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玉科 孫莉
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作為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試驗田”,作為國家、軍隊和社會力量交流溝通的重要平臺,同時也作為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撐,在作用地位非常重要。當前全國有20 多個省市開展了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工作,一方面,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展,融合效益逐步顯現、在重點工程、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建設最得顯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一些示范區發展仍存在活力不足、運轉不暢、相對封閉、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問題。面臨這種成效與問題并存的發展態勢,有必要對示范區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切實掌握到底取得了哪些實效,還存在哪些不足,為下一步解決問題,以更好地引導示范區科學地發展提供支持。
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是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和工具,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對示范區發展的融合程度、創新能力、經濟效益、軍事效益等方面結果進行的客觀、公正、系統的衡量和評判。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明確指出:“著眼于提高軍民融合發展整體質量效益,強化督導評估,形成軍民融合發展的鮮明導向和評價標準規范。”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形成一套科學完備的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評價體系作為支撐。然而,從當前實際情況看,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尚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對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重視程度不高。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重決策輕評估,重結果輕過程的情況或多或少存在,對綜合評價在促進示范區良好發展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充分。
第二,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手段不夠豐富。示范區建設及運行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與創新驅動戰略疊加實施,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保障能力建設協同推進,示范區創新能力與武器裝備發展能力融合發展,傳統的粗放式評估模式無法客觀準確呈現示范區發展形勢、發展趨勢及實現的多方面效益。
第三,示范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不系統。從目前理論研究及開展現狀看,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評價以“單項評價”為主。所謂單項評價,就是對示范區的某一項功能進行評價,比如,有的示范區對創新能力進行量化評價,有的示范區對軍民融合發展程度進行評價,有的示范區對政策效應進行評價,等等。這些單項評價在某個方面反映了示范區發展現狀,對促進示范區發展具有一定積極作用,但由于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是一個綜合系統,不僅涉及創新能力、經濟效益,還涉及軍事價值和社會效益,因此,更需要建立一套系統且科學的評價體系,以對示范區發展綜合效益進行全面評價。
要實施全面評價就必須回答“誰來實施、評價哪些方面、實現什么目的、依據什么標準、如何進行?”等問題,而其中“評價哪些方面、依據什么標準”是整個評價體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關乎著評估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權威性。下面將“評價什么與評價標準”結合起來,著重討論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指標體系是指由表征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各方面發展狀況及其相互聯系的多類指標所構成的有機整體。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應把握以下原則。
一要注重系統性。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涉及經濟、軍事、科技等多個方面,是一個具有內在結構性和整體目的性的復雜系統,要求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全面地反映相關方面的信息量,它不是評價指標的簡單堆砌。因此,構建指標體系時需進行科學分析,要從多個角度思考,綜合考慮整個指標體系結構的關聯性、合理性、可靠性和代表性,了解可能影響評估的全部指標,既兼顧各個領域指標類型的差異,又兼顧形成綜合性整體性指標,使各領域指標相互聯系,構成一套有機的指標系統。
二要堅持導向性。評價的意義不止步于了解事物的客觀情況,而是要對事物的發展實現監督和引導。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全面反映示范區發展的真實情況,更應該產生足夠的引導作用。要為探索建立軍民創新資源在區域范圍內互通、互動、互用的可復制、可操作、可推廣的模式服務,要以提高示范區發展成效,提升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水平和國防科技創新能力,以點帶面帶動軍民融合程度整體深化,從而引導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建設圍繞“破解制約融合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探索示范區發展的新模式、促進經濟收益和軍事收益同步提升”等目標,來研究構建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指標體系。
表1 軍民融合產業國區評估指標體系

表1 軍民融合產業國區評估指標體系
三要把握科學性。充分理解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功能定位、基本特點和運行規律,理清各級指標的邏輯關系及重要程度,使指標所表達的內容相互聯系又不相互重復,相互區別又不相互孤立,確保指標體系科學合理、層次清晰,同時,又切實可行。可操作性是指標體系科學性的重要方面,意味著建立的指標體系既要符合示范的實際特點,又要盡可能簡化,便于理解和操作。如果指標設計過于復雜,不但建立的指標體系很難起到預期作用,而且對使用者來說會對實際評價計算造成不必要的困難。
四要考慮動態擴展性。在構建指標體系時,既要考慮指標的穩定性和可操作性,也要結合時代特點,從現實需求出發,針對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面臨的新環境新形勢,將創新驅動、區域經濟、產業集群等要素納入到示范區發展的綜合評價中,使得指標體系具有可持續的變革動力,從而呈現與時俱進和動態擴展的特征。
對于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雖然目前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不多,但結合上述構建原則,同時借鑒國家的創新示范區、軍民融合產業園區、軍轉民基地等具有相似性對象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對以下四方面發展成效進行評價,即示范區的創新能力、經濟效益、軍事效益、社會效益這四個方面作為評價的一級指標,然后將這四個一級指標分解為更為具體的二級指標,從而搭建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1)創新能力。提升國防創新能力和民用創新能力是示范區發展的核心功能,對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對促進示范區良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選取示范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一是評價指標切實反映創新能力形成、發展和溢出過程;二是評價指標還要能夠反映創新能力量的變化及變化的速度,為此,在創新能力指標之下,選取了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對經濟的影響3 個二級指標,即分別從投入、產出及擴張效應三個角度來度量創新能力。
(2)經濟效益。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作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試驗田”及經濟發展高地,聚集了大量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共同發展。在這其中,經濟效益尤為重要,決定著示范區發展活力及生命周期。對示范區經濟效益的評價可從內外兩個層面來判斷:從內部運行來看,主要考察示范區經濟資源利用效率,具體通過總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增長率2 個指標來判斷;從外部產出看,通過經濟產出和對地方經濟帶動能力來判斷。
(3)軍事效益。示范區軍事效益主要體現在武器裝備生產能力、國防動員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因此,可從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能力,綜合保障能力,國防動員能力建設情況來判斷示范區軍事效益。由于不同示范區具有不同戰略定位,軍事效益的側重點也不一樣。考慮到大部分示范區建設重視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即重視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能力建設,因此,以武器裝備生產能力為代表來度量示范區軍事效益。示范區承擔武器裝備生產功能,就要依托區內軍工企業,與科研院所、民用企業在產業鏈上緊密合作,推進武器裝備研制及生產。因此,衡量示范區軍事效益的高低,可從軍工企業可以獲得什么和利用軍工資源得到什么來分析,來衡量示范區軍事效益,相應地可設計“高新技術軍民通用程度”和“軍民合作目數”兩個二級指標來反映軍事效益。

圖1 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評價程序圖
(4)社會效益。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作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基本支撐,不但要創造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也要創造相應的社會效益。評價示范區社會效益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度量,即軍民融合型高技術企業培育與成長環境、高素質人才集聚能力、國防教育功能的發揮狀況。比如,示范區吸引高新技術企業扎根和發展,不但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而且通過培育和吸納高新技術企業,可增加就業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產生巨大社會效益。
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如方案比較法、直接考察法、模糊綜合評判法。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中的多級模糊綜合評判法,它是利用模糊數學的知識,對模糊的環境中那些受到多個因素影響的事物進行評價的方法。該方法基于一定的目標或標準,對各因素的重要程度進行相應評價,并把這種定性評價定量化,再通過模糊數學模型予以綜合,對評價對象作出綜合的評價或決策,它具有系統性強、結果清晰的特點,能夠較好地解決從定性評價到定量評價轉化,解決對示范區綜合效益中模糊、難以量化的問題。
其中,應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基本思路如下:(1)對示范區“創新能力、經濟效益、軍事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分類評價,每一類中再細化為3-4 個二級指標,既盡量涵蓋每一類的各主要方面,同時又不使指標數量過多,在有效克服模糊綜合評價的局限性的同時,又兼顧可操作性。(2)對軍民融合創新示范二的級指標進行單級模糊綜合評判,綜合得到一級指標的評價值。評價程序如下:
根據上述程序,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對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各方面效益的指標量化,進而獲得綜合評價。基本過程如下:確定指標集、確定指標權重集、建立評語集、建立評斷矩陣、進行矩陣運算、獲得最終評價。
(1)對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的二級指標應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得出示范區發展一級指標Bk{k=(1,2,3,4)}的評價值。
第一步:確定模糊綜合評價的因素集F

F 為評價因素,是決定事物評價的因素的集合,Fi為影響對事物評價的各個因素,而fi為影響各個評價因素的模糊子集。
第二步:給出評價因素的評語集E

E 為等級評語的集合,相應地,每個等級都有一個模糊子集。其中,e_i 是已確定好的用來選擇的評語。考慮到評價的可操作性,m 取值范圍3 ≤m ≤5。為便于操作,本模型取值m=4,即等級評語集為:

第三步:確立各級指標的權重集W=(w1,w2,…wn)
權重值W 的確定非常關鍵。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指標的權重值不同,反映了各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程度不同,不同的賦值將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當前,確定綜合評價中各指標權重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主觀賦權法、客觀賦權法和組合賦權法。由于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中所有指標很難以完全精確量化,指標體系賦權時主要采用主觀賦權法。即通過現場調研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軍民融合領域相關專家、示范區內相關研究人員、示范區內軍民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等進行咨詢、問卷調查、研討,確定各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基本權重。在具體評價過程中,由專家根據各示范區實際情況來判斷。因為,不同的示范區具有不同的戰略定位,其發展的重點也相應不同。因此,示范區一級指標權重也會相應不同。比如,以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突破為重點的北京中關村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專家分析認為,創新能力權重在整個指標體系中最大。
第四步:按照已制定的評價尺度對評價指標進行模糊評價,并建立隸屬度矩陣。若評價指標是定量指標,則構造隸屬度函數,根據隸屬度函數確定它的隸屬度向量;若評價指標是定性指標,則建立由定性到定量的一種模糊映射,來計算它的隸屬度向量。因為有m 個評價尺度,所以對第i 個評價指標fi就有一個相應的隸屬度向量r1=(ri1,ri2,…rij,rim),(i=1,2,…,n)其中rij稱為隸屬度,它表示第fi評價指標作出第ej評價尺度的可能程度的大小。一般將其歸一化處理,即∑rij=1。因此,評價指標Bk的評價指標集的隸屬度可以用隸屬度矩陣Rk來
表2 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的一級指標權重

表2 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的一級指標權重

表示:
第五步:計算評價指標Bk的模糊

綜合評價向量Sk。
模糊綜合評價向量Sk、表示評價指標Bk屬于ej的程度。如果要選擇一個決策,則可選擇最大的sj。所對應的評價尺度ej,作為綜合評價的結果。
第六步:計算評價指標Bk的評價值。
如果參評對象多,且綜合能力相差不大,僅依靠第五步不能對參評對象進

行排序評優,應充分利用模糊綜合評價向量和評價尺度帶來的綜合信息。
P 是實數,它反映了由模糊評價向量和評價尺度所帶來的綜合信息。P的值,即是需求的評價指標Bk的綜合量值。
(2)對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一級指標進行評價,得到示范區綜合發展評價值。
將Bk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Sk組成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評價的隸屬度矩陣A,則示范區發展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u 表示為:U=HA(H 為Bk的權重)。設Bk的評價尺度為E,則M=UE(M 為實數),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量值。為了更直觀反映評價結果對應評價等級的隸屬程度,可以將評語集按百分制進行量化,即E={很好,較好,一般,很差}={90,70,50,30},則可得出最后量化的評判結果M,綜合體現了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效益。
雖然指標數量直觀易懂,且包含的評價內容比較全面,但該評價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各地區、方向上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在戰略定位、建設重點和發展模式上存在校大差異,整體可比性不強,因此,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結果無法反映示范區內部的結構性特點。第二,評價體系中各級指標權重的確定偏主觀性,其客觀性與精準性不足。第三、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建設時間短,且有涉密涉軍項目,數據不便收集,難以全面反映示范區建設的實際情況。因此,示范區發展綜合評價結果僅作為一個參考值,對各示范區發展趨勢進行判斷,也可對各級指標同一區域軍民協同創新示范區發展情況進行判斷,而無法對不同區域示范區發展的絕對效果的好壞進行有效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