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秀,徐峰鵬,龐德豪
女性進入中、老年階段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器官、系統的生理機能會逐漸衰退,這是自然規律。保持活力、防止或延緩衰老、預防疾病,提高生命質量是人類的共同追求。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干預能夠有效地防止或延緩衰老、促進健康,有規律的運動對于老年保健具有積極意義[1]近年來, “ 廣場舞 ” 在中國城市廣泛流行并漸成普及之勢。這是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運動鍛煉形式,該項運動易學易練,集健身、娛樂、社交于一體,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參加[2]。本文以參加廣場舞練習的城市女性老年人為研究對象,以對照實驗為基本研究方法,旨在探明長期、系統地廣場舞鍛煉對城市女性老年人體質、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為科學、規范地開展廣場舞鍛煉、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參考。
研究對象為城市老年女性。樣本取自廣州市天河區,樣本量為134人。將樣本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在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分布、體質狀況基本接近(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P>0.05)。在取樣和分組時考慮了如下因素:實驗組年齡大于60歲的女性老年人;既往無長期規律運動史;愿意接受本次實驗,具有一定認知能力;能夠完成相應的測評項目;能夠嚴格遵守練習要求,堅持參加鍛煉。符合以上標準的女性老年人共計67人(平均年齡63.43±7.78歲)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實驗組)。對照組選擇同期未參加廣場舞練習也無其他規律性運動的女性老年人67人(平均年齡63.68±8.42歲)。
1.2.1 實驗研究
實驗組每周參加廣場舞練習次數不少于5次,每次練習時間為60-70分鐘,運動強度中等,實驗周期為12個月。
1.2.2 測試內容與工具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與實驗后進行有關指標的測評。采用國民體質測試儀檢測被試的BMI(身高與體重計算所得數據)、坐位體前屈、肺活量、握力、閉眼單足站立數據;采用反應時儀檢測被試反應時水平;采用心理問卷 “ 焦慮自評量表(SAS) ” 及 “ 抑郁自評量表(SDS) ” 評價被試情緒狀態;采用 “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 ” 評價被試睡眠質量。
1.2.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對干預前后所得數據進行t檢驗。
3.1.1 女性老年人實驗前后體質狀況
女性老年人參加廣場舞鍛煉12個月后,BMI、坐位體前屈、肺活量、握力、閉眼單足站立及反應時測評結果優于實驗前及對照組,組內及組間結果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P<0.05或P<0.01),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對象實驗前后體質狀況測評結果比較

表1 兩組對象實驗前后體質狀況測評結果比較
注:與實驗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測試指標 實驗組(n=67) 對照組(n=67)實驗前 實驗后 實驗前 實驗后BMI(kg/m2) 24.79±2.31 23.02±2.17**△△24.85±2.34 24.76±2.41坐位體前屈(cm)7.43±7.12 9.89±7.17*△ 7.26±7.28 7.37±7.08肺活量(l) 2.17±0.51 2.39±0.48*△ 2.14±0.55 2.18±0.53握力(kg) 27.42±5.76 29.76±5.36*△ 27.55±5.37 27.62±5.23閉眼單腳站立(s)8.21±5.63 13.77±6.12**△△ 8.43±5.15 8.68±5.54反應時(s) 0.68±0.07 0.63±0.08**.△△0.69±0.07 0.67±0.06
3.1.2 女性老年人實驗前后情緒狀況
女性老年人參加廣場舞鍛煉12個月后,SAS及SDS測評結果優于實驗前及對照組,組內及組間結果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對象實驗前后情緒狀態測評結果比較

表2 兩組對象實驗前后情緒狀態測評結果比較
注:與實驗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測試指標 實驗組(n=67) 對照組(n=67)實驗前 實驗后 實驗前 實驗后SAS 33.28±4.73 31.59±4.65*△34.07±4.24 33.45±4.73 SDS 30.45±5.65 28.36±5.13*△30.71±5.68 30.56±5.04
3.1.3 女性老年人實驗前后睡眠質量
女性老年人參加廣場舞鍛煉12個月后,睡眠質量測評結果優于實驗前及對照組,組內及組間結果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P<0.05或P<0.01),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對象實驗前后睡眠質量測評結果比較

表3 兩組對象實驗前后睡眠質量測評結果比較
注:與實驗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測試指標 實驗組(n=67) 對照組(n=67)實驗前 實驗后 實驗前 實驗后睡眠質量 1.27±0.71 0.82±0.77**△△1.30±0.67 1.28±0.63入睡時間 1.61±1.12 0.76±0.66**△△1.64±1.03 1.59±0.98睡眠時間 1.35±0.89 1.02±0.87*△ 1.37±1.08 1.34±0.90睡眠效率 1.29±1.02 0.63±0.97**△△1.30±0.93 1.27±1.01睡眠障礙 1.20±0.73 0.74±0.58**△△1.16±0.48 1.15±0.53催眠藥物 0.35±0.34 0.21±0.37*△ 0.36±0.33 0.34±0.31日間功能 1.62±0.88 1.22±0.95*△ 1.59±0.92 1.56±0.93總分 8.69±3.67 5.40±3.19**△△8.72±3.45 8.53±3.27
體成分比例均衡合理是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女性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機體產熱能力逐漸降低,由于雌激素分泌減少,糖和脂肪代謝和分布會發生明顯變化,體成分比例容易出現失衡,脂肪增多、瘦體重下降導致肥胖是其突出特征,肥胖往往可誘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3]。
本文從BMI、坐位體前屈、肺活量、握力、閉眼單足站立及反應時等要素來評價廣場舞運動對女性老年人體質狀況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經過為期12個月的鍛煉,與實驗前及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被試BMI指數顯著降低(P<0.01),說明廣場舞可以顯著降低女性老年人的體重,減低脂肪含量,改善身體成分;實驗組被試坐位體前屈距離顯著提高(P<0.05),說明廣場舞鍛煉可以有效改善女性老年人的柔韌性;實驗組被試肺活量明顯增加(P<0.05),說明廣場舞鍛煉可以有效提高女性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實驗組被試握力顯著增強(P<0.05),說明廣場舞鍛煉可以有效增強女性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實驗組被試閉眼單足站立時間明顯延長(P<0.05),說明廣場舞鍛煉可以有效改善女性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實驗組被試反應時間明顯縮短(P<0.05),說明廣場舞鍛煉可以有效增強女性老年人的反應能力。上述結果表明,系統、科學、規律性的廣場舞鍛煉能夠使女性老年人體質狀況發生積極變化,與前人眾多研究結果一致。
運動與情緒的關系,從心理層面已有眾多研究結果。運動心理學家認為,并不是任何運動項目與運動形式都能有效改善個體情緒,能夠引起積極情緒效應的運動應該具有以下特征:有氧運動與腹式呼吸、鍛煉時間超過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動作具有節律性和節奏性、鍛煉結果可以預測以及鍛煉者能夠從運動中獲得樂趣與享受[4]。本文研究支持前人的研究結果,67名女性老年人經過12個月的廣場舞鍛煉, “ SAS ” 及 “ SDS ” 兩項評分明顯低于實驗前,與對照組比較,其評分下降也非常明顯,組內及組間結果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P<0.05),表明女性老年人積極參加廣場舞鍛煉能夠有效地緩解消極情緒,促進心理健康,達到健心的效果。
由于生理、心理及社會角色的變化,老年人容易出現早醒、難以入睡、睡眠較淺等睡眠質量不佳的癥狀,這種狀況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更趨嚴重。老年人長期睡眠較差,機體自由基增多,引發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紊亂,導致機體免疫能力下降,加速老化,罹患疾病[5]。良好的睡眠能使大腦皮層細胞的能量得到補充,體力恢復,免疫力增強,延緩衰老,提高抗病能力。有研究表明,規律性的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質量。眾多研究者都以 “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作為運動干預對睡眠質量影響的評價工具,該量表以六個因子分和總分作為評價指標,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由各因子分累積所得,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國內外學者研究證實,該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6]。本文研究支持以上有關運動有益于提高老年人睡眠質量的結論,與實驗前比較,經過12個月的廣場舞鍛煉后,女性老年人 “ PSQI ” 七個測評指標(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總分)得分明顯降低(P<0.05或P<0.01);與對照組比較,其得分差異也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或P<0.01),本文研究結果說明,科學、規律的廣場舞鍛煉能夠改善女性老年人的睡眠質量。
1.廣場舞鍛煉能夠有效降低女性老年人體重,消耗多余熱量與脂肪,提高肌力、柔韌性與平衡能力,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增強反應能力。
2.廣場舞鍛煉能夠有效改善女性老年人焦慮及抑郁情緒,以及有效提高女性老年人睡眠質量。
3.廣場舞鍛煉具有積極的身心效應。老年人參加系統規范的廣場舞鍛煉,能夠較好地促進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