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

摘 ?要:目的 ?探析新生兒黃疸護理中,選擇撫觸護理措施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研究樣本收錄為武城縣人民醫院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間收治的72例黃疸患兒,依據收治順序分為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兒36例與接受撫觸護理的撫觸組患兒36例,對比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療效分析:撫觸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觀察指標分析:撫觸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以及大便轉黃時間數據較之對照組患兒,同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生化指標數據分析:干預前,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數據分析差異較小(P>0.05)。干預后,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均有效下降,且撫觸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新生兒黃疸選擇撫觸護理措施,患兒黃疸消退時間短,生理功能恢復快,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撫觸護理;新生兒;黃疸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57-02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患兒皮膚、鞏膜、黏膜出現黃染癥的病癥,屬于新生兒常見疾病,當前針對于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治療措施為藥物治療或者藍光照射,光照療法是降低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有效方法之一,促進膽紅素賜你個患兒膽汁、尿液中排出,有效促進總膽紅素指標的降低[1-2]。基于提升療效的目的,在治療中增加實施相關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臨床效果[3]。本文以本院黃疸新生兒研究樣本,實施不用的護理措施,探析新生兒黃疸護理中,選擇撫觸護理措施的臨床應用價值,詳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研究樣本收錄為武城縣人民醫院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間收治的72例黃疸患兒,依據收治順序分為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兒36例,其中男女患兒比例為17∶19;出生日齡1~15d,平均日齡(8.15±1.32)d;早產兒25例,足月兒11例。接受撫觸護理的撫觸組患兒36例,其中男女患兒比例為18∶18;出生日齡1~16d,平均日齡(8.25±1.24)d;早產兒26例,足月兒10例。基本資料數據差異較小(P>0.05),參與患兒家庭對本次研究目的與護理措施均知曉,且均系自愿參與并簽署調研意愿書。本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產婦妊娠期無特殊用藥史、新生兒黃疸病情符合診斷標準且已得到控制。
排除標準:伴有先天性疾病、伴有新生兒重度窒息、家族遺傳史、先天代謝異常疾病。
1.3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患兒黃疸病情進行全面監控,定期檢查患兒皮膚顏色、眼睛顏色黃染分別情況等,通過對患兒的皮膚進行清潔,指導產婦進行合理哺乳,積極接受治療,將黃疸對患兒的影響降到最低。
撫觸組接受撫觸護理,主要護理措施有:①環境護理:將撫觸室內的亮度、溫度、濕度調節到最適宜進行撫觸護理的程度,播放輕柔的輕音樂,準備好尿不濕、眼罩等物品,護理人員剪短指甲,完全清理雙手以后涂抹潤膚油,雙手摩擦至手心變熱開始實施撫觸護理。②頭面撫觸護理:一手托著患兒頭部,另一只手沿著額骨向兩側實施撫觸,以合適的力度按揉百會穴,輕柔的撫觸患兒下頜、耳背處。③胸腹撫觸護理:手掌呈半圓形,與胸腹部雙側進行上下撫觸5次左右,并攏食指與中指,從右下腹至左下腹以順時針角度事實浮出,盡量避免摩擦到肚臍。④背臀撫觸護理:從脊柱位置向臀部開始來回往返實施撫觸護理。⑤肢體撫觸護理:輕握患兒手腕,從肩部至手指位置輕柔撫觸,上下肢撫觸實施相同,每個部位撫觸操作均為5次左右。
在撫觸護理措施實施過程中,患兒出現哭鬧、掙扎、皮膚異常變紅的情況后立即停止護理,尋找原因進行改善。每日進行兩次撫觸護理,每次大約30min作左右。
1.4 ?評判標準
臨床療效:顯效為患兒黃疸癥消退,血清膽紅素處于正常范圍內;有效為患兒黃疸癥明顯改善,血清膽紅素趨向于正常范圍;無效為患兒黃疸癥改善不明顯或無改善,血清膽紅素指標改善較小。觀察指標:收集兩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胎便轉黃時間等相關數據進行組內對比。生化指標:于干預前后分別收集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數據,并進行組間數據對比。
1.5 ?統計學意義
數據處理軟件選用SPSS22.0,計量資料(x±s)和計數資料[n(%)],由t、χ2完成數據校驗,存在統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療效分析:撫觸組治療有效率97.22%,較之對照組治療有效率77.78%,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分析:撫觸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以及大便轉黃時間數據較之對照組患兒,同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生化指標
生化指標數據分析:干預前,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數據分析差異較小(P>0.05);干預后,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均有效下降,且撫觸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出生以后常見的異常癥狀之一,主要的病癥表現為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異常升高,使得患兒表現出皮膚、鞏膜、黏膜黃染的情況。新生兒黃疸對患兒的影響較為嚴重,未能及時介入治療會導致患兒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嚴重時可能影響后期的智力發育[4]。在患兒接受治療期間實施撫觸護理措施,通過對患兒頭部、面部、胸腹部、背臀部、肢體等實施撫觸,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對患兒的生理功能發育有著正向引導,且胸腹部的撫觸護理還能夠對患兒迷走神經產生一定的刺激,促進患兒腸胃蠕動,改善腸胃生理功能,更好地促進內臟血液循環,促進體內過多膽紅素的排出,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水平[5]。通過撫觸護理措施的實施,有效的幫助患兒改善生理狀況,促進體內過高的總膽紅素指標盡快降低,改善患兒生理狀態,更好的促進新生兒的生長與發育。
研究數據分析:撫觸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觀察指標分析:撫觸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以及大便轉黃時間數據較之對照組患兒,同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生化指標數據分析:干預前,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數據分析差異較小(P>0.05);干預后,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均有效下降,且撫觸組優于對照組(P<0.05),證實撫觸護理的在黃疸患兒的生理功能改善方面發揮著巨大的價值,促進患兒生理功能恢復正常,改善黃疸患兒預后。
綜上,新生兒黃疸護理過程中,撫觸護理措施能夠更好地在黃疸消退方面發揮價值,提升患兒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金玉梅.撫觸護理聯合早期游泳對新生兒黃疸患兒體重、黃疸指數及膽紅素水平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9,41(14):2230-2233.
[2]周先云.撫觸護理用于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06):114-115.
[3]高瑩.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2):91-91.
[4]袁冰.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03):298-299.
[5]俞慧琴.撫觸護理對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及血清膽紅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0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