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張倩
摘? 要:在職業教育中,學生可以通過引導了解自己以后可能從事的職業,對照企業需求、企業素養,培養學習未來發展需要的學習能力。技能大賽是職業學校重要的比賽項目,在培養學生應用技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借鑒技能大賽以賽代練模式,結合學生為誰教、教(學)什么、怎么教3個方面對《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教學進行實踐教學設計,實施過程進行教學評價與反思,從而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 技能大賽? 專業學習? 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4(c)-0217-03
Design of Improv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bility Based on Skills Competition Mode
——Tak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Management" Skills Competition as an Example
WANG? Zhen? ? ZHANG? Qian
(Suqian Open Universi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800? China)
Abstrac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ir future career through guidance, and cultivat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qualities of enterprises. Skill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eti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skills.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skills competition to replace the training mode, combined with the three aspects of who to teach, 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to desig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management, evaluate and refle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o as to put forward targeted teach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management; Skill competition; Professional learning; Design
在中職信息化教學中,計算機專業技能大賽成為培養學生應用型技術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是技能大賽的重要比賽項目,其涵蓋網絡組建、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綜合布線三大模塊。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如何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是目前中職信息技術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中最關心的問題。本文以《網絡搭建系統管理》課程為例,基于技能大賽模式進行中職生專業學習能力提升的實踐教學設計。
1? 明確教學目的
(1)目前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重技能,輕發展,中專教育不適應江蘇地區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而且江蘇高職院校眾多,缺少生源基地,以就業為導向的升學(注冊入學),學生學習能力差、基礎知識儲備不夠,不適應高職院校的學習,影響人才培養質量。(2)目前企業需求的是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在職業素養方面要求有競爭、合作精神。筆者認為職業教育應結合地區發展與企業需求調整為以升學為導向、兼顧就業,強調學生未來發展能力,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能力為方向[1]。
2? 確定教學內容
根據企業需求、學生未來發展需要結合學生認知能力特點,基于認知能力特點與現有知識結構,以知識、能力、素養三維目標確定教學,體現學會、會學、樂學。在教學設計中尤其突出學生素養的培養[2]。
3? 設計教學方法
(1)課情分析。由于《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內容對學生的實踐性要求較高,所以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要十分扎實。(2)學情分析。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方式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能夠獨立或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線上交代的學習任務;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偏好與學習需求方面的情況。在了解與掌握了學生的基本學情后,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計劃與方案[3]。
4? 《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技能大賽模式教學特點
作為計算機專業技能大賽的重要項目,《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教學需要實踐性,需要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因此可以將課程知識點設計為技能大賽的一個個競賽知識點,引入微課與翻轉課堂模式。微課以短小精煉、主題突出、展現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等特點深受學生喜愛,翻轉課堂則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流程,將師生的教與學的空間向前拓展,向后延伸,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從課堂教學實踐與二者的理論研究來看,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實操教學中,將微課與翻轉課堂結合起來,不僅使二者的優勢特點更加突出,而且這種創新性的信息化教學方式,也更適用于計算機網絡教學。由于《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實踐性較強,而且很多動手操作都比較細致,以微課的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則能夠讓學生觀察得更加清晰、仔細,更容易動手操作。同時翻轉課堂的融合,也使學生能夠在課前、課中、課后多環節學習。
4.1 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結合技能大賽實操特點、“微課-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與教學內容的情況。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師可選擇任務驅動法、課堂討論法、實驗探究法、游戲競賽法等。在任務驅動法的應用中,教師可先將課程知識點設計成技能大賽競賽任務,以教學微視頻與學習任務單的形式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在課堂上則通過任務單的引導完成討論與研究;課堂討論時,教師選擇知識重點與難點設計成“話題”,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實驗探究法則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嘗試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在嘗試操作中運用已學習的知識解決面臨的問題。游戲競賽法則是將知識設計成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技能競賽項目,讓學生隨機組隊,以競賽的形式完成[4]。
在學習方法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在課前環節,學生可通過自主觀看教學視頻,并在任務單的指導下完成預習,在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以“拼地圖”方式完成合作學習,在課后學生還可對教師布置的作業開展拓展性探究學習,或獨立自主,或小組合作完成問題解決,并總結成問題解決方案。
4.2 教學過程的設計
課前學習環節,教師先對《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根據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知識,搜集教學資料,錄制教學微視頻,并設計微課學習任務單。在教學微視頻中,應集中講解企業、行業標準,詳細演示課程技術規范,并演示課程實操過程要點。在學習任務單中,明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與探索,對任務單所涉及到要點進行總結,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與反饋。教師將教學微視頻與學習任務單發送到班級微信群,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微視頻,并完成學習任務單。
在課堂學習環節,教師先對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進行簡單的檢測與評價,可以選擇知識分享會、成果展示等方式,然后著重對學生課前微課學習中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與演示。在課堂上,教師將課程重點知識設計成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索解疑,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網絡搭建與系統工程”的實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與點撥,而且要強調學生注重“標準與規范”等知識點。在課堂的最后,小組展示自己的實踐學習成果,并在小組間進行討論與評價,教師則進行總結與評價[5]。
在課后學習環節,教師依據學生課堂表現與問題,設計課后作業,運用微課的形式完成復習與鞏固,鼓勵學生運用手機將微課教學視頻反復觀看,對課堂上尚未熟練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到技能大賽網絡實訓室進行操作練習,以模擬技能大賽的比賽形式,讓學生完成技能大賽項目,錄制視頻并通過班級微信群進行討論與溝通。當學生遇到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直接指導,也可以給學生發送相關教學微視頻資料,讓學生通過微課視頻觀看來自主解決問題時。不僅如此,學生課后微課學習成果的展示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學生在班級微信群上傳一段網絡綜合布線小項目制作過程的視頻,或者一份網絡設備配置實驗文檔,或者一份綜合布線工程設計平面施工圖等。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不僅局限于課堂上,在課后學習環節也應保持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6]。
5? 教學評價與反思
5.1 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首先要對教師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任務的設計、配套教學資源的選擇、課堂教學方法的選用、信息收集與評價等幾個方面,并建立清晰、科學的評價指標。其次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閱讀與理解能力、寫作與交往能力、發現與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教學微視頻學習、學習任務單完成、知識掌握、動手操作能力、表達觀點與傾聽意見、問題分析與解決等學習指標進行評價。
5.2 對教學結果的評價
對教學結果的評價雖然注重結果的展現,但依然需要采用過程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的方法。教學結果的評價內容應包括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實施質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技能操作的成果展示,課后測試與期中期末測試。教學結果中應重點突出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的改變,然后還需要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體系,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在教學結果的評價中,以學生對重點與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為標準。
5.3 技能大賽模式的教學優勢
技能大賽教學模式在《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教學中展現出突出的優勢。一是該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中職生在《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以新穎、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知識的學習實現了理論聯系實踐,不再感到枯燥。二是優化學生計算機網絡學習體驗,使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將理論與實踐操作聯系起來,將靜態的知識動態轉換,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知識的學習更加直觀。三是促進了教學交互,形成了虛實融合的課程生態圈,提升了師生溝通交流的效率。
5.4 教學問題與改革建議
雖然技能大賽教學模式在《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教學中表現出突出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
一是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技能大賽的教學項目的設計需要較多的精力,而且教學方案也需要十分嚴謹與科學,此外課程教學項目的呈現形式(微課)的制作與翻轉課堂教學方案的設計時間較長,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對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建議學校組織教師建立《網絡搭建系統工程》課程的應用技能大賽教學項目與“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檔案庫,組織教師與聘請專業人員設計技能大賽模擬教學與微課資源,學校也組織教師加強針對性技能大賽教練員培訓,不斷加大對技能大賽設備投入,完善教學硬件條件。
二是學生受傳統學習習慣的影響,其學習習慣還需進一步改善。建議在開展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技能大賽模擬教學時,教師先組織學生利用晚自習或其他時間開展課前預習,使學生詳細了解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技能大賽以及模擬教學項目的詳細情況,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監督完成課后鞏固,并引導和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是實踐教學內容有待提升,建議學校組織專門的《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團隊,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實操教學培訓,一方面研究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技能大賽模擬教學模式與《網絡搭建與系統管理》課程內容的匹配,另一方面也提升教師實踐教學內容選擇與制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顏.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引導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J].工 業和信息化教育,2020(12):112-116.
[2] 柯軍,馮加俊.協同學習在《網絡搭建與應用》的實踐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8,20(23):167-168.
[3] 程虹.中職“網絡搭建與應用”賽項訓練方法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4):43-44,51.
[4] 徐曉敏.世界技能大賽選手的心理技能訓練研究[D].天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19.
[5] 陳幼茹.基于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平臺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北京:華僑大學,2017.
[6] 楊春麗.基于高職院校技能大賽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科技風,2021(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