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勇 王艷旭 艾民 劉穎 孫晶華
摘? 要:“金課”的概念是我國根據高等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來的,“金課”既不同于教學改革,更不同于普通的教學課程建設,“金課”是在課程的定位上更要滿足教育系統提出的創新性、高階性和挑戰度等要求。提倡從事教學研究的方向要以“課程思政”為靈魂,主張大局意識,教學工作好比走路,既要低頭走路也要抬頭看路。設立“金課”的目的是把教育的基礎理論轉化為教育基本行為的實踐。針對視障大學生的兒科推拿學教學應從教師自身上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扎實科研理論功底,創新教學重塑課堂、優化教學理念的設計,從而激發視障大學生的創造思維與實踐能力,促使視障大學生迸發出更多思想火花。通過開展“金課”課程教學,進一步建構視障學生的中醫辯證思維,不斷地提升視障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專業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視障大學生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做到學有所用,讓視障大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關鍵詞:視障大學生? 兒科推拿學? 金課? 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R249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4(c)-0202-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ediatric Massage Golden Course for Visually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SHI Yong? WANG Yanxu? AI Min? LIU Ying? SUN Jinghua*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 Golden course"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aced by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Golden course" is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eaching reform,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teach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Golden course"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novation, high-level and challenge put forward by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erms of curriculum positioning.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should t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soul and advocate the overall situation consciousness. Teaching work is like walking. We should not only walk with our heads down, but also look up at the road.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Golden course" is to transform the basic theory of education into the practice of the basic behavior of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pediatric massage for visually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from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e teaching, reshape the classroom,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eaching concept, so as to stimulate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visually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m to burst out more ideological sparks. By carrying out the "golden course" teaching, we can further construct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and imperceptibly establish a good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f the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so as to truly make learning useful and make them better integrate into social life.
Key Words: Visually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Pediatric massage; Golden class; Construction research
兒科推拿,又稱兒科按摩,在古代稱為按蹺、案撫[1]。兒科推拿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推拿醫生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或者選擇推拿手法作用于患兒體表的穴位或者特定部位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手段,這種方法屬于中醫外治法范疇[2-3]。推拿學是利用推拿療法治療患兒疾病的一門專業的系統的基礎科學,其研究范圍包括推拿治療患兒疾病的基本原理、治療方法及其治療適用范圍等。兒科推拿學是整個中醫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兒科推拿學課程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積累了廣泛的基礎資料。在先秦兩漢時期成書的兩部醫學巨著《黃帝歧伯按摩》(亡佚)和《黃帝內經》就充分體現了當時推掌獨特的治療體系已經形成。在兩部醫學巨著中,推拿內容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由此可見推拿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4]。
1? 兒科推拿學金課建設的主要內容
圍繞“金課”建設的思政性和“兩性一度”要求,兒科推拿學金課建設中需進行如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1.1 兒科推拿課程的思政性建設
將思政教育無縫融入到專業教學是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在專業教學中應始終踐行視障高等教育教書更要育人的教學理念。兒科推拿既是一門具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學科,更蘊含著古代先哲的智慧。通過課程學習,建構視障學生的中醫辯證思維,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學生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有所用,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1.2 兒科推拿課程的基礎學科建設
響應新醫科建設思路。將兒科推拿技術運用擴展至兒科疾病的預防、治療、康養等健康全過程。培養視障大學生運用以兒科推拿為主體,綜合運用藥膳、食療、刮痧等中醫康養技術調理小兒疾病、維護健康狀態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針推專業視障大學生培養質量[6]。
1.3 兒科推拿課程的創新性建設
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高視障大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通過分組互助形式增強視障大學生的互助意識、團隊精神,在教學和人格完善上對視障大學生形成良性推動。
1.4 兒科推拿課程考核機制建設
課程考核分為客觀和主觀考核兩個方面,對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3個方面進行考核。注重過程考核,創新機考與筆試,平時考核與期中、期末相結合,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目標[7]。
1.4.1 客觀考核方法
線上考核與上機考核相結合,以客觀題為主,考察學生對知識把握的全面性、系統性。
1.4.2 主觀考核方法
采用實踐演練等方式進行病例考核,通過考核中學生的表現,考核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及情感目標建設情況。
2? 兒科推拿學金課建設中需重點解決的問題
2.1 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從教學大綱設計上將課程思政與中醫辯證思維建構進行有機結合、無縫銜接,使學生在學習中醫兒科推拿辯證體系的同時,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中,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中,人才培養必須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統一,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
2.2 教學組織實施形式的探索
在實踐教學中要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形式,應以問題和臨床實例為導向,探索探究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實現課堂翻轉。在線下課堂教學中需根據課程不同模塊知識特點強化逐步以下4個方面的課堂教學形式。
(1)基礎理論時代解讀:講授法為主進行基礎知識傳授,引導分析,進行中醫文化時代性解讀。
(2)穴位教學“點到為止”:理論探索結合師生反復互點穴位,實現穴位的精準掌握。
(3)手法教學“說到做到”:理論探索結合師生反復互相操作,做到手法操作的深入體悟。
(4)疾病教學問題驅動:反向教學設計,組織學生進行病例交流探討,讓學生在問題探索中掌握教材,提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2.3 線上教學資源建設
要實現高效課堂,需要與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形成充分結合,根據視障大學生認知特點,進行可以達到“以耳代目”效果的無障礙線上資源建設,拓寬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路徑,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提供基礎,促進視障大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全面提升。為保障線上教學效果,針對視障大學生的線上學習需進行兩個方面的線上教學制度保障。
(1)完善導師線上辦公制度:采用教師負責制,設定教師每周線上辦公時間,并予以公示。教師在線上辦公時間時,負責指導、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對于共性問題,可進行教師集中討論,并以專題講座形式對學生進行統一答疑和講授。
(2)完善精英小組學習制度:組織全盲和低視力同學進行小組分配,設定學習小組組長,采用小組統一學習線上課程的學習制度。由低視力的同學將視頻操作演示內容在全盲同學身上進行演示。同時小組采用學習后相互交流討論等形式實現線上課程的有效學習。
3? 兒科推拿學金課建設落實措施探討
課程建設將首先以長春大學盲人大學生針灸推拿專業教學為依托,為視障大學生針灸推拿學科建設和教學發展提供樣本課程,提高學生培養質量,促進殘疾高等教育的發展。課程建設思路有效、全面的落實是課程建設研究的主要任務,為保障課程建設的有效實施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逐步落實。
3.1 制訂視障大學生針灸推拿學科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的制訂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教學計劃的內容要充分吸收國內、國外先進的中醫專業辦學理念,同時還要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中該年級的專業教學計劃的任務。視障大學生針灸推拿學科教的制訂要以優化課程體系為核心,合理設計課程結構建設,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以中醫推拿專業培養方案為指導,以專業核心課程為教學的主線,以課程教學系統分析為方法,不斷地實現專業特色鮮明,視障大學生適應面更寬的培養目標[5]。
3.2 確立視障大學生專業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的確立應本著一專多能的原則,設計好視障大學生針灸推拿學專業課程研究方向,保證視障大學生在學好本專業核心課程的同時,根據個體興趣愛好和自身特點,讓其有更大的自主發展空間,使專業方向成為專業發展最活躍的領域[6-7]。
4? 結語
“金課”建設是目前的教學發展方向勢在必行。“金課”建設的目的是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從“金課”建設發展前景看,“金課”建設的思路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素質和能力發展為課程設計的出發點,依托思政類和創新創業類教學理念,不斷地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金課”是聯系教師和學生的載體。“金課”建設更需要教師的全身心參與,需要教師根據視障大學生發展要實現的目標和人才培養規律,設計專業課程結構、課程理念、課程教學模式要素等進行比較完善的改革優化。不斷地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滿足現階段社會人才素質需求。長春大學提出了應用型本科高校“金課”建設的思路與舉措,目的是使專業方向成為專業發展最活躍的領域。“金課”建設的實現證明方法正確可行,并且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憶葑,趙豐,劉俊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推拿治療學》課程中的實踐[J].新疆中醫藥,2019(3):55-57.
[2] 杜立英,楊菁,唐明秀,等.推拿手法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0):8-10.
[3] 趙云龍,張院寶,段生艷.高職針灸推拿專業“理實一體,全程,全面”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光明中醫,2018(23):3600-3602.
[4] 瞿曉林,楊躍,李瑩姍.高職高專針灸推拿專業機能學實驗教學現狀與改革思路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9):2996-2998.
[5] 宿佩勇,王健,徐袁明,等.高職高專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針灸推拿學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 2015(7):1098-1099.
[6] 徐曉倩.當代小兒推拿學科發展史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8.
[7] 熊一清.基于文獻整理對小兒推拿五經體系的研究[D].杭州:浙江中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