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臨滄市生態環境監測站 羅成鮮
2012年,中國頒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該標準規定的環境空氣污染基本項目包括SO2、NO2、CO、O3、PM2.5、PM106個項目。自2015年起,臨滄市開展了上述6個指標自動監測。
臨滄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東部與普洱市相連,西部與保山市相鄰,北部與大理白族自治州相接,南部與鄰國緬甸接壤。“十三五”時期,臨滄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迎來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同時,環境空氣污染特征也呈現相應變化。本文擬通過分析“十三五”期間臨滄市環境空氣中六項污染物濃度及空氣質量優良率、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首要污染物、超標污染物等相關評價指標數據,研究“十三五”期間臨滄市空氣質量變化特征,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法判定臨滄市5年內的空氣質量變化趨勢。
臨滄市建有“市環保局”和“市氣象局”2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站點(簡稱“國控城市點”),自2017年開始由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統一運行維護,以“臨滄市”參與國家考核。本文引用國家空氣質量聯網監測平臺中“臨滄市”2016年1月-2020年12月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實況數據進行分析評價。
2016-2020年,臨滄市PM2.5年平均濃度范圍19~31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濃度范圍40~58微克/立方米,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日均濃度范圍6~122微克/立方米,日評價2016-2018年達標率100%;2019年、2020年分別超標7天、2天,最大超標倍數分別為0.63倍、0.01倍,達標率分別為98.1%、99.5%。
PM10年平均濃度范圍31~40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濃度范圍60~81微克/立方米,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日均濃度范圍9~135微克/立方米,日評價達標率100%。
SO2年平均濃度范圍8~11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濃度范圍12~22微克/立方米,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級標準。日均濃度范圍2~29微克/立方米,日評價達標率100%。
NO2年平均濃度范圍11~18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濃度范圍22~35微克/立方米,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級標準。日均濃度范圍2~50微克/立方米,日評價達標率為100%。
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濃度范圍0.9~1.2毫克/立方米,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級標準。日均濃度范圍0.2~1.7毫克/立方米,日評價達標率為100%。
O3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數濃度范圍108~133微克/立方米,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日均濃度范圍15~176微克/立方米,日評價2016年、2020年達標率100%,2017-2019年分別超標2天、1天、4天,最大超標倍數分別為0.04倍、0.01倍、0.1倍,達標率分別為99.5%、99.7%、98.9%。
2016-2020年,臨滄市環境空氣質量中 CO、SO2、NO2濃度較低,最大占標約30%,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一級標準。CO逐年小幅降低,SO2、NO22017年相對較高,此后降低。PM10、PM2.5、O3達到二級標準,變化基本一致,2019年最高,最大占標率分別為57%、89%、83%。六項污染物濃度變化見圖1。

圖1 2016-2020年臨滄市六項污染物濃度對比分析圖
2016-2020年,空氣自動站有效監測天數348~365天,優良天數348~363天,均沒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優良天數占比97.8%~100%,2016年沒有出現污染天氣,優良率100%,優良率最高且優的天數占比最大;2017-2020年分別出現2天、1天、9天、2天輕度污染,2019年出現1天中度污染。2019年優良率最低,出現中度污染且輕度污染及良占比最大,優的天數占比最低。2016-2020年臨滄市優良天數占比變化見圖2。

圖2 2016(內)-2020(外)年臨滄市優良天數比例變化
2016-2020年,臨滄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介于2.5~3.04,總體評價污染程度較輕。從分指數看,SO2介于0.13~0.18、NO2介 于0.28~0.45、PM10介 于0.44~0.57、CO介于0.22~0.3、O3介于0.68~0.83、PM2.5介于0.60~0.89。表明SO2、NO2、CO污染貢獻較小,PM10、O3、PM2.5污染貢獻較大。最大指數介于0.68~0.89,最大單項指數污染物2019年為PM2.5,其余4個年度均為O3。
2016-2019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逐年輕微上升,2019年最大,2020年回落至與2017-2018年相當水平。即2016-2019年,臨滄市環境空氣質量逐年輕微下降,2019年最差,2020年好轉。見圖3。

圖3 2016-2020年臨滄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對比分析圖

圖4 2016-2020年臨滄市首要污染物天數對比分析
2016-2020年,臨滄市空氣質量為良及以上時,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PM10、O3三種。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O3>PM2.5>PM10。
2017-2018年,O3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遠高于PM2.5,但2019-2020年,PM2.5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顯著增多,接近O3。見圖 4。
當出現輕度及以上污染天氣時,超標污染物主要是O3和PM2.5。臨滄市2016-2018年沒有出現PM2.5超標,2019-2020年PM2.5共超標9天,其中4月份出現8天(88.9%),2月份出現1天(春節)。2016年、2020年沒有出現O3超標,2017-2019年O3共超標8天,其中,4月份出現7天(占87.5%),5月份1天(占12.5%)。
根據2016-2020年5年間秩相關系數法計算,臨滄市六項基本污染物濃度SO2、CO秩相關系數為負值,即SO2、CO有所下降;其余項目及綜合污染指數秩相關系數為正值,即其余項目及總體污染程度有所上升。但所有項目秩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小于等于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HJ663-2013)表B.1臨界值,則判定“十三五”期間臨滄市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為基本無變化,空氣質量穩定。見表1。

表1 2016-2020年臨滄市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分析
(1)2016-2020年,臨滄市六項基本污染物年均濃度及相應百分位數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要求,SO2、NO2、CO 達到一級標準,PM10、PM2.5、O3達到二級標準。CO逐年小幅降低,SO2、NO22017年較高,此后降低,PM10、PM2.5、O32019年最高。
(2)2016-2020年,臨滄市沒有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空氣質量優良率分別為100%、99.4%、99.7%、97.2%(扣除外源性輕度污染2天后為97.8%)、99.5%。2016年沒有出現污染天氣,優良率最高且優的天數占比最大;2019年優良率最低,出現1天中度污染且輕度污染及良的天數占比最大,優的天數占比最低。
(3)2016-2020年,臨滄市空氣質量為良及以上時,首要污染物有PM2.5、PM10、O3三種,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O3>PM2.5>PM10。2017-2018 年,O3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遠高于PM2.5,但2019-2020年,PM2.5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顯著增多,接近O3。
(4)當出現輕度及以上污染天氣時,超標污染物主要是O3和PM2.5,超標天數PM2.5>O3。二者超標時間主要在四月份。總超標天數中,PM2.5、O3超標出現在四月份的占比分別為88.9%、87.5%。
(5)2016-2020年,臨滄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016-2019年逐年小幅增加,空氣質量下降,2019年最差,2020年空氣質量好轉。從空氣質量分指數看,SO2、NO2、CO 污染貢獻較小,PM2.5、PM10、O3污染貢獻較大。最大單項指數污染物2019年為PM2.5,其余4個年度均為O3。
(6)2016-2020年,秩相關系數法判定六項基本污染物濃度及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變化趨勢為基本無變化,即“十三五”期間,臨滄市空氣質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