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甫
摘要:電影是一門綜合性藝術,舞蹈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門類,以其豐富的情感表達和強烈的視覺感染力,延續至今。當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門類與綜合藝術門類相互融合時,又會產生怎樣的藝術火花呢?本文將從兩者的發展歷程、運用方式、商業分析等三個方面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迪士尼 ? 童話電影 ? 舞蹈 ? 歌舞電影
中圖分類號:J905
一、舞蹈運用在迪士尼童話電影中的發展歷程
(一)第一階段:萌芽時期
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由童話故事改編的長篇動畫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問世,就是從這部影片開始,迪士尼開啟了對舞蹈元素運用的嘗試和探索。在這部經典的動畫片中,效仿了歌舞劇,將大量的舞蹈元素融入在影片當中。這部影片中所有角色的舞蹈動作夸張、動作語匯準確,賦予其人物化形象,打造出夢幻神奇的童話世界。影片舞蹈編排十分巧妙,幽默的動作設計,使人與人、人與道具、人與環境之間產生關聯。本片除了敘事性的舞蹈運用以外,在白雪公主森林生活中加入了一段相對獨立的舞蹈。這種以舞蹈輔助性敘事的方式,成為了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影片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將影片推入了一個高潮階段。這種以夸張的舞臺劇風格為主,在適當的段落增添點綴性表演為輔的舞蹈運用方式,也影響了后續如《小鹿斑比》《幻想曲》《仙履奇緣》等作品,且獲得了商業和藝術的雙重成功,也從此奠定了迪士尼在電影創作中將舞蹈藝術與電影藝術相結合的制作傳統。
(二)第二階段:探索時期
在接連幾部電影都大獲成功的基礎之上,程式化、戲劇化的舞蹈風格也占據了這一時期迪士尼童話電影的主流。然而隨著時代變化、文化變遷,觀眾的喜好也隨之改變。原本舞臺劇式的表演風格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審美,迪士尼必須要尋找嶄新的發展方向才能突破瓶頸,邁向新的階段。20世紀80年代,百老匯式的歌舞片隨著電影市場主流更替已逐漸褪色,以音樂歌曲為電影特色的迪士尼動畫也因此面臨很大的瓶頸,制作《小美人魚》,迪士尼找來音樂劇創作家Alan Menken和Howard Ashman,這才真正找到問題所在,那就是歌曲音樂與劇情的統整性。①在《小美人魚》這部影片之中,隨著流行趨勢的變化,影片的配樂從最開始的歌劇風格逐漸向流行靠攏。而舞蹈編排也配合著音樂風格的變化,擺脫了程式化的桎梏,融入了更多的舞蹈種類,使之變得更加豐富多元、更加貼合劇情。經過了這樣一番探索之后,迪士尼童話電影形成了一種以劇情為主導核心,以百老匯式的歌舞表演為主要形式的創作模式。這一時期,在這種模式的影響之下,先后誕生了《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等一系列的優秀影片,一舉收獲了大批觀眾的喜愛以及專業獎項的認可,進一步穩固了迪士尼在動畫電影界的霸主地位。
(三)第三階段:發展時期
科技推動電影制作技術的發展。迪士尼在收購皮克斯公司之后,CG技術的廣泛使用使迪士尼童話電影朝著3D動畫和真人動畫兩個方向開始了新的征途。在文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之下,迪士尼對舞蹈的運用也迎來了空前的創新和發展。在以《魔發奇緣》《冰雪奇緣》等影片為代表的3D動畫方面,CG技術、VR技術和動作捕捉技術使影片中的舞蹈動作更加真實、生動,配合多種貼合故事背景與人物形象的舞蹈編排,制造出絢爛夢幻的視聽奇觀,將影片感染力推向新高度。以《阿拉丁》《灰姑娘》《美女與野獸》等影片為代表的真人動畫電影,使用了真人與CG技術相結合的手法,在運用大量真人舞蹈制造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基礎之上,舞蹈元素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迪士尼童話電影受眾的年齡界限。在這一時期,不論是3D動畫電影,還是真人動畫電影,舞蹈元素的運用都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根據具體影片的需要,在舞種、技法和表現上都更加的自由,更加的豐富。
二、舞蹈藝術在迪士尼童話電影中的運用探究
(一)體現故事文化背景
迪士尼在對童話故事的創作和改編方面,取材十分廣泛。《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取材自格林童話,在影片城堡的部分中,白雪公主的舞蹈動作矜持且舒展,瞬間就將觀眾的思緒帶入到了古典的歐洲城堡當中。而在白雪公主逃進森林,遇到七個小矮人之后,影片中的舞蹈風格也發生著變化。特別是七個小矮人與白雪公主共舞的段落里,伴隨著約爾德調輕快樸素的旋律,人物翩然起舞。這段舞蹈融入了歐洲民間舞蹈的元素,并設計了大量的巧合式動作,滑稽幽默且不失美感,體現了歐洲民間的風俗文化特點,烘托了歡快愉悅的影片氛圍。《小美人魚》同樣取材于歐洲童話故事,但在舞蹈元素的運用上卻與前者截然不同。影片開頭以水手們歡快的舞步、派對式的編排展現,拉開了這個海濱故事的序幕。而在展現海底世界方面,舞蹈的表現則模擬了人物在水中的狀態,動作更加輕盈靈動。在表現不同地域文化時,民族舞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電影《阿拉丁》中,從影片的一開始,極具阿拉伯風情的民族舞蹈就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的面前,配合炫目夸張的民族配飾、風韻獨特的民族音樂,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將一個神秘而迷人的阿拉伯世界搬上了銀幕。除此之外,民族舞蹈的表現也廣泛運用于影片當中,含蓄堅韌的中國舞蹈體現了《花木蘭》中家國情懷的精神內核;具有神秘色彩的印第安舞蹈與歐洲古典舞蹈之間的碰撞,充分表現了《風中奇緣》中不同文化的沖擊和融合;以動物為主角的《獅子王》通過對角色的擬人化處理,利用非洲舞蹈強烈的節奏感和律動感,打造了一片生機勃勃,野性原始的草原奇景。
(二)刻畫人物性格
在影片《阿拉丁》中,主角阿拉丁是一個帥氣的窮小子,盡管內心善良,卻不得不以偷盜為生。因此人物的舞蹈風格在阿拉伯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編舞師加入了諸多跑酷的元素,并運用與道具結合的方式,輔以快節奏的鏡頭剪輯,歡快輕盈的音樂烘托,表現出阿拉丁的職業特點以及隨遇而安、不拘泥于世俗的性格特征。而在塑造由威爾斯密斯所扮演燈神時,導演蓋·里奇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將木偶劇、爵士舞、街舞等多種元素進行混搭。超越了故事原有的時空,融合了棍棒喜劇的特色,采用即興的表演方式,使角色在不同舞種,不同空間中隨意切換,以此來表現燈神的神通廣大,法力高強,同時也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制造了令人眼花繚亂、驚喜不斷地喜劇效果。而在迪士尼另一部大受歡迎的動畫電影《冰雪奇緣》中,舞蹈元素對兩個男性角色的不同刻畫也非常深刻。采冰人克里斯托夫是一個強壯有力、不修邊幅的青年。鏗鏘有力,簡潔利落的舞蹈設計配合維京風格音樂,十分貼合人物形象,同時也表現出了人物直爽豪邁、重情重義的性格特點。而王子漢斯的舞蹈設計則更加華麗優雅,融合了華爾茲、芭蕾舞元素的舞蹈動作,表現了漢斯作為貴族王子的人物特點。同時,略顯浮華的舞蹈也為后續漢斯暴露出的虛偽陰險的性格特點埋下了伏筆。
(三)推動情節發展
迪士尼在童話電影當中,廣泛運用了這一舞蹈類型,將芭蕾舞、現代舞、土風舞融入電影,在敘事的同時,也極大程度地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影片《冰雪奇緣》的故事主要是圍繞著艾爾莎和安娜展開的。長公主艾爾莎天生擁有無法控制的冰雪魔法,她曾經在和妹妹安娜玩耍中險些失手奪走了她的生命。因此她恐懼著自己的能力,無時無刻不在與心底的秘密斗爭,造就了她克制、矜持的人物性格。因此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舞蹈設計是十分嚴謹拘束的,配合小幅度的細節化表現,充分展示人物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妹妹安娜則是一個天真爛漫、勇敢無懼的女孩,在向往愛情的安娜與王子漢斯陷入熱戀中時,大量浪漫而親密的雙人舞蹈推動了人物情感的迅速升溫。
(四)升華主題、渲染情感
以舞蹈與音樂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簡潔的敘事和極具感染力的抒情表達,將影片的情感曲線推向高潮,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達到升華影片主題的目的。在影片《阿拉丁》中,茉莉公主熱衷政治,一直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帶領國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然而她的父親卻將女兒關在華美卻閉塞的宮殿當中,并希望她能與一個富有的王子聯姻。兩人之間的矛盾始終伴隨著劇情的發展,直到貪婪的首相賈方企圖篡位之時,主題曲《Speechless》驟然響起。簡潔而充滿力量感的舞蹈設計在此處化為了茉莉公主對抗貪婪與不公的武器,盡管只身一人,手無利刃,但舞蹈卻賦予了她壓倒性的氣勢。由此,整部影片的主題也得到了升華,那就是女性主義的覺醒。迪士尼的公主不再是一個符號化的存在,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她們不在沉默,而是走向了更加獨立堅強的道路。在另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魔發奇緣》中,兩段相似的舞蹈表達則蘊含了更多的深意。被女巫擄走的公主樂佩一直生活在與世隔絕的高塔之中,在她十八歲生日這天,因為機緣巧合逃出了森林,來到了城中。恣意歡快的舞蹈表達了人物內心對自由的向往,快樂輕巧,無拘無束。在這一段落的表達上,影片弱化了舞蹈的敘事性,將重點放在了抒情之上。這不僅僅是一次渴望自由的出走,更是一場尋家之旅。
三、舞蹈藝術在迪士尼童話電影中的商業價值分析
藝術屬性和商品屬性是電影與生俱來的兩個關鍵烙印,電影和商業和藝術的融合體,二者既對立又統一。
(一)品牌打造、主旨構建
迪士尼童話電影走過百余年的歷史發展至今,其營銷策略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營銷學的角度去分析,文化產品想要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品牌打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統計數據表明,包括迪士尼在內的國際頂尖強勢品牌,其品牌價值占據了公司市值的60%以上。在幫助迪士尼將童話電影打造成一個廣受歡迎的金字招牌方面,舞蹈元素的融入為其提供了重要的貢獻。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迪士尼堅持不懈地將歌舞元素與電影相融合,如今已經成為迪士尼童話電影非常鮮明的特色。迪士尼公司巧妙地使用了次級品牌聯想杠桿策略,將自身與舞蹈這個次級品牌聯系在一起,當觀眾提到歌舞電影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聯想到迪士尼。同時,在打造品牌時,主旨理念的構建也十分重要。根據迪士尼的企業文化、產品特色和消費群體,迪士尼逐漸確立了以“創新、品質、共享、故事、尊重”為核心的主旨理念。電影中的舞蹈元素以其順應時代的創新發展、精湛的舞蹈技藝、巧妙的編排和兼容并包的風格融合,時時刻刻為構建品牌的主旨理念做出貢獻。
(二)社會傳播、產品推廣
童話電影的推廣階段,以舞蹈元素作為宣傳手段的營銷方式效果顯著,原因就在于舞蹈在傳播之中存在更大的優勢。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舞蹈元素作為一個可以激發觀眾興趣的符號,在傳播的過程中以強烈的感染力、直觀的視覺沖擊力將人們的關注點聚集在一起。傳播是一種符號化的行動,舞蹈作為一種非語言傳播的方式,帶有極強的情感色彩,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人們帶入到影片營造的夢幻世界當中,對語言信息發揮著補充、強調、調節的作用。
(三)傳統延續、突破隔閡
迪士尼童話電影通過對舞蹈元素運用的百余年的探索,早已將舞蹈元素視為其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電影藝術與舞蹈藝術相互促進,相互成就,人們一提到迪士尼童話電影,首先就會聯想到其美輪美奐、精妙絕倫的歌舞元素。隨著迪士尼童話電影市場的不斷擴展,電影的題材與風格也將愈發多元化。電影中的舞蹈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可以使電影突破語言、時空的局限,為電影的創作提供更多的靈感,提升更大的創作空間,也能幫助影片打破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隔閡,進一步拓寬迪士尼在童話電影上的商業版圖,收獲更多國家和地區觀眾的喜愛和支持。
四、結語
迪士尼童話電影如今已經不僅僅是在好萊塢,在美國都影響頗深,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產生影響,收獲了大批的粉絲和優異的票房成績,這與舞蹈元素的正向運用是分不開的。舞蹈運用于迪士尼童話電影中的歷史傳統延續至今,經歷數次創作思路的變遷和創作技術的革新,仍舊伴隨著電影的發展,歷久彌新。在藝術性的層面,舞蹈元素的運用極大程度地豐富了電影的視聽體驗,并在體現故事背景、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和升華主題、渲染情感等多個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從商業的角度分析,舞蹈也在幫助迪士尼提升品牌價值、構建核心理念、推動傳播影響、拓寬市場版圖等多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信在未來,迪士尼童話電影依舊會秉承與舞蹈元素融合并進的傳統,不斷創新,尋求發展,繼續豐富迪士尼這個夢幻而歡樂的童話世界。
參考文獻:
[1]聞慧蓮.探究舞蹈電影的主題表現與敘事性[J].電影文學,2009(21):128-129.
[2]何佳訊.品牌的邏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M].2017:258.
[3]許靜.傳播學概論(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369.
[4]隋巖.編劇心理學[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