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社會步入互聯網時代,社會經濟發展體系逐漸朝著集群化發展,節奏越來越快。在庫存管理中,通過連續庫存補貨能夠為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提前期的合理規劃能夠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基于市場經濟多元化和多變化的特點,影響企業庫存管理的因素越來越多,模糊隨機條件為庫存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過考慮提前期內需求為模糊隨機情形下,建立簡單連續庫存補貨模型,以實現企業庫存管理中補貨的成本最小化目的。
關鍵詞:模糊隨機;提前期需求;模型
引言:隨著全球多元化,社會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互聯網促使企業對產品的銷售和采購節奏變得更快,時間成為了市場競爭力的主導因素,提前期作為反映企業產品周期時間的重要節點,受到了足夠的重視,連續庫存補貨屬于庫存控制管理,連續補貨的周期和水平能夠體現出企業的市場產品競爭力,對于連續庫存補貨策略,通常是構建分析模型來實現,在基于模糊隨機條件下通過模型來分析庫存補貨數量和周期。隨機型庫存控制模型是指庫存控制系統中產品的需求量,在模糊隨機條件下的提前期需求很難通過基礎的算法來構建函數模型,模糊隨機是一個變量,隨著市場銷售和客戶需求的變化都會影響庫存補貨,以往建立的庫存控制模型,大部分都假設需求為常量的情況或者需求服從一個比較好的函數,這樣得出的結論實用性較差,基于此本文構建提前期需求為模糊隨機條件下的連續庫存補貨模型。
一、MTO模式下供應鏈企業模糊隨機需求下的補貨模型構建
在MTO產品供應鏈中,需求和供應的不確定性會對庫存企業造成波動較大的成本,大部分企業為了降低隨機需求的不確定性因素,通常會盡可能地滿足最大需求,這樣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增加企業庫存成本,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MTO模式下的企業庫存補貨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構建更優化的連續補貨模型,有效地解決供應鏈企業中庫存成本問題,降低企業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1.MTO運營模式介紹
企業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從接收訂單開始,再根據物料的需求進行采購相應的原材料并投入生產,其中流程如圖1所示:
2.MTO模式的優缺點
優點:庫存占用率低,因為該模式是在確定已經收到客戶訂單之后開始生產,對于需求是處于確定的狀態,而不是隨機模糊狀態。
缺點:由于是接收到客戶訂單才開始去準備原材料和投入生產,這樣的生產周期就會長于客戶需求的提前期,也有可能受到訂單數量和原材料的緊缺程度影響,導致不能進行有序地生產,也會受到生產方面的突發事件影響,這樣就會導致大部分客戶的訂單完成效率低,交貨期不能達標,整體需求滿足率低。特別是MTO模式下的生產滿足不了一些急缺客戶的需求,從而導致失去市場份額,面對一些急缺訂單,企業如果對訂單進行提前安排,就會影響正常生產的產品線,從而導致企業只能按照客戶的需求量大小和緊急程度進行排量生產,這樣就會對生產線造成較大的波動,在生產忙碌時期,會導致各個產品都處于催、趕生產的局面,不僅容易造成產品質量問題,也會對產品分貨造成影響,針對于多個客戶需要的同一種產品,由于訂單時間通常短于采購、生產提前期,導致客戶的需求無法同時滿足,這樣就存在了要滿足哪一個或幾個客戶,或者是分配數量的多少的問題。這一分配工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同時也導致客戶的滿意度不高。
3.基于MTO模式下連續庫存補貨模型
(1)模型目標
通過對目標客戶的訂單需求進行估算,進而補充相應的原材料和產品庫存,充分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達到企業的最優化生產目的。通過模型的構建來控制客戶需求的多變性和市場的突變,利用連續補貨讓庫存一直處于最優狀態。
(2)模型原理
在這個模型中主要是要通過計算來分析各個時期的客戶訂單情況,從而對庫存進行連續補貨。在補貨中分為原材料和成品,在補貨計算中分為安全庫存值、訂貨節點、目標庫存值。通過具體的計算讓企業中每一種產品對應相應的原材料數量和產品儲存數值,根據安全庫存值和目標庫存值來獲得連續補貨的周期和數量,以此達到滿足客戶訂單需求的前提下保障庫存倉庫最優化狀態。
①庫存儲備類型的確定原理
對于庫存連續補貨,首先要確定庫存儲備類型,才能計算出連續補貨的周期和數量,如圖2所示,將客戶訂單需求進行數據化處理,并了解其訂單規律,然后再通過對不同采購和產品生產提前期進行調整,找到客戶訂單需求和提前期覆蓋的節點,計算出其中概率,并劃分為不同類型的補貨存儲方式。
②連續補貨策略計算原理
在補貨模型中可以將采購和生產覆蓋的概率進行參數復核,引入參數的設定來達到目的,在庫存控制中,還可以通過安全庫存來提高提前期覆蓋的概率,滿足訂單總體滿足率。在連續補貨庫存模型中,是通過安全庫存量和再訂貨節點來預判客戶訂單需求,設定補貨點和目標庫存量。具體流程如圖3所示。
③庫存儲備類型與連續補貨數量和節點參數的確定
由上文可知本模式首先通過預算客戶需求訂單,然后根據訂單儲備類型來進行生產工作,在庫存儲備類型上本模型采用了訂單提前期概率覆蓋,補貨節點計算也是通過客戶訂單滿足率來判斷。在參數的確定上要滿足兩組之間的關系,以客戶訂單滿足率為核心條件。其中主要公式:客戶訂單滿足率=客戶訂單覆蓋率x連續補貨時間節點對客戶訂單的滿足率,也就是說通過結合兩組參數,能夠使得客戶訂單滿足率大于95%。
4.MTO模式與現模型對比
如表1所示。通過數據對比不難發現基于連續補貨模型能夠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在市場經濟體系中,要以客戶為中心,充分考慮客戶的訂單滿足率,因此本文采用的連續補貨模型更具有市場價值。
5.連續補貨模型的價值
首先,在庫存儲備分類中,能夠充分考慮客戶訂單的提前期分布、原材料采購、生產提前期的關系,利用提前期覆蓋概率滿足了客戶訂單需求,對于企業運營來說,具有較好的適用性價值。其次,在連續補貨基數中,本文結合了庫存儲備類型,讓計算結構更加貼近生產環境。
二、提前期需求為模糊隨機條件下的補貨策略基本模型構建
模糊隨機條件下的庫存控制,首先要確定庫存分類,其次確定再訂貨節點和補貨方式,最后完成庫存補貨。
1.庫存分類
常規的庫存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日常庫存,主要用于日常短期備貨。第二類是安全庫存,安全庫存主要是為了防御不確定訂單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滿足訂單需求,例如發生爆單現象或者是產品生產線短期出現問題的緩沖庫存,安全庫存的存量大小取決于模型對未來產品出貨的判斷。安全庫存需要保持在訂單滿足率和庫存持有成本之間的最佳狀態,安全庫存和顧客服務水平,以及庫存持有成本直接相關,是把雙刃劍。安全庫存增多,缺貨成本降低,顧客服務水平對應提高,但庫存持有成本隨之提升;相反,安全庫存量降低,庫存持有成本較小,但缺貨成本會升高,顧客服務水平會降低,也是本模型中最核心的庫存條件。第三類屬于多余庫存,就是一些多余的產品及原材料。標志著短期需要清理。
2.基于模糊隨機條件下連續補貨邏輯
(1)再訂貨點
在連續補貨邏輯思維中,再訂貨點是其中關鍵因素,再訂貨點指的是提示補貨的時機點,每當庫存下降至再訂貨點時就會觸發補貨。是一種反應式補貨,其目的是通過連續補貨將庫存維持在一個可以滿足客戶訂單而不超出的狀態,用通俗話說就是剛剛好,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晚。再訂貨點構建中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提前期、日均使用量、安全庫存。進行評估分析,從而設置再訂貨點,當庫存量達到指標后,觸發訂貨補貨行為。
(2)采購補貨方式
在提前期需求下,一般補貨方式分為定量不定期、定期不定量、不定期不定量、定期定量四種方式,根據不同企業的產品和銷售業務狀態所匹配。如表2所示。
(3)補貨邏輯分析
假設某庫存商品歷史銷量符合正態分布,且需求和采購提前期相對穩定,在不定期不定量情況下,采購補貨邏輯應為:某倉的可用庫存低于訂貨點庫存時就觸發補貨,補到目標庫存為止,如圖4所示。補貨觸發時機為某倉的可用庫存低于該倉的訂貨點,且所有庫房的總可用庫存低于總訂貨點時(若某倉可用庫存低于訂貨點,但全國總庫存超過總訂貨點,說明某些庫房商品尚有盈余,此時不需要補貨,將訂單分撥到盈余倉庫即可,必要時可以進行倉間調撥),采購單以倉庫為單位生成:
訂貨點=單倉日平均銷量*采購提前期+日安全庫存;日安全庫存為服務承諾水平下的備用庫存,應對需求和供應商送貨的不確定性;
補貨量=目標庫存-當前倉庫可用庫存;當然這是不定量情況下的方式,若為定量補貨,補貨數量每次都是固定的。
可用庫存=實物庫存-訂單已出庫預占庫存+在途庫存;在途庫存包含:已入庫未上架數量+已采購/調撥未到貨數量;
目標庫存=日平均銷量*(計劃備貨天數+采購提前期)+日安全庫存;
3.提前期需求為模糊隨機條件下的需求預測
連續補貨模型首先要對客戶訂單需求進行預測,這樣才能更好地調整庫存狀態,讓庫存達到最優狀態,對于客戶訂單需求預測,方法有很多,例如定性分析中的德爾菲法、專業判斷法;定量分析中的因果預測法、時間序列法等,本文主要通過指數平滑法來進行研究。
(1)指數平滑法定義
指數平滑法是生產預測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也用于中短期經濟發展趨勢預測,所有預測方法中,指數平滑是用得最多的一種。簡單的全期平均法是對時間數列的過去數據一個不漏地全部加以同等利用;移動平均法則不考慮較遠期的數據,并在加權移動平均法中給予近期資料更大的權重;而指數平滑法則兼容了全期平均和移動平均所長,不舍棄過去的數據,但是僅給予逐漸減弱的影響程度,即隨著數據的遠離,賦予逐漸收斂為零的權數。
(2)一次指數平滑法
以某種指標的本期實際數和本期預測數為基礎,引入一個簡化的加權因子,即平滑系數,以求得平均數的一種時間序列預測法。即對離預測期較近的歷史數據給予較大的權數,權數由近到遠按指數規律遞減的一種特殊的加權平均法。
St:t+1期的預測值,t期的平滑值
Yt:t期的實際值
St-1:t期的預測值,t-1期的平滑值。
三、結語
隨著行業供應鏈的發展,庫存控制成為了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庫存控制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實際經濟效益,也關乎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本文考慮提前期內需求為模糊隨機變量,構建不同的補貨模型來實現庫存的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王強.考慮雙補貨模式和參考價格效應的庫存與定價策略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
[2]汪傳旭,蔣良奎.提前期需求為模糊隨機條件下的連續庫存補貨策略[J].模糊系統與數學,2011,25(02):124-130.
[3]樊雙蛟.考慮無缺陷退貨的在線零售庫存和定價聯合優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9.
[4]高詠巖.不確定需求下精確庫存策略設計和模擬[J].山東交通科技,2019(06):144-146.
[5]金鑫,王正肖,葉建芳,潘曉弘.可拆分ATO系統的最優、漸進最優和次優庫存控制策略[J/OL].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20:1-26[2021-04-14].
[6]王林,江華蓮,王永剛.模糊隨機決策環境下的核電站不常用條件(Q,r)庫存模型[J].控制與決策,2009,24(10):1565-1567+1572.
[7]金鑫,王正肖,葉建芳,潘曉弘.非平穩需求面向訂單裝配系統庫存穩定性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20,26(09):2531-2540.
[8]官振中,劉廣寧.提前轉運還是緊急轉運?考慮消費者缺貨后悔的補貨策略研究[J/OL].工業工程與管理,(2020-07-15) [2021-04-14].
[9]石敏,屈挺,郭洪飛,李從東,黃國全.雙渠道多級分銷網絡的預防性庫存分撥機制與方法研究[J].工業工程,2020,23(03):75-83+106.
[10]姜櫻梅,牟進進,王淑云.二級冷鏈系統庫存與定價聯合決策模型構建[J].統計與決策,2021,37(01):178-181.
[11]狄衛民,王然.考慮多級設施中斷的供應鏈選址—庫存決策模型及優化算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21,27(01):270-283.
[12]石敏,屈挺,郭洪飛,李從東,黃國全.雙渠道多級分銷網絡的預防性庫存分撥機制與方法研究[J].工業工程,2020,23(03):75-83+106.
[13]陳明非,劉艷秋,孫琦,宋洋.考慮服務效率的無人系統多式聯運自適應優化策略[J/OL].工業工程與管理,(2020-05-26)[2021-04-14].
[14]趙川,苗麗葉,楊浩雄,何明珂.隨機需求下雙渠道供應鏈庫存動態交互優化[J].計算機應用,2020,40(09):2754-2761.
作者簡介:刁德榮(1981.02- ),男,漢族,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人,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博士在讀,工商管理專業,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