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威
【摘要】由于我國社會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建筑事業也在不斷隨之發展與更新,基于這樣一種時代的背景之下,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同市場不斷和融合,同時從事建筑行業的相關人員也在不斷注意到,現今社會人們對于建筑質量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因此,想要確保建筑的質量符合規范,在具體是施工環節當中就需要了解砌塊砌體技術的應用方式,該技術的使用范圍十分的廣,并且這種技術能夠行之有效的增強整個建筑行業的施工能力。在進行實際建筑的過程當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因此在整個施工的過程當中,是否能夠進行對材料的優質選擇是十分必要且有意義的。按照目前我國的整體社會情形來看,應用這種砌塊砌體的技術可以很好地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并且能夠提升建筑的使用壽命以及年限。墻體砌塊技術的問世時間并不是很晚的,其實早就出現在上個世界的二十年代時期,在這一時期當中已經有了一定小范圍的使用,但是受限于當時整體砌塊制作技術以及土建工程的整體建設理念,并沒有很好地進行大范圍的使用,到了最近一段時間,我國黨以及政府注意到了對土建工程中環保性的問題,以及材料創新的需要,基于這種情況,也為砌塊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契機。為了確保能夠有效的進行對墻體砌塊技術的應用,需要了解整個墻體砌塊技術的主要特征以及其應用的意義,因此,本文將對墻體砌塊技術的整個施工環節當中的技術重點、配置要點以及質量的控制進行相應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土建施工;墻體砌塊;應用探討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38
緒論
砌塊是指由混凝土和輔助材料制成的人工結構。與磚相比,砌塊具有更大的施工方便性,常見的砌塊有空心砌塊和砌實心塊兩種,空心砌塊可分為單獨的方孔、單排圓孔等,在建筑工程中有不同的場景,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功能,它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水平,具有生態價值和經濟效益,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砌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磚,成為建筑中重要的支撐材料,研究砌塊在建筑施工中的技術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墻體砌塊技術概述
為了更好地了解砌塊技術,有必要分析砌塊的技術特點:一是節能降耗的特點。采用墻體砌筑技術時,總能耗小于粘土磚能耗的50%,施工人員工作量小,砂漿占粘土磚的30%以下,同時施工總成本較小,其能耗低、成本低的特點對施工質量無影響,具有一定的應用意義。二是重量輕、密度低。同一磚質量約為粘土磚的30%-50%,建成后施工項目整體質量較小,抗震效果較好三,砌塊施工操作簡單,工作量恒定,采用砌塊技術可以節省較長的施工時間,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優化工程進度和施工成本第四,墻體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施工需要調整塊體尺寸,因此,它能更好地適應施工需要,熟練的施工人員可以準確快速地改變尺寸,無需特殊加工困難,因此應用具有價值。
根據墻體砌筑技術的優勢,它在建筑施工中能起到重要作用,混凝土的應用具有以下意義:大部分墻體均采用礦渣和渣滓材料,實施后,粘土磚的過度消耗可以得到緩解,這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具體工作中,墻體磚的成本也低于傳統粘土磚的應用成本,有利于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同時幫助開發商更好地控制施工成本,墻體材料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而且,它能保證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保證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同體積塊體重量小于粘土磚,因此采用砌塊材料進行作業,可減輕框架結構的荷載,解決了地基的荷載問題,保證了建筑工程的穩定性。總體而言,砌塊技術的應用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的施工質量,值得推廣。
二、墻體砌塊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
1.墻體砌塊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1)“三一”砌磚法
砌磚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墻體砌塊技術,涉及鋪設和擠涂,按照“一鏟、一磚、一皺”的施工原則,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砌塊的水平結構和合理高度,確定導塊方向的位置;施工過程中保證砌塊標高及標高布置,必須保證灰縫縱橫寬度大致相同,根據實際情況,灰縫可控制在5mm~10mm之間;為了更好地保證清水墻焊縫的垂直位置,避免出現焊接問題,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將兩條立墻布置線分開,寬度為2mm。在使用“三位一體”磚進行施工時,施工人員不僅要保證各單元的合理布局,而且在第一次調整時發現了砌塊的縱橫向位移,避免出現問題,即整個施工完成后無法糾正的問題。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一定要檢查泥漿的狀況,確保其穩定,然后才能開始施工,否則,可能會導致施工中斷、復工等問題,不利于順利完成施工。
(2)迭砌法
鋪設也是一種砌塊技術,通過這種方法,為了保證墻體結構的穩定性和機械強度,施工人員可以將頂板擠壓到下層的垂直接縫處,達到提高結構穩定性或特殊設計的目的。
首先,最常見的自頂向下方法包括一個自頂向下方法和三種自頂向下方法。在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砌塊結構的均勻性,相鄰砌塊必須一致,避免出現問題,出現與重力荷載相對作用有關的一系列情況,如建筑墻體豎向結構的缺失,以提高施工的穩定性,在砌筑過程中,上下層需要交替磚縫,給施工帶來一定困難,如果灰縫底層無法分割,砌塊結構就會被撕裂。同時,施工人員還應確保砂漿均勻涂抹,避免出現空隙等問題,最后保證結構整體承載力,施工人員采取措施縮小接頭尺寸、改進密封,解決漏水、漏氣問題,解決各種原因保溫不良的問題,疊加方法不太普遍,對施工人員來說非常重要,但它在塔樓外墻的施工中可以發揮作用,建筑商可以根據情況應用該技術。
(3)擠漿法
壓漿顧名思義是指用砂漿、刀片、筒體等壓漿將砂漿直接灌入砌體結構中,然后用工具將砂漿部位對齊,再將砌體擠入砂漿中,最后完成砌體工程。采用頂推法施工時,施工人員應遵守以下技術條件:一是必須保證砌塊放置位置正確,根據具體施工方法確定砌塊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二是采用灰頭法,左手按滑塊,右手按砂漿,垂直放置,然后擠壓到預定位置,避免問題解決;第三,每塊砂漿長度由50cm調整為75cm,在炎熱的夏季需要建筑工程時,此長度應適當縮短,一般不超過50cm,以保證擠壓施工法的效果。另外,從實用的角度來看,擠液的優點是重復動作少,抹灰少,可以提高整體施工效率。
(4)走砌法
所謂砌筑法,是指采用粉煤灰砌塊、混凝土砌塊或類似砌塊的施工工藝,其優點是:認為施工材料較好,施工質量得到保證,施工人員還必須遵守一定的技術條件:第一,在施工開始前進行平整和標記,然后使用水泥漿或簡單的水泥材料來對齊,為后續砌塊的施工提供穩定的基礎。其次,要對本建筑工程的建筑結構圖進行分析,明確工程的重點和規模,在基準上畫出大致尺寸,然后用黑線確定標準控制線的方向和寬度,作為建筑工程的參考,最后為保證砌體結構工程質量,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還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消除接縫,以保證工程質量,完成這項工作。
2.墻體砌塊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配制要點
混凝土材料在水的條件下開始流動,水分蒸發,使得材料硬度高,承載能力強,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在建筑墻體施工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保證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和后續的施工質量。技術人員應合理選擇混凝土材料,在采購過程中,善于測試材料的性能,優化粗細骨料的篩選,對各種原材料進行取樣和對比試驗,以達到以下效果:達到最佳目標,采用最可靠的原材料質量,保證砌塊施工的效益。同時,保證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效率,控制不同配比材料的應用,根據行業標準和具體施工需要,進行混凝土配合比和試件試驗,根據施工項目需要確定樣品的特點,按樣品比例進行大規模攪拌,避免施工工程的墻體砌塊出現問題。
在現場,需要按照排磚施工圖,完成各類規格砌塊的制備,并利用專業切割臺進行切割,保證長度切割誤差在±2mm以內,寬度切割誤差在±1mm之內,并開槽。使用電動機具對界面劑和粘結劑等進行攪拌,攪拌期間,嚴格按照材料使用說明完成,針對粘結劑,制備流程為,先在施工桶內加入粘結劑質量的20%清水,之后將粘結劑添加其中,使用手持攪拌器進行攪拌,持續攪拌5min,當粘結劑變為膏狀物時,靜止5min之后使用,使用時間超過60min,需要重新攪拌,根據攪拌量確認粘結劑用量,需要控制4h之內用完。需要注意,不可在配制過程私自向其中添加水泥和砂子等物料。
3.墻體砌塊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模板要點
混凝土材料在含水的情況下有一定的流動性,為了保證混凝土材料能按要求的形狀成型,在施工中往往需要用模板結構來“固定”不凝結的混凝土,模板的施工水平決定了混凝土結構的最終水平。因此,技術人員需要做好模板的結構設計,根據工程的整體情況優化模板結構,保證混凝土材料的成型效果。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模板材料,確定合理的拆模時間,并自上而下、由表及里拆模,從根本上提高模板施工水平。
4.墻體砌塊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首先,灰縫是砌塊建筑墻體的主要工藝處理,它是指兩塊砌塊之間的裂縫,按灰縫的方向,可分為橫縫和豎縫,它直接決定了結構的保溫性能和性能穩定性,甚至影響其抗震性能。因此,控制灰縫寬度,嚴格執行建筑工程行業標準,是施工人員的當務之急。其次,合理保證混凝土澆筑效率。混凝土材料施工難度大,要求施工人員有豐富的施工經驗,施工人員可根據混凝土結構的體積確定澆筑方法,以完成施工,然后適當振搗,減少混凝土砂漿中氣泡和空穴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最終質量。最后,必須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分配和攪拌過程。混凝土材料是多種材料的混合物,各種材料配比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了混凝土砂漿的性能,因此,在攪拌前,必須根據以往的攪拌經驗和計算結果,選擇事先協調好的部分材料,該部分樣品質量檢查確認無誤后,進行大劑量制備。另外,攪拌后,根據混凝土情況,采用車輛將混凝土材料運至施工現場,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車輛內部清潔,避免混凝土砂漿污染,并實施運輸路線選擇,為保證砂漿按規定時間運至施工現場,降低混凝土離析概率,為砌塊施工提供有力支撐。
結論:
綜上所述,各種建設設施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在世界上特別是在今天的發展效率正在下降,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砌塊是一種經濟高效的結構材料。墻體砌塊制作原料為廢料、礦渣等,來源廣泛,高效利用墻體砌塊這一技術,能夠控制土建施工期間對于黏土資源大量消耗,符合持續發展的理念。墻體砌塊實踐運用過程造價低廉,有助于施工企業控制建筑成本,提高工程建設效益。同時,砌塊材料結實耐用,能夠保證墻體耐久性,保證建筑安全,延長其使用年限,為人們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墻體砌塊質量輕,因為砌塊當中只使用少量粘土,因此密度相對較小,可降低建筑結構負荷,減輕地基壓力,進而提高建筑抗震性能。與傳統粘土磚相比,具有密度低、價格低、承載力高、施工性能舒適等優點,得到了施工技術人員的一致認可。在建筑墻體砌塊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牢牢掌握砌塊的技術要素、組成和質量控制要素,并根據具體施工條件進行相應調整,在施工的基礎上從根本上提高砌塊技術效果。
參考文獻:
[1]姜良朋.建筑工程中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技術運用探討[J].數字化用戶,2019,025(007):115.
[2]孫兵.土建施工中墻體砌塊技術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9,No.588(27):38-39.
[3]柯毅毅.砌體免開槽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福建建材,2020(10).
[4]馬天迎.房屋建筑砌塊砌體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中國西部科技,2019,18(1):1-3.
[5]張立俊.土建施工中墻體砌塊技術應用分析[J].信息周刊,2020,000(009):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