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站在胡煥庸線上審視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新啟示

2021-08-11 04:35:23陳克恭師安隆
人民黃河 2021年7期

陳克恭 師安隆

摘 要:為了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強調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系統平衡的角度,基于胡煥庸線來審視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與我國東西部水土關系,通過杠桿原理論證推演了水土關系與人水關系內在邏輯的統一性,說明了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對于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和構建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意義。在國土空間與經濟國內大循環這一大系統中,胡煥庸線處于系統平衡點的重要位置,為解決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應盡快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使胡煥庸線這一系統平衡點西移,進而使國土空間布局中的水土關系更加協調平衡,使我國經濟大系統中的人水關系在更加協調的平衡態中可持續發展。以隴中地區為例,實證說明了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建設“水高地低”隴中河套地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胡煥庸線;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水土關系;人水關系;水高地低;隴中地區

中圖分類號:TV213;TV88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1.07.001

引用格式:陳克恭,師安隆.站在胡煥庸線上審視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新啟示[J].人民黃河,2021,43(7):1-6.

Abstr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guiding opin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Guideline on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in New Era to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Recommendations on Formulating the Fourteen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Term Goals for 2035, it is clearly emphasized that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in which the domestic big cycle is the main body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uble cycles promote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balance, based on the “Hu Huanyong Lin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st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and the water and soil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f China, through the original theory of leverage and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West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building the domestic economic cycle by analyzing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territory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soil and the domestic economic cycle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water. “Hu Huanyong Line” is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system balance point in the large system of land space and economic domestic circul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issue of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f China, the West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should be implement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make the balance point of “Hu Huanyong line” moving westward, so as to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soil in the land spatial layout more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and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water in Chinas economic system developed sustainably in a more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state. Taking Longzhong area of Gansu as an example, it demonstrat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e West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and constructing a “high water and low land” of Hetao area in Longzhong.

Key words: Hu Huanyong Line; We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soi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water; high water and low land; Longzhong area

“‘胡煥庸線東南方43%的國土,居住著全國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網、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為主,生態環境壓力巨大;該線西北方57%的國土,供養全國大約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漠、綠洲和雪域高原為主,生態系統非常脆弱。說基本國情,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內容。”[1]習近平總書記將用來分析我國東西部人口分布特征的胡煥庸線,擴展用于分析東西部的環境特征和差異,并稱之為基本國情,可說是別有洞天且科學理性。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強調胡煥庸線東西環境差異到強調西部大開發和國內經濟大循環,看似毫無關聯,實則內在統一,前者強調環境國情的差異,后者強調經濟社會國情的差異,其終極目標都是解決東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最終實現協調發展。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脫離不開人水關系,而人水關系的本質則是人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基底,即水土關系。中國人口分布的空間不平衡,是由水資源分布的空間不平衡所決定的[2]。劉昌明院士等[3]指出,應進一步深入研究黃河水資源空間均衡,科學探討黃河分區水資源配置戰略。為此,我們從系統平衡的角度,嘗試基于胡煥庸線來審視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與我國東西部水土關系,得到的新啟示是,以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實施為內生動力,通過水土關系的優化可推動區域發展大變局,進而助力我國東西部協調發展、協同發展。

1 胡煥庸線的“前世今生”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先生于1935年在《地理學報》發表了一張中國人口分布圖,其中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輝,1983年改稱黑河)到云南省騰沖的一條直線把中國版圖一分為二,線的東南邊國土面積占當時版圖的36%、人口占96%,線的西北邊面積占64%、人口只占4%,這條線就是著名的胡煥庸線(最初稱“璦琿—騰沖一線”,后隨地名變遷也稱“愛輝—騰沖一線”“黑河—騰沖一線”),見圖1[4]。

胡煥庸線兩側除人口和生態環境有明顯區別外,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也有明顯差異,圖2所示的騰訊QQ即時在線人數分布情況[5]可直觀說明這種差異,該線東南側人口密度大、經濟高速發展,而西北側地廣人稀、經濟欠發達。據統計,不僅全國近94%的人口集聚在東南側,而且96%的GDP也在東南側,這種直觀表象和感知給人一個錯覺,即解決了東南側的問題就解決了中國的問題,東南側實現了復興則中華民族就實現了偉大復興。這種缺乏系統思維、缺乏辯證思維和歷史觀的認識,曾一度蒙蔽過世人的眼睛。

圖2與圖3[6]比較可以看出,QQ即時在線人數最密集的區域與我國歷史上的北宋版圖相一致。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經濟的頂峰時期”“當時中國的生活水平領先于世界”[7],一幅《清明上河圖》可道盡大宋王朝的富庶和繁榮。然而,經濟繁榮沒能改變宋末皇帝趙昺崖山跳海的亡國命運,說明僅靠GDP偏安一隅是難以長久平安的。

獨陰不生,孤陽不長。沒有胡煥庸線以東的繁榮發達,就沒有中國今日之繁榮。然而,沒有胡煥庸線以西的雪山冰川,就沒有黃河、長江一路向東并潤澤神州大地,也沒有今日中國之繁榮。就像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是黃河、長江的源頭一樣,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勢能高地,不斷匯聚市場能量,形成了中國市場經濟的大海,成就了今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換言之,若沒有胡煥庸線以西市場景深延展所形成的勢能差,就沒有胡煥庸線以東的市場動能。天佑中華,線東線西耦合互補從而構成了動能勢能相互轉換的動力系統,驅動中國的改革開放并取得輝煌成就,所以線東南和線西北之間如同表里一體相互依存,如果厚此薄彼、顧此失彼,就會舍本逐末,導致系統失衡甚至崩潰[8]。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實質上,線東南與線西北之間無論是國土面積、人口占比還是水資源總量、GDP總量都存在著不平衡、不協調,而這種不平衡、不協調一直存在。線東南人多水多地少以平原水網為主,線西北人少水少地多以戈壁荒漠為主,平原水網與戈壁荒漠形成了鮮明對比。無論在哪里,水的多寡決定著生態系統的底色與特征,可以說生態系統的本質就是水循環系統,水少的地方生態系統自然脆弱,而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就是人地關系系統的承載力,人多的地方自然會產生巨大的生態環境壓力。人類在自然界中一定是逐水而居的,即便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一本質屬性卻從未改變,始終從水少的地方向水多的地方遷徙,即從線西北向線東南遷徙,其結果是生態環境壓力不斷增大,進一步加劇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因此,線東南生態環境壓力巨大、線西北生態系統非常脆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面對基本國情,要改變區域間不協調、不平衡的發展狀況,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實施標本兼治。

2 系統觀念觀照下的未來胡煥庸線

堅持系統觀念是中共中央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議》所作的說明中提出和強調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個原則之一。談及系統,必談系統平衡點,系統須圍繞平衡點協調運行方可保持平衡、防止崩潰,“道心惟微,惟精惟一”說的就是系統平衡點的重要性。平衡點猶如圖4所示桿秤上的秤紐[9],秤紐這個平衡點兩側的力矩相等時(F1L1=F2 L2)才能確保桿秤平衡,若秤紐稍有偏移則必然失衡,故而秤紐又被稱為秤毫,該點的微小變化會影響系統大盤的變化,可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在全國大系統中,胡煥庸線兩側猶如上述桿秤中的物重和權重,權衡協同。該線西北側的高原雪山為東南側的平原水鄉蓄足了自然勢能,成就了雪山與水鄉之間大尺度的水循環,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壓艙石,同時,西北側的國土亟待優化提升、深度開發,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回旋余地。當然,東南側的繁榮發展為經濟欠發達的西北側蓄足了經濟發展動能。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兩個大局”偉大構想的指引下,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繁榮發展并積累力量幫助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以及中央對西部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支持,才有了今天的脫貧攻堅成就和東西合作、共同發展。目前,東西部共同發展的協調度較低、平衡性相對較弱,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議》所作的說明中,強調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是解決相對貧困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還要久久為功。實際上,就是要進一步解決好胡煥庸線兩側的協調平衡問題,東南側和西北側在系統內彼此依存,要解決好兩者之間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必須著眼于系統平衡點,通過系統平衡點偏移來實現系統的平衡穩定發展。換句話講,平衡點即胡煥庸線必須西移。胡煥庸線西移,可以稀釋東南側的人口和多余的水,使西北側的相應占比增大,而西北側的國土釋放到東南側,最終使系統更趨協調平衡。如圖5所示,若要平衡點西移,則物重增加值ΔF1應大于權重增加值ΔF2(ΔF1>ΔF2),這樣才能使系統更加協調、平衡。因此,讓平衡點西移、胡煥庸線西移,不僅是經驗的、感性的,也是理性的、科學的,這也正是中央“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和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的數理邏輯。

實質上,胡煥庸線西移的認知古來有之,其與自然力的驅使有關,也與人類社會的屬性(意志)有關。人類順其本性自然會從西北向東南逐水而去,為穩固西北,通常會用社會力來平衡自然力,如自西漢初期開始,從昭君出塞、漢武帝“鑿通西域”到文成公主進藏、明清大規模移民、康熙征戰準噶爾,再到紅軍北上抗日、西遷辦學成立“西北聯大”和支援大西北,最后到西部大開發和當前的經濟雙循環,整個歷史過程就是一部在社會力作用下向西挺進求穩定、求團結、求統一、求發展的歷史,是在社會力作用下推進東西協調、南北均衡的歷史,是社會力與自然力消長平衡、維護系統平衡的歷史。因此,可以說中國歷史實質上就是一部努力使胡煥庸線西移的歷史,是社會力與自然力求平衡的歷史。同時,胡煥庸線西移的歷史更是一部民族團結發展史。歷史上該線西北側為游牧區、形成了游牧文明,東南側為農耕區、有著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兩種文明之間的碰撞與交融、對話與溝通、互滲與并存從未停止,而胡煥庸線就是其前沿陣地,大多交融圍繞該線而發生,交融和諧時國家安定昌盛,反之則山河破碎。歷史告訴我們,只有該線兩側各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才有全國的政治穩定,才有全國經濟發展的環境條件和內在動力。目前,少數民族自治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仍集中在胡煥庸線以西,據統計,該線西北側少數民族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32.78%,東南側少數民族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比例為6.74%[10],西北側少數民族人口占比是東南側的近5倍,這客觀決定了西北側民族工作的權重與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甘肅時曾指出“甘肅是一個多民族地區,還是涉伊涉藏地區和進疆入藏通道,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意義重大。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著力解決民族宗教領域突出問題”“要加強對國粹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支持和扶持,加強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1-12],對甘肅寄予厚望,要求“加快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系統觀念,將甘肅置于國家系統大局之中的考量與定位,是立足當下、著眼長遠的定位,是須臾不可替代的定位。從某種程度來說,“民族團結”不僅僅是甘肅的重任,更是胡煥庸線西北側所有地區的工作底線與使命擔當。古人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凡治國之道,莫先富民”。富民與均衡的過程就是平衡點西移、胡煥庸線西移的過程。近年來,甘肅把扶貧攻堅和生態保護作為兩大底線性工作,取得了脫貧攻堅的決定性勝利,生態環境也“由亂到治”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要解決相對貧困尚需久久為功,改善生態環境仍需持之以恒。

3 胡煥庸線西移與南水北調

胡煥庸線要西移,水資源均衡是關鍵。胡煥庸線與我國年降水量400 mm等值線基本一致,越往西北年降水量越小,只能依靠改變地表徑流的空間布局才能解決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把水從胡煥庸線東南側水多的地方調到西北側水少的地方,既可減輕東南側的生態環境壓力,又能優化、改善西北側的生態環境,進而實現胡煥庸線向西推移,從根本上緩解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狀況。因此,要使胡煥庸線西移,必須實施南水北調,這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思路、構建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

早在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曾在《建國大綱》里提出“引洪濟旱”“引江濟河”的主張。1931年長江洪水造成武漢被淹時,知名人士翁文灝、孫越琦、張沖等懷著“治洪救民”的激情,提出了導出部分長江之水的“川水濟渭”方案。對于孫中山的“引江濟河”主張和翁、孫、張等人的“川水濟渭”方案,毛澤東主席自然也是了解的[13],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在視察黃河時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明確提出了“南水北調”的偉大設想,6 a后毛澤東主席進一步提出了“打開通天河、白龍江與洮河,借長江濟黃”和“丹江口引漢濟黃,引黃濟衛,同北京連起來”的南水北調方案[14]。1978年,南水北調工程被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實質上,對于有著三大階梯地勢特征的中國來說,西北地區向東南部“借”水后,由于西高東低,因此水通過循環后最終又可回到東南,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更像是鑿壁借光。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國經濟外循環受到很大挫折,胡煥庸線東南側的廣東省GDP增速為負值[15],原因在于經濟外循環受阻。而位于胡煥庸線西北側的甘肅省GDP增速卻創全國第三,原因是甘肅省經濟外循環占比較低,受影響相對較小,因此GDP增速不降反升。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并出臺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這既意味著國家經濟社會大局的系統重心開始漸進西移,也意味著新時代的西部猶如當年的東部一樣迎來加速發展,更意味著西部責任使命的權重較之以往將會更大,將肩負起擴展國家發展戰略回旋空間的重任。要“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必須進一步盡快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不僅有助于從根本上遏制東西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又可促進形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擴展內循環的縱深空間,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基于長遠考慮從根本上解決當下問題的重大戰略。國土空間的本質是水土關系,優化國土空間就是優化水土關系,國家組織開展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就是基于水土關系的適生規劃,其適生性體現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所強調的“沿黃河各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這一理念也理應是實施南水北調戰略工程的一個根本遵循。

4 南水北調西線與隴中水土關系重塑

目前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方案比選論證已通過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復審[16],按照規劃,將從長江上游的雅礱江、大渡河調水至黃河支流洮河[17],一期工程每年調水40億m3匯入黃河干流[18]。這意味著每年將有40億m3新增水量流經甘肅,為甘肅發展提供重大歷史性機遇,用好用足新增水量中分配給甘肅的定額,必將深刻影響甘肅“十四五”規劃的質量和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成效。為此,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立足水土關系,以滿足資源稟賦適生性為基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走出一條既利在當下又惠及長遠、更符合區域特征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4.1 “水低地高”的自然特征與隴中水土流失

隴中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脫貧攻堅任務重,這直接或間接與水土關系不協調、不匹配有關,水不養土、土不涵水,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削弱了土地生產力,其根源是黃河流域甘肅段特有的地形地貌所決定的水土空間布局即“水低地高”的基本形態[19]。黃河流域甘肅段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呈馬鞍面形狀,相對高差近千米,而地質上西南硬東北軟,黃河從西南流向東北,自上而下避硬就軟,繞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在甘肅省境內蜿蜒900多km后奔流東去。以劉家峽為界,劉家峽以上為水源涵養區,黃河主要流經以瑪曲濕地為核心的甘南草原濕地,流程400多km;劉家峽至甘寧交界區間為水土流失區,黃河以12.5%的比降再流經400多km,形成了“水低地高”的基本形態。整體來看,水源涵養區和水土流失區在黃河流域甘肅段各占一半。然而,不少研究人員及有關部門沒有把劉家峽以下至甘寧交界區間的水土流失區劃入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致使談及黃河甘肅段的主體責任時,大多強調水源涵養而忽視水土流失治理,實際上定西祖厲河流域及白銀等沿黃區域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但治理措施不足,導致國家對甘肅的相關政策支持力度、水土保持權重變得很小。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水土流失治理高度重視,在2019年視察甘肅時指出:“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4.2 變“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重塑隴中水土關系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無論采取哪種規劃方案,調水必經甘肅省。只有改變“水低地高、揚黃用水”狀態為“水高地低、引黃用水”的格局,才能利用好新增水量,加快黃河上游隴中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助推“蘭州-西寧”城市群和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展。 變“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抉擇,關系到甘肅能否打好綠色發展的翻身仗、能否有一個嶄新的未來圖景[19-20]。

如何實現“水高地低、引黃用水”?四川都江堰生態水利工程、內蒙古二黃河、寧夏銀川“引黃入城、水興河套”、甘肅景泰“黃渠”等,都是順應自然、因勢制宜化“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的成功案例。在以古鑒今、以鄰為師的啟發和研判中,我們提出的“水高地低、引黃用水”方案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建成調水后,在劉家峽水庫上游海拔1 800~1 900 m處將黃河水一分為二,一是繼續沿現有黃河河道奔流,二是沿海拔1 800 m左右的人工河道緩慢自流至景電工程南北分水口處后再自流分為如下幾路:一是流向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二是流向東北規劃中的寧蒙大柳樹灌區;三是順勢流向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以強化生態屏障、防止沙漠南侵;四是完成景電灌區的灌溉后,從平均海拔1 600 m左右的景泰臺塬“飛流直下”至海拔1 320 m的五佛寺,最終回歸黃河干流[19]。黃河干流河道(低水)和人工河道(高水)之間合圍的約1.4萬km2區域,有自然天成的數十條溝渠(如蘭州城關區的大砂溝),若使“高水”和“低水”自然溝通,便會形成網格化水網,使這1.4萬km2合圍區域的水土關系得到重塑。

4.3 實現“水高地低、引黃用水”的重大意義

變“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后,蘭州新區、武威民勤、景泰臺塬、靖遠盆地等地勢相對平坦的土地,稍加整理就可變為沃土良田,經自然運化助力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同時,原來的沙塵源發地將變成水土涵養區,原來的電力揚黃灌區將變為引黃自流灌區,原來的干旱荒漠區將變成隴中黃河大灣區(或稱隴中河套地區),可謂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特別是對于以“兩屏三帶”為主體的國家生態安全戰略而言,之前受水資源限制,“北方防沙帶”在甘寧蒙段尚未形成連續的綠色廊道,對位于巴丹吉林與烏蘭布和兩大沙漠之間的騰格里沙漠一直無力構筑起生態屏障,在實現“水高地低、引黃用水”后,人工河道沿線即可成為天然屏障,為“北方防沙帶”甘寧蒙段加一條綠色“鎖邊”。此外,水資源有了保障,人工河道沿線極易構筑起大面積的林、田、草交錯嵌入式的生態屏障,進而使“北方防沙帶”成為一個連續的綠色生態廊道,有效遏制沙漠南侵。總而言之,黃河天然河道與人工自流河道雙流路方案可開創黃河流域甘肅段“水高地低、引黃用水”新局面,既可完善“北方防沙帶”又可為糧食安全、防洪防汛、扶貧攻堅創造廣闊的戰略余地,既重當下也利長遠,是惠及甘寧蒙三省(區)共同大保護和協同大發展的綜合性項目,也是促進回漢蒙藏民族團結、穩定脫貧的民生項目,更是強化“一帶一路”區域節點、構建西部內循環的基礎性工程。

5 結 語

胡煥庸線是我國人口密度突變線,其與我國400 mm年降水量等值線接近,與東西部水熱條件差異相關,與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融相關,與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相關,也與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的梯度差異相關。在國土空間與經濟國內大循環這一大系統中,胡煥庸線處于系統平衡點的重要位置,要解決大系統中東西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應盡快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使大系統中的人水關系在更加協調的平衡態中可持續發展,故而筆者認為:東西要協調,胡煥庸線須西移;胡煥庸線要西移,南水須北調。而位于大系統之中的甘肅隴中這一子系統,應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切實把握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加速推進的歷史機遇,以古鑒今、以鄰為師,以水改土,變“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通過水土關系的重塑來改善人水關系、開創甘肅發展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奠定堅實基礎,全力助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和“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真正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J].求是,2019(3):4-19.

[2] 侯經川.如何破解“胡煥庸線”魔咒?:“大黃河”南水北調方案構想[J].中國軟科學,2017(增刊):190-199.

[3] 劉昌明,劉小莽,田巍,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缺水問題[J].人民黃河,2020,42(9):6-9.

[4] 中國人口分布圖[EB/OL].(2013-10-02)[2020-12-20].http://www.dljs.net/dltp/12865.html.

[5] 騰訊QQ當前在線人數[EB/OL].[2021-02-07].https://www.imqq.cloud/pc/index.php.

[6] 歷史地圖:遼、北宋時期全圖[EB/OL].[2021-02-07].http://ditu.ps123.net/china/699.html.

[7] 李稻葵,金星曄,管漢暉.中國歷史GDP核算及國際比較:文獻綜述[J].經濟學報,2017,4(2):14-36.

[8] 陳克恭.站在“胡煥庸線”上看國家發展大局[J].解放軍理論學習,2018(11):20-22.

[9] 陳克恭,馬如云.太極圖的數學表達[N].光明日報,2016-10-17(16).

[10] 高向東,王新賢,朱蓓倩.基于“胡煥庸線”的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分布及其變動[J].人口研究,2016,40(3):3-17.

[11] 民族政策法規知識應知應會[N].民族日報,2020-06-09(04B).

[12] 習近平在甘肅考察時強調: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團結一心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EB/OL].(2019-08-22)[2021-01-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22/c_1124909349.htm.

[13] 霞飛.毛澤東的黃河之行[J].世紀風采,2016(8):3-10.

[14] 曹應旺.毛澤東關于全面治理與開發江河的戰略號召[J].中國水利,1999(5):17-18.

[15] 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年上半年31省市GDP排行榜[EB/OL].(2020-07-29)[2020-12-20].https://www.askci.com/news/finance/20200729/1721141165186.shtml.

[16]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方案比選論證》通過復審[EB/OL].(2020-11-07)[2020-12-20].http://www.mwr.gov.cn/xw/sjzs/202011/t20201107_1474441.html.

[17] 黃河水利委員會查勘南水北調西線工程[EB/OL].(2020-05-29)[2020-12-20].http://www.mwr.gov.cn/xw/sjzs/202005/t20200529_1405895.html.

[18] 張金良,馬新忠,景來紅,等.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方案優化[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中英文),2020,18(5):109-114.

[19] 陳克恭.變“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 重塑黃河上游水土關系[J].人民黃河,2020,42(10):1-5,28.

[20] 張紅武.黃河流域保護和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人民黃河,2020,42(3):1-10.

【責任編輯 張智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99re视频在线|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午夜免费小视频| 九色91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九色国产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午夜爽爽视频|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理论|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99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国产18在线| 色婷婷视频在线|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黄色福利在线|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av在线手机播放| 亚洲不卡网|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在线免费观看AV|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欧美日韩高清|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日韩美一区二区| www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h网址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