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武則天時期的長安二年,侍御史張循憲被外放任河東采訪使。初任主政一方的要職,張循憲難免有許多事情難以決斷,感到工作壓力很大。
張循憲詢問身邊的官吏:“河東地區有可重用的人才嗎?”有人答:“本地有個叫張嘉貞的人,曾經擔任過平鄉的縣尉,才能出眾?!?/p>
張循憲立即將張嘉貞召來相見,并請教如何解決以往積累下來的難題。張嘉貞分析得頭頭是道,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張循憲大喜,將張嘉貞留在身邊做了一名幕僚,讓其起草上報的各種奏章。
不久,張循憲回到朝中任職。武則天召見張循憲時,表揚道:“你進步得很快,特別是奏章,寫得很好。”張循憲如實匯報:“奏章是一個叫張嘉貞的代寫的。此人很有才能,我任河東采訪使期間得到其幫助甚大。”
接著,張循憲提出一個請求:“張嘉貞的才能遠在我之上,請皇上將我侍御史的職務讓給張嘉貞。”聽張循憲這么說,武則天高興地反問道:“我難道連一個給賢能之士的官位都沒有嗎?”
隨后,武則天召見了張嘉貞,見其談吐不凡,應答從容,當即任命其為監察御史。對于發現并推薦人才的張循憲,武則天將他提升為郎中。
唐玄宗繼位后,開元六年,張嘉貞以并州長史的身份回朝述職,因政績突出,得到嘉獎。此時,有人誣告張嘉貞謀反,唐玄宗欲將告發者治罪。張嘉貞認為此舉會阻塞言路,上奏赦免其罪。公元720年,唐玄宗任命張嘉貞為宰相。
張嘉貞雖然官至宰相,但從不經營田園家宅。他說:“我做宰相,只要不死,就不用擔心饑寒。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廣有田產,也會被抄沒。士大夫常常喜歡置辦田宅,最終都給不肖子孫做了酒色之資。我才不干這種蠢事!”
后來,張嘉貞成了開元名相,張循憲也成了舉薦名相的伯樂。(摘自《文史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