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寬 (汕頭市建筑設計院,廣東 汕頭 515031)
長隆1#天橋坐落于廣東珠海橫琴島,連接著長隆海洋王國和海洋科學館。主橋凈跨為44.90m,橋底凈空6.9m,橋頂高度為12.64m。主橋兩側為混凝土結構,頂蓋為鋼管框架頂蓋。最大跨度為9.5m。1#橋三維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1#橋鳥瞰圖
主橋兩側橋墩為鋼筋混凝土弧形墻,主橋主跨為鋼管空間桁架結構。縱向鋼管尺寸為φ203×10,斜向鋼管尺寸為φ127×6和φ127×12,桁架下弦桿為焊接H型鋼,截面為BH500×250×10×18。鋼管和H型鋼材料均為Q345B鋼材,混凝土為C35混凝土。主橋側面和剖面示意如圖2所示。

圖2 1#橋側立面示意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建筑場地類比為II類,基本風壓分別為:計算桁架變形,選取0.85kN/㎡;計算桁架強度,選取1.00kN/㎡。安全等級為一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分類為重點設防類。結構最高溫度為35℃,最低溫度為8℃。

圖3 1#橋正剖面示意

圖4 1#橋抗風體系示意利用電梯井構成抗風桁架
本工程樓面豎向荷載均按照各專業條件取值,其中橋面恒載為2kN/㎡;活載在計算樓板時取值為5kN/㎡,計算梁墻基礎時為3.5kN/㎡。鋼橋面布置膜結構,恒載取值為0.5kN/㎡,檢修活載取值為0.5kN/㎡。檢修活載不與風荷載組合。豎向荷載依據比較明確,本文不一一列出計算過程。
3.1.1 風荷載取值
地面粗糙度:A類;
風振系數:βz取值1.6(鋼結構);
基本風壓:1.00kN/㎡(100年基準期)

圖5 1#橋擋風示意圖
3.1.2 體型系數取值
①順橋方向為敞開的結構,且不存在遮擋,故主橋不考慮順橋方向風荷載。
②垂直橋面方向風荷載取值:
部分橋面覆蓋拉膜,導致該部分橋面為主要擋風構件。拉膜布置圖如圖6。

圖6 1#橋體型系數規范取值
μ取1.1。本工程為鋼結構,對風荷載敏感,βz取1.6。
由于下部分為無遮擋,根據《建筑荷載規范》表8.3.1第27項次“四面開敞”來選擇體型及體型系數。本工程為半圓結構,傾角大于30°,μ1=+1.6,μ2=+0.4。受力簡圖如圖6。
采用垂直于建筑物上的風荷載標準值計算公式:

因此,F1=1.6×1.1×1.6×1=2.8kN/㎡,F2=1.6×1.1×0.4×1=0.70kN/㎡
3.1.3 無覆蓋拉膜,風荷載取值計算
①無拉膜的位置示意圖如圖7。

圖7 1#橋無拉膜位置示意
經過計算,桁架桿件和節點水平投影面積和桁架水平投影面積之比φ=0.143。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表8.3.1桁架體形系數計算如下:
H/d=5.5/0.127=43.3>25,
μ×w×d2=1.1×1.0×0.1272
=0.0177>0.015,△為0,體形系數取值為0.6。
則總體無拉膜位置的結構部分體型系數為:0.6×0.143=0.0858。
因此,正面風壓為F3=1.6×1.1×0.0858×1=0.151kN/㎡
4.1.1 主橋包絡應力比圖

圖8 按“強度應力比”顯示構件顏色

圖9 按“繞2軸應力比”顯示構件顏色
上述計算顯示,強度驗算和繞強軸穩定驗算,桿件應力比均小于0.85,滿足設計要求。
繞弱軸穩定驗算,局部桿件應力比大于1.0。究其原因是因為軟件識別的計算長度不對。現根據規范依據,補充該部分桿件的面外計算長度取值。
4.1.2 關于部分壓桿計算長度取值補充計算
部分壓桿,軟件自動識別的計算長度為6m。按照6m計算下,局部壓桿應力比超限。超限的桿件均為X型節點,與壓桿相連的桿件在同一工況下,為拉桿。此等情況,壓桿的計算長度可根據《鋼結構設計標準》7.4.2條做出折減,具體計算如下:
節點示意如圖10。截面均為127×12,Q345B鋼材。

圖10 X型節點
壓力最大工況下,壓桿內力為265kN,拉 桿 內 力 為 106kN。L取6100mm。E取206×10N/mm。圓管127×12的 Iy取值為:724.5×10mm,則有:
E·Iy=206×10×724.5×10N·mm=1.49×10N·mm
3·N·l2× (N/N-1)/(4π2)=3×106×10×61002×(265/106-1)/(4π2)=4.55×10N·mm<1.49×10N·mm
故取l=0.5l=3050mm。
將未定義桿件面外長度的桿件,重新定義面外計算長度,為3050mm。再用3d3s驗算復核,均滿足受力要求。平面外應力比如下:

圖11 按“繞3軸應力比”顯示構件顏色
上述計算均考慮了重力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以及溫度作用,應力比均小于0.85,滿足安全要求。

圖12 Uxyz(mm)(重力荷載標準值下變形)

圖13 Uxyz(mm)(基準期為50年風荷載變形)
4.1.3 主橋變形圖
主橋純鋼結構跨度為25404mm,按照規范要求,豎向作用標準值下,變形最大為 1/400,即:fmax=25404/400=63.51mm>16.2。上述變形滿足規范要求。在純風荷載作用下,變形允許值最大 為 1/1000,即 fmax=25404/1000=25.404mm>13.5,上述變形滿足規范要求。
4.1.4 主橋舒適度驗算
根據《城市人性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要求,為避免共振,減少行人不安全感,規范限制天橋上部結構豎向自振頻率。本工程用3D3S和sap2000來計算主橋第一豎向自振頻率,詳細如下:
圖14計算結果顯示頻率為1/0.221=4.52Hz,大于《城市人性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2.5.4所要求的3Hz要求。

圖14 3d3s計算主橋第一豎向振動
圖15計算結果顯示頻率為1/0.162=6.17Hz,大于《城市人性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2.5.4所要求的3Hz要求。豎向振動頻率滿足要求。

圖15 sap2000計算下主橋第一豎向振動
5.1.1 驗算網架X節點
挑選壓力最大的X節點,來驗算。根據《鋼結構設計標準》13.3.2相關公式,驗算過程如下:

圖16 X節點計算依據1
壓桿最大壓力的X型節點,壓桿拉桿均為φ127×12,其中拉桿連續。夾角為90°。拉桿應力比為0.3。代入上述公式,得X型節點能承受最大的壓力N=1112.41kN。承載力遠大于本工程桿件產生的最大壓力。
本工程最大的壓力不到300kN,故本工程相關的X節點不用增加隔板或者套管來加強。
5.1.2 驗算GL3連接節點
GL3連接節點示意圖如圖17。

圖17 GL3節點
本節點僅考慮腹板抗剪。取剪力設計值V=50kN驗算螺栓承載力。根據《鋼結構設計標準》,詳細如下:

K取值1.0,μ取0.4,單剪故n取3,P取155kN,則受剪承載力如下:
Nv=0.9×1×0.4×3×155=167.4kN>50kN,滿足要求。
本文通過介紹本工程結構布置,對空間鋼桁架橋的結構布置、荷載取值以及結構分析和節點設計作出簡單論述,希望能為日后的設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