背景下,以中職機械基礎教學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微課在其中應用的優勢以及具體的應用策略,以期能夠幫助教師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營造更多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中職 機械基礎 教學 微課
Analysis on the Infiltration Ways of Micro-courses in Mechanical Basic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eng Ji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emphasis on technical talent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s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ill enter work in the future, and their professionalism and learning abilit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m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Therefore, at the school stage,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no matter what courses they study. Among them, as a practical course, mechanical basics is mainly to cultivate students' mechan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hort and succinct micro-classes can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 fragmented time and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independent practi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mechanical basic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micro-classes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help teachers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create more development space for students.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echanical foundation, teaching, micro-class
1 引言
在中職學校的機械專業中,學生必須要學的一門專業課程便是機械基礎,其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負責講授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理論教學和問題研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約束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導致中職生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很少主動開展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意愿低,不愿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導致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反過來,教學效果不好又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往復循環,使得機械基礎的課堂教學向著壞的方向越走越遠。所以,教師亟需尋求一種能夠改變當前教學狀況的方法。而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加快,催生了許多新的教學形式,微課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特點,可以開展碎片化學習,能夠有效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對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離具有極高價值。因此,中職機械基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微課,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充分提升。
2 微課的概念
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微課屬于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我國對微課的界定是:將教學內容用微視頻的呈現出來的教學視頻,其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學生利用互聯網,可以實現在線觀看微視頻,從而汲取知識,指導實踐。微課能夠起到補充課堂教學的作用,讓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可以在反復觀看微視頻過程中,充分掌握知識要領。
3 機械基礎教學中應用微視頻的優勢
3.1 共享資源,改變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下,中職教師想要在機械基礎教學中共享資源,需要受到諸多限制。而微課是依托互聯網技術產生的,其中的教學素材眾多,教師借助微課可以實現共享和交換資源,使機械基礎的相關知識點得到更好傳播。在開發微課方面,教師處于主體地位,應當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整合教學資源,從而使其更好運用于課堂教學。
3.2 提升興趣,改善教學質量
根據中職學生在機械基礎的課堂表現來看,他們大多缺乏自控力,經常睡覺或玩手機,造成課堂荒廢。而且他們缺少升學方面的擔憂,導致自身沒有動力學習。例如,關于鉸鏈四桿機構的運動,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授課方式,由自己全程講解,學生在下面機械聽講,很快便會發現許多人已經走神,心思根本不在課堂上。而結合微課視頻,為學生演示契貝謝夫的四足機器人,他們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過來。之后教師繼續講解相關的知識內容,學生便能夠很快理解,學習興趣也極大提升。
4 機械基礎教學中微課的具體運用策略
4.1 利用微課開展自主預習
中職教師準備教學新的機械基礎內容時,通常會要求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提前了解。通過預習,學生能夠更聚精會神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提升教學效率。但是根據中職機械基礎教學實踐,很多學生不注重課前預習,并且教師也忽視了對他們預習情況的檢查,導致預習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預習方法缺少創新性,難以提升興趣,而形式新穎、精煉的微課可以將這種不良的預習局面有效改善。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微課視頻,可以將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并為他們提供指導,從而在其中暢游。通過微課視頻,中職學生可以邊觀看邊記錄下自己疑惑的地方,之后在課堂學習中同教師或其他學生相互交流,從而強化學習效率,調高學習的自主性。例如,針對“平面連桿機構的基本特點、類型以及應用”的相關內容開展教學時,為了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興致,教師可以將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特點制作成微課視頻,并上傳于班級的微課平臺供學生觀看,并且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列舉平面連桿機構的運用實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會再認為預習是十分枯燥的,在生動有趣的視頻中,他們可以快速了解知識內容,同時結合教材,形成大致的知識框架。這樣,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中,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點不會存在陌生的感覺,講解也更加容易。
通常來說,機械基礎的實踐性較強,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多,因此學生會對其報以更多期待,學習興致明顯更高,對知識有著更加強烈的渴求。然而如果教師始終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會阻礙學生的學習動力,不愿參與教學活動。而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微課,可以將機械基礎的知識內容清晰直觀地呈現出來,學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教學的主體地位得以彰顯,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動力。
4.2 利用微課進行實驗活動
在中職機械基礎的課程結構中,實驗是不容忽視的組成元素。教師開展實驗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但是按照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教師很難真正培養出用人單位所需人才,所以必須進行教學改革,使學生能夠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在互聯互通的現代社會中,中職機械基礎實驗教學與微課相結合無疑是絕佳的方式。基于此,理論知識不會再顯得抽象化,而是更加形象化,從而有效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使他們快速掌握實驗技巧,增強實踐能力,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為以后進入工作崗位奠定堅實基礎。例如,進行“機構運動方案”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實驗的步驟要求,將搭接零件的作用、制作方法等用微課視頻展現出來,并且上傳于學習平臺中,讓學生自行下載觀看,對其中的要點進行學習。如果遇到疑惑的地方,學生可以利用社交軟件與教師和同學相互交流探討,從而解決自己的疑問。在進行實驗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結合微課對實驗要求和實驗步驟展開討論,并形成完整的實驗框架,對零件的選擇做到了然于心。
4.3 利用微課展開課后復習
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教學,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點只是具有初步印象。若想提升教學效果,還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后強化鞏固。只有這樣,機械基礎教學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才能被學生真正吸收。而靈活方便的微課可以將知識內容進行拆分細化,反復播放,以方便學生觀看學習,其用于課后復習對學生來說極為合適。教師將教學內容或實驗過程制作成微課,放置于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課后登錄平臺隨時隨地觀看微課的講解,將碎片時間有效利用起來,從而提升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完“鉸鏈四桿機構”的知識點后,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要求他們觀看微課,查漏補缺。關于鉸鏈四桿機構,其分類和組成相關知識的學習難度不大,難點主要集中在應用部分。想要學好,需要與大量生活實力相結合。對此,教師可以微課的形式呈現這些實例,并在其中設置相應的任務,幫助學生在課后復習時找準方向。在任務完成期間,學生存在疑惑,可以向教師和其他同學求助,與他們相互溝通,以改變學習狀態,增強學習自主性。
5 機械基礎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反思
5.1 正確認識微課教學
微課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并不能將課堂教學取代。因此中職教師應當在機械基礎教學中融合傳統的課堂形式與微課,使二者實現優勢互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5.2 選擇合適的微課主題
在制作微課時,選擇合適的主題十分重要。機械基礎的教師應當根據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的知識薄弱點,選取恰當有針對性的主題制作微課。
5.3 微課制作形式符合學生學習特點
中職學生比較喜歡淺顯易懂的微課,對于那些復雜的知識提不起興趣。所以,機械基礎的授課教師利用微課講解知識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認知特點,深入淺出,以生動幽默、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微課視頻中包含的知識內容。
5.4 持續優化微課制作體系
為了充分體現微課的教育價值,機械基礎的授課教師需要不斷優化相應的制作體系,累積更多的資源,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在制作微課時,教師應當考慮學生實際,使其中的內容更便于學生理解。
6 結語
現如今,微課的廣泛運用為機械基礎教學提供了改革路徑。作為新時代的產物,教授機械基礎的教師可以將微課運用于課前預習、實驗教學以及課后復習的各環節中,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成效,真正掌握相應的機械技術,增強自身素質,為將來能夠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茜茹.微課在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28):77-78.
[2]蔣文陽.中職機械基礎教學實踐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38):204-205.
[3]魏玉琪.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22):145-146+149.
[4]王韜.微課在中職學校機械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林區教學,2020(03):40-42.
[5]郝睿敏.淺談微課在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9(2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