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
車險行業緊隨汽車制造工業應運而生。早在1896年,英國首先開辦了汽車保險業務。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車險已經成為財產險行業最主要的險種之一。近年來,金融科技浪潮迭起,保險科技公司層出不窮,各種創新險種、創新場景、創新商業模式令人目不暇接。但回歸保險本源,如何把行車數據合理、合法地與車險關聯在一起,始終是繞不開的一道檻,而特斯拉卻天然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截至2021年6月,特斯拉總市值已突破6000億美元,穩坐全球第一大車企寶座。在特斯拉突飛猛進顛覆汽車行業的同時,它還可能順手顛覆了另外一個行業——車險。2020年8月初,特斯拉已在中國完成保險經紀公司的工商注冊,待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準后將正式營業。
在中國,車輛安全氣囊、日間行車燈等安全設備正在逐步普及,車輛安全性能逐漸提高。在高端車型中,碰撞預警、并線輔助、自動跟車等駕駛輔助功能已經日漸常見,加之道路基建逐步完善、道路交通法規日趨嚴格等諸多因素,汽車事故率正逐步降低。從圖1數據可見,中國年度汽車保有量逐年穩步上漲,而同期汽車事故數量則逐年下降并趨于穩定。

圖1 中國汽車保有量與汽車事故數量
5G、物聯網、高級別自動駕駛等更多的技術手段的涌現,正在快速減少人為駕駛失誤。根據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統計,在94%的交通事故中,人為失誤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梢猿浞诸A計,未來駕駛汽車的風險將逐漸減小,車輛行駛的風險保障或將逐步由車險轉變為由產品質量責任險來承擔,而風險主體將由車主逐步轉移至整車企業,購買保險的主體也隨之改變。
巴菲特曾表示,無人駕駛將會顛覆保險業:“任何讓汽車更安全的設計都有益于社會,但不利于保險行業。汽車保險行業一直致力于讓車更安全,如推動安全帶等設備的使用。但如果沒有事故發生,也就沒有買保險的必要了?!?/p>
特斯拉首個保險項目是在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試水的“InsureMyTesla”,車主可在特斯拉的保險合作商(在中國香港的合作方是安盛保險,在澳大利亞的是澳洲昆士蘭保險集團)處購買該品牌車險。與常規車險略有不同,車主購買特斯拉品牌保險還可以額外享受:(1)車輛購買36個月之內如發生事故造成車輛全損,可更換同款新車;(2)為特斯拉家庭充電設施保險;(3)可選擇已授權的特斯拉維修商。
2017年該業務擴展至北美地區,美國和加拿大的保險合作商分別是利寶保險和英杰華保險。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當時的看法是:“我們可以采用第三方保險公司,但如果他們不能夠提供與特斯拉電動車風險評級相對應的服務時,我們會自己去做這件事。我認為特斯拉能夠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來提供合理的服務?!?/p>
這一階段,特斯拉更多的是選擇與傳統保險公司進行合作,開發“品牌車險”。具體保險產品仍然由傳統保險公司提供,特斯拉更多是扮演保險中介的角色。但特斯拉的“品牌車險”會比傳統車險多一些增值服務,以凸顯差異性。
1.傳統保險行業對特斯拉區別對待
汽車保險業務的定價一方面依據車輛本身,另一方面依據駕駛者,通過量化的方式把車輛發生賠償情況的概率計算出來,作為厘定保險費率的基礎。這也是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以及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CIASI)會自費對車輛安全進行測試的原因,目的是為了收集數據以便計算不同車輛的保險系數。同時,電動車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存在著諸多信息盲區,因此,早期車主需要付出相對更高的保險費用,如美國汽車保險提供商AAA公司曾決定把特斯拉的保費提高30%。
正是經歷了這種差別對待,特斯拉看到了切入車險的市場機會。特斯拉電動車車輛本身的傳感器豐富,幾乎所有的車輛信息都能被數據化并實時傳輸。也就是說,特斯拉已經天然具備車險定價所需的全部信息,開展車險業務早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自降保費的如意算盤
2019年4月,特斯拉推出“匿名車隊”計劃,直接了解和評估客戶與車輛的風險狀況。在評估車輛風險時采用“匿名車隊”數據,而不是特定的司機數據,通過數據建模,為特斯拉車主提供降幅高達20%~30%的車險價格優惠。同時,該計劃與自動駕駛功能的宣傳相輔相成,在“匿名車隊”計劃中,特斯拉特別強調了車險優惠源于“特斯拉的主動安全性和先進的駕駛員輔助功能”。
為了證明這一點,特斯拉還特別公布了事故統計數據:2019年二季度,開啟AP(AutoPilot功能,即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的特斯拉電動車平均每行駛327萬英里發生一起事故,僅開啟安全輔助時該數據為219萬英里,兩者都不開啟的情況下,該數據為141萬英里。而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統計數據,在美國發生一起事故的平均行駛里程為49.8萬英里。即特斯拉在使用AP系統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較平均值低85%,僅開啟安全輔助功能則事故概率降低77%,既不開啟AP也不開啟安全輔助時事故概率降低65%。這是特斯拉敢自降車險保費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分享保費收入蛋糕也是特斯拉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按照特斯拉100萬輛保有量計算,如果50%車主選擇特斯拉品牌保險,按照車均1000美元車險保費計算,即便保費平均降低25%,特斯拉保險每年也能有逾3.5億美元的保費收入?;谄涫鹿矢怕蚀致怨浪?,每年減去賠付支出后,收入約為2.8億美元(未去除運營成本),特斯拉保險毛利率達到約80%(2.8億美元/3.5億美元),遠遠高于美國保險行業34%(750億美元/2220億美元)的毛利率。
除了技術上的優勢外,在成本控制上特斯拉保險也有著良好的先天條件。在賠付費用之外,保險業的重要成本是廣告成本。以中國平安為例,根據公開數據,2017年中國平安的廣告費用達到了200億元,平均每天的廣告投放費用達到了5500萬元。特斯拉保險一方面不需要廣告費用,僅通過特斯拉的生態就能精準送達用戶;另一方面,它幾乎不需要單獨的銷售人員,車主在購車之時或者在網上花費幾分鐘即可完成簽約保險服務。
1.構建自動駕駛閉環
2020年7月底,特斯拉舉行財報電話會議,馬斯克表示,公司將繼續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新的汽車保險業務將隨著技術發展而落地。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通過技術進行保障,而是全方位的商業模式閉環設計,包括直接由特斯拉保險公司提供保障,以及特斯拉開發的Robotaxi(自動駕駛共享車隊)運營網絡。
如前文所述,特斯拉目前已擁有所有司機行為和車輛技術性能的實時數據,因此它可以準確地估計事故風險和維修成本。每次發生事故,特斯拉都能立即獲取導致事故發生的司機行為數據。特斯拉可以借此不斷評估、完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技術,并進一步降低駕駛風險。與此同時,特斯拉可以將保險業務垂直整合到其產品中,進一步降低特斯拉車主購買車輛的實際落地價格,并提供事故車報案—定損—維修—理賠等更加完善的用車閉環服務。
2.謀求金融保險牌照
當前,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會提高保費費率,甚至沒有保險公司愿意提供類似的保險產品。事實上,特斯拉也正在謀求保險牌照。據報道,目前特斯拉保險業務耗費時間最長的部分就是應對美國加州的金融審批,而這還僅僅是在加州一地。
作為參照,放眼其他主要傳統車企,大眾集團、雷諾日產聯盟、福特集團、通用汽車等均已布局保險自保牌照(見圖2)。

圖2 車企積極布局自保公司
3.試水訂閱模式
另外,特斯拉已經試水類SaaS(Software-as-a-Service,意為軟件即服務,一般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商業模式的訂閱服務。2020年開始,特斯拉已經將其“高級互聯”功能以每月10美元的價格向客戶提供付費訂閱。根據最新消息,特斯拉還計劃推出全自動駕駛訂閱服務,價格約為100美元/月。不排除特斯拉進一步將保險業務拆分打包納入訂閱服務的可能。
中國的金融保險監管模式有一定的特殊性,特斯拉無法像在美國加州那樣采用類似“監管沙盒”的模式試驗性地推廣定制化車險產品。同時可以預計,短期內特斯拉以外資身份在中國內地取得保險牌照的可能性較低。
特斯拉在中國內地的保險業務模式類似2016年試水階段的初級模式,即與本土市場知名保險公司進行合作,推出品牌車險計劃。目前,特斯拉(中國)已經與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國壽財險等主流保險公司簽署保險合作協議。在特斯拉線下門店,銷售人員會優先推薦上述品牌保險公司車險。特斯拉(中國)官網上也提到:“InsureMyTesla是一項由特斯拉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綜合保險計劃,專為特斯拉汽車定制?!钡捎谲囯U在中國屬于嚴格監管的金融產品,特斯拉目前無法突破商業車險示范條款的保障范圍、定價規則與示范增值服務范圍。
由于目前國內尚未正式出臺新能源汽車專屬車險條款,新能源汽車車險保費仍按補貼前價格計算,同時中國銀保監會《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及鼓勵車險產品創新,鼓勵UBI保險(Usage-based insurance,即基于駕駛行為的保險)發展,因此可以合理推測,特斯拉正在積極聯合保險行業頭部企業推動新能源車險改革,降低車主實際用車成本。特斯拉極有可能復制其在海外的保險業務布局模式,在新能源車險改革措施落地時拔得頭籌。
2020年8月,特斯拉在上海設立全資保險經紀公司的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引起媒體關注。特斯拉選擇相對容易的保險中介牌照投石問路,一方面可以此加強與保險公司合作,另一方面外資保險中介牌照已有成功先例——2018年,上海加大保險對外開放力度,韋萊保險經紀營業范圍擴增,成為首個獲得“國民待遇”的外資保險中介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保險經紀公司目前僅獲得了工商注冊許可,正式營業還須經銀保監會審批。近年來,銀保監會鮮有保險牌照放行,特斯拉保險經紀公司正式運營還需假以時日。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收購一張中介牌照或許是特斯拉在華保險布局的捷徑。2021年5月,長城汽車收購昭銀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并更名為老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由1600萬元增至5000萬元。在此之前,2017年,長城汽車曾在天津發起設立天津創新長城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歷時三年未獲銀保監會批復。
“鋼鐵俠”馬斯克已經先后在銀行支付(PayPal)、宇宙探測(SpaceX)、汽車行業(Tesla)等領域實現了“顛覆”,是否可能“順手”顛覆車險行業,讓我們拭目以待。
用馬斯克的名言作為結尾:“很多人認為我一心想要顛覆,但是其實我并不熱衷于顛覆,我只熱衷于讓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