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隨著“數字中國”戰略持續推進,中國將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成為城市發展新的支撐點與源動力。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數字經濟獨立成篇,足以看出國家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十四五”規劃綱要更是明確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把數字經濟作為發展的新引擎。相關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的同時,外企也開始加快布局。
在數字經濟崛起的浪潮中,北京經開區加快推進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力圖優先攻占數字經濟“橋頭堡”。
通信網絡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北京經開區持續完善通信網絡環境,在完成光纖網絡覆蓋、成為全市首個全光纖覆蓋區域之后,著力打通光纖入戶的“最后一公里”,光纖入戶及應用率在居住區域達到99%,在產業區域達到90%以上,網速達到500兆/秒。
隨著北京經開區持續推進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及寬帶增容,到目前,全區寬帶容量增容了百萬倍,在用戶端也將百兆網速升級到千兆。與此同時,北京經開區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成為5G網絡全域覆蓋的區域,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前眾多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在企業生產、試驗區域建設5G網絡應用環境,讓低時延、高速率的5G網絡助力眾多企業智能制造再升級。
為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北京經開區謀劃了“一基兩化多場景”的工作思路(一基兩化多場景,即: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建設,打造應用場景)。以建設“國際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目標,加快推動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持續開放應用場景,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賦能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
其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通信網絡領域,構建高帶寬、廣覆蓋的空天一體化網絡體系,在IPV6框架下,推進提升5G網絡、千兆固網、政務專網等網絡覆蓋水平,探索衛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在感知領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探索以超高清視頻技術為代表的數字政府應用,定向支撐產業數字化發展;在人工智能領域,探索布局面向數字經濟場景的增量算力資源,推進已建數據中心向算力平臺轉型;在數字技術創新領域,加強6G、遙感等前沿技術布局,支持新興企業發展,推動北京經開區數字經濟實驗室落地。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
中商產業研究院制作發布的數字經濟生態鏈圖顯示,從數字經濟產業生態鏈結構上來看,前端需要5G基站、光纖光纜、芯片等數字產業設備提供基礎支撐,核心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部分,后端實現數字化管理。
北京經開區經過持續布局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生態鏈逐步清晰起來。對照數字經濟生態鏈圖來看,依托于作為北京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區內引聚、培育了一批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企業,創新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推向行業領域應用,創造出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的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陸續在區內出現,甚至形成行業領域示范。特別是在智能制造方面,北京經開區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數量不僅占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從整體情況看,70%企業處于三級集成級水平,從數字化網絡階段向智能化階段邁進,小米智能工廠、亦莊水務智能水廠相繼還建成了支撐系統完成全面集成、全廠無需人員干預的“黑燈工廠”。在車聯網方面,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在區內啟動建設后,已經完成示范區1.0階段的建設,經過路測設施的建設,在10多公里的示范城市道路上,可實現為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賦能,也為低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和傳統非自動駕駛車輛提供輔助預警和信息服務。
隨著北京經開區推進數字經濟建設發展,數字技術已經在區內政務服務、城市運行、園區管理等多領域應用,新的數字化、智慧化應用場景相繼出現在區內。如今,北京經開區構建起了智慧城市數字基底,上線了虛擬城市服務平臺。核心區60平方公里和亦莊新城內165平方公里新增區域的航飛三維傾斜攝影、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工作,采集精度達到民用級最高級別。在此基礎上,還匯聚了衛星圖、二維平面地圖和三維立體建模等基礎公共地理圖層,在該圖層上匯集了道路、規劃邊界、水系、經緯度、樓宇、規劃圖層等公共地理信息,此外還提供了一整套公共數據平臺接入能力和接口。支撐各委辦局接入城市運行、經濟運行等數據,發揮公共數據基礎平臺作用,支撐打造形成大數據和亦莊新城打造形成新型智慧城市標桿。意味著智慧城市項目的建設有了數字基礎,不用再“從零到一”,建設速度也將進一步加快。
據北京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打造應用場景方面,將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不斷開放和拓展政務、治理、交通、金融、企業、社區、醫院、學校等領域的政府場景、社會場景;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雪亮工程、城市管理一網統管等項目建設,聚集一批智慧場景供應商。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劉卓軍教授回顧數字產業發展歷程、解析國際前沿發展趨勢
夜間自動駕駛,沒有駕駛艙的貨車,高精度、全無人、安全穩定的無人運輸,這些人工智能的最新應用成果在北京經開區企業的努力下正在成為現實。根據發布的《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北京)實施方案》顯示,北京將實施“科技冬奧”、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四大創新應用工程,建設成為世界人工智能領軍城市,北京經開區將在先導區內承擔智能制造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創新應用工程的全面開展。
作為世界機器人大會永久會址,北京經開區將繼續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裝備制造產業成為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加快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引領數字經濟新時代。
在經開區,數字經濟推動著智慧城市,也推動著產業園區。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正成為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提升、高效率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促進產業園區加快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日前,北京亦莊創新發布展望“十四五”首場發布會在北京經開區舉行。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5年,北京經開區將打造6個千億級創新產業集群,數字經濟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建成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先行區。數字經濟發展已成為北京經開區重要的戰略部署和發展方向。
7月13日,以“北京經開《名家論道》——數字經濟進入快車道,助力北京經開區創新業態”為主題的活動在北京經開區北京經開·壹廣場舉行,活動主辦方為北京經開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周五咖啡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活動旨在更好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解讀人工智能政策紅利、助力園區發展業態創新。
與會專家聚焦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發展趨勢,共同探討了數字經濟時代為北京經開區帶來的機遇和發展。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中關村管委會原副主任劉卓軍教授回顧數字產業發展歷程、解析國際前沿發展趨勢。劉卓軍教授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給企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廣闊空間。北京經開區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裝備制造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賦能智慧園區。
北京經開招商中心副總監劉亞玲在訪談中介紹了北京經開區在新興數字行業發展方面的產業優勢。北京經開區緊緊圍繞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建設和“四區一陣地”功能定位,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裝備制造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并重點發展5G、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主導產業關鍵領域。在通信網絡領域,北京經開區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的底層架構,率先實現5G網絡全域覆蓋;在自動駕駛領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在人工智能領域,探索布局面向數字經濟場景的增量算力資源;在數字技術創新領域,加強前沿技術布局,支持新興企業發展。
未來,一大批5G、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企業向經開區聚集,不斷創新數字經濟新模式,助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先行區。

北京奧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艷艷表示,通過加強人工智能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促使產業規模逐步壯大、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強化,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的智慧園區,從而實現構建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生態。
北京經開始終堅持“智慧”園區建設,實現了園區閉環生態鏈的建設。據悉,園區目前已應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園區企業提供線上智慧運營服務,并依托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進行統一智能管理和大數據分析不斷提升園區智能化、信息化、精細化的運營管理水平。在線下,園區提供物業及商盟服務等內容,形成智慧園區價值生態圈。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個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兩區”建設雙重身份的區域,政策利好為北京經開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吸引著創新企業和高新人才的廣泛關注。
據北京經開招商中心副總監劉亞玲介紹,作為深耕經開區20余載的低碳智慧園區運營服務商,北京經開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為數字經濟時代高精尖企業提供發展空間和產業發展平臺,已開發運營14個品牌鮮明的特色園區,吸引了3000余家高端企業入駐。其中,尤以位于經開區路東區電子商務總部聚集區的——北京經開·壹中心、北京經開·壹廣場兩個園區最為引人矚目。

北京經開“兩區”產業發展名家論道活動現場
北京經開·壹中心,作為北京經開旗下地標級寫字樓建筑群,為企業提供100-33000平米,滿足從小微企業孵化器到大型企業獨棟等不同階段的辦公需求。同時,園區建設了約2萬平米的配套商業,均在現房招商中,全方位助力入住企業長遠發展。
北京經開·壹廣場,是北京經開打造的升級版產業綜合體項目,一期寫字樓和商業已為現房,由4.2萬平方米寫字樓和2.4萬平方米活力商街組成,現已全面開啟招商。二期將建設11萬平方米體驗MALL,全方位滿足入駐企業的商辦需求。北京經開·壹廣場在產業鏈聚集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目前正以磅礴之勢吸引包括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在內的知名企業入駐。并通過定期舉辦政策金融、人才培訓、沙龍講座、企業家交流等主題活動,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
2020年,北京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已突破2000億元大關,預計到“十四五”末,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3800億元,躋身全市第一梯隊,數字經濟營業收入計劃年均增長15%左右,建成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先行區。經開區還將從產業發展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來謀劃設計改革,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實現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緊抓“兩區”建設戰略機遇,經開區將促進全球高端資源要素加快集聚,“十四五”期間實際利用外資規模預計將突破20億美元,國際人才公寓年均增速將保持在50%以上。
不僅如此,“十四五”期間,北京經開區城市建設還將取得新進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作為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北京經開區始終堅持以四大主導產業共同發展為目標,通過形成產業協同創新、跨界融合、群體躍進的創新環境,推動四大主導產業創新升級。對于區內企業來說,未來五年將是企業發展的高速期,在“十四五”期間,北京經開區依舊以四大主導產業為根基,通過建設首都東南部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力爭成為國家戰略力量的重要支撐,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