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偉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合肥分院,安徽 合肥 230081)
學校建筑的安全性一直是一個敏感的焦點,在創造出一個人性化、個性化的校園空間同時,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行為的特點,從設計角度減少隱藏的危險性,提供一個豐富有趣的、安全的校園環境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關注。學校的安全工作,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定,校園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護好每一個孩子,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
如何在滿足國家規范、方案設計理念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因設計而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設計師思考和探索的。
在日漸緊張的校園用地的情況下,中小學校的教學樓底層采用架空設計越來越受到歡迎,利用架空層布置一些活動場所和讀書空間,不但能給學生多提供一些活動空間外,也創造了更為豐富的建筑空間和行為體驗空間。由于中小學校建筑對日照需求的特殊性,一般多采用敞開外廊式布局,而架空層作為經常活動的區域,其入口處的防墜落設計尤為重要。首先可以通過布置合理的校園人員流線來限定架空層的出入口位置,減少防墜落設計的范圍;其他區域可通過綠化、座椅小品的設計來限定學生的活動流線,從而減少架空層的開放部分;同時應在架空層的出入口上方設置防墜落板,從而減少或避免上空墜物可能帶來的傷害。
對于外廊建筑,欄板的合理設計也能減少高空物體的墜落機率。寬欄板并結合花池的設計,因欄板較寬,本身就能起到一個安全防護和限制行為的作用,同時也能提高心理上的安全性??梢詼p少因無意中而產生高空墜落物的概率,也豐富了校園的立面設計,帶來綠意和生機。

圖1 某學校外廊欄板設計

圖2 某學校寬欄板設計
2.2.1 疏散樓梯寬度設計
中小學校的疏散寬度的要求,在所有的民用建筑里是比較特殊的。結合多個學校發生的踩踏事故經驗和考慮到中小學生的行為特點,《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中特別要求中小學校教學用房的樓梯梯段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規定梯段寬度不應小于1.20m,并應按0.60m的整數倍增加梯段寬度,每個梯段可增加不超過0.15m的擺幅寬度。所以要特別留意中小學校的教學樓設計中,疏散走道、樓梯的疏散寬度及樓梯間的疏散門等,凈寬應按0.6m的倍數設計。由于現在中小學教學樓的設計以外廊式建筑為主,需要考慮到疏散凈寬應扣除外墻保溫層及粉刷飾面層的厚度,這一點需要在設計前期進行預判,仔細計算預留出較少寬度,避免后期施工后的凈寬不能滿足0.6m的倍數,給后期使用疏散帶來的安全隱患。
2.2.2 疏散樓梯細節設計
樓梯間是學生上下層聯系的重要的交通樞紐空間,也是在緊急情況下的重要生命疏散通道,所以樓梯間的安全設計尤為重要,除了疏散寬度應滿足0.6m倍數的要求外,其他的細節安全設計也不容忽視。
良好的采光不僅能提供必要的視覺條件,也提供給使用者一個良好的心理感覺,所以樓梯間設計時,需保證較為充足的采光條件。因處于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性格行為特征,他們在上下樓梯時,會蹦跳或小跑,所以保持視線的連續與通透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設置實心欄板墻體梯井時,需要在實墻體轉角處人的視線范圍墻體處增設觀察孔,以避免上行和下行的學生因視線阻擋而互相碰撞造成傷害。
敞開式沒有墻體圍護的樓梯需要考慮特殊天氣的防雨、防滑措施。除了選擇滿足的防滑要求的地面面層外,盡快有組織地將雨水引導排放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平臺處設置排水地漏,同時在樓梯踏步靠外墻側設置淺溝,這樣不僅能有組織地迅速引導雨水的排放,也保證了樓梯間的整體美觀和使用。

圖3 踏步的淺溝排水槽設計
中小學生處于一個活潑愛冒險的年齡階段,學生的行為是充滿探索性和冒險性的。避免出現可攀爬的空間,可以有效地減少隱藏的危險。樓梯間盡量減少或避免框架梁、梯柱的凸出,如果不可避免時可以采用設置護欄進行行為限定,從而避免意外的發生。

圖4 樓梯間護欄設計
踏步的防滑措施也是不容忽視的,設計時避免采用凸起的金屬材料防滑條,凸起的金屬防滑條經長時間使用摩擦后會比較光滑,從而易滑易絆,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傷害,所以學校建筑樓梯防滑條選擇凹槽式會比較合適的。樓梯的欄桿選型和設計時,避免選擇可攀爬型欄桿,同時欄桿扶手上應設置避免學生滑行的防滑塊。細節決定成敗,好的設計需要從細節上進行推敲,安全設計也不例外,通過細節的推敲,減少可能隱藏的安全隱患。
中小學生天性愛動,且行為精準度不夠、自控力有限,在運動中尖銳的角柱容易造成一些意外的傷害,在運動場地中采用圓柱加軟包,方柱角增設防撞條等措施,能有效地較少學生在運動中而造成的意外傷害。玻璃的安全設計也是安全設計中需要留意的一個細節,玻璃破碎后會對學生造成較大的二次傷害。在風雨操場的玻璃窗戶內側設置防護網,可以避免運動時因球撞碎玻璃而造成的傷害;同樣燈具需設置護罩,這些措施都能減少學生在運動中受到的意外傷害。

圖5 某學校乒乓球館
教室門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合理門吸位置的設置也需要考慮,設置在門的頂部的門吸不僅能滿足平時使用的要求,也可以減少學生在活動時被磕絆的風險。經常使用的常閉門設置觀察窗是減少碰撞的一個有效措施,考慮到身高的不同,設置不同高度的觀察窗則有利于不同年級身高的學生使用,體現出設計師的人性化設計。

圖6 設置高低觀察窗的門

圖7 教室門的門吸設置
設計師不僅需要設計出合規、適用的建筑,也要結合使用對象進行個性化、細節化設計,設計不僅要傳達出設計師的理念,考慮使用對象的安全性,也是需要每個設計師在設計中需思考和推敲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