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和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將線上線下教學融為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已經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在簡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論述高職大學英語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優勢,分析高職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進方式,在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通過線上平臺及各類信息化技術手段,與線下傳統教學相結合,積極采取多元化多層次的評價,不斷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大學英語知識與基礎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職業水平。
【關鍵詞】高職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柏佩利,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近年來各地高校開始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同時積極響應教育改革的各方面要求,教師合理利用互聯網的各種信息資源,科學細致地進行選取,合理轉化為能夠用于教學實踐的教育資源,并根據上述教育資源切實打造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全新教學模式。目前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所具有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正是根據上述背景下出現的先進教學模式,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實施多元化多層次教學模式,積極創設良好科學的教學氛圍,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廣大教師利用翻轉課堂、微信公眾號、微課等新興手段組織教學,切實創設自主、自由、豐富和廣闊的學習空間。可見,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滿足高職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需求。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簡介
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指根據信息化技術應用情況,確保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互聯網教學過程實現有效整合,也就是全面體現線下環節與線上環節一體式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互聯網教學過程的實際優勢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學生轉變為教學的主體,體現了課程教學過程移動學習方面、翻轉課堂方面的具體目標。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而且進一步加強教學過程的覆蓋范圍,真正實現教學效率與實際教學質量的全面加強。
二、高職大學英語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優勢
1.擴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質量。高職大學英語課程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積極發揮過去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實施組織管理的優勢,而且可以有效結合多媒體教學、互聯網教學平臺等各類新興教學工具的優勢,通過優質教學資源,不斷擴大課堂知識容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確保學生可以自由安排自主學習的具體地點和具體時間。高職大學英語課程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積極應用,來迎合廣大學生對于互聯網的各類使用習慣,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模式和互聯網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熱情,同時師生之間完全實現高效暢通的互動交流,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滿足大學英語學科個性化教學需求。高職大學英語課程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讓廣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彰顯。教師在扮演教學過程主導者的過程中,也在努力扮演著學生學習活動的直接引導者。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課程教學的唯一掌控者,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有效輔助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同時按照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與職業特點,合理制訂針對性的英語學習規劃,確保學生可以實現主動學習并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的積極引導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教師不再滿堂灌輸各類英語語法點或是各類語言知識點,而是開展特別靈活而又極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不斷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廣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能夠有效掌握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各類基礎知識,而且全面培養了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滿足了學生職業化的現實需求。
三、高職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分析
1. 課前開展指導預習。在此階段,教師積極采取先進的信息技術、電子技術以及各類網絡技術,有效地搜集與課堂教學過程有關的各方面教學資源,合理設置預習任務,同時利用在線網絡學習平臺上傳相關學習資源,向學生發布預習通知和基本預習任務。學生則按照教師實施的遠程指導,通過自主學習、在線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真正完成對相關知識的課前預習。
首先,教師要按照教學內容,有效搜集相關的各方面文化背景知識,科學匯總詞匯、基礎語法知識點等。其次,教師將搜集的各類教學資源實施整理加工,制作圖片、思維導圖、PPT等,形成微視頻或電子圖文等形式的學習資源,按照教學內容設置預習任務或在線課前活動。再次,教師利用網絡在線教學平臺,輔以微信、QQ等學生樂于接受的通訊方式,有效發布學習資源和基本的預習任務。最后,科學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真正完成預習任務,有效接收預習反饋,同時開展自評與互評。
教師按照學生的預習反饋情況,確定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科學判斷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一步合理設置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的最近發展區,因材施教,切實實現個性化教學方式。廣大教師在此階段要發揮好學科引導者和決策者的作用。一方面,根據學生需要,控制和設計好實際難度,不斷豐富各類學習資源,滿足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基本需求,全面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廣大教師要按照學生的預習反饋情況,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情況以及自主學習情況作出科學的評估,有效判斷每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最近發展區。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因材施教,開展個性化教學,切實幫助每個學生在后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應有的發展和提高。另一方面,教師要及時有效地引導學生接觸各類學習資源和對應的職業需求,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活動,讓學生真正為課堂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
2. 課內實施互動教學。高職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應當不再只有單一枯燥的講授與聽記環節,而是把課堂的舞臺完全還給所有學生。廣大學生通過教師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推進自主性知識深入構建。
首先,教師按照教學計劃與預習反饋情況,科學安排課堂教學過程,有效設計各教學環節,利用在線教學平臺的頭腦風暴、投票、分組討論等功能,發布開展各類課堂教學活動,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課堂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其次,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對于識記方面的學習內容,利用預習階段的習得與準備過程,在教學活動中直接完成課堂呈現。對于技能操練、深度提升方面的學習內容,學生則在教師組織開展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操練和探究分析,切實實現能力水平的加強以及深層知識框架的科學構建。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平臺的測試和問答等功能,科學有效地掌控全局,迅速得到教學效果反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按照課堂的實際需要,及時補充知識,發揮示范作用,不斷啟發引導,持續修正錯誤,促進歸納提升。
廣大教師在這個階段要積極發揮好課程組織者、觀察者的作用,確保整個教學活動完全圍繞教學內容實施,合理地控制各類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節奏,促進教學活動順利完成。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平臺的統計和反饋功能,了解整個課堂動態情況,關注和評價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有效判斷學生是處于本次課堂教學過程的最近發展區。另外,廣大學生在這個階段不再屬于傳統語言知識灌輸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課堂的核心主體。通過一系列豐富的課堂活動,學生積極有效地完成學習內容,持續操練語言技能,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不斷啟發、科學評價及改進修正中,學生的語言技能的加強。利用將課堂活動和在線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實現了自我展現與溝通交流,實現了體驗與收獲,增強了自信。
3. 課后開展全面鞏固。課后鞏固階段屬于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中時間與內容的不斷延伸,是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復習與鞏固的環節。根據高職大學英語存在課時嚴重不足的情況,將課堂上難以實施的內容,利用課后時間積極不斷地滲透。同時以職業為導向,將課堂知識與學生職業技能相結合,真正將課堂教學環節持續延展到課后自主鞏固階段,促進課堂環境與課后環境、線上環節與線下環節、語言知識與職業技能的有效混合,同時實現內容的深入混合與資源的深入混合。另外,在這一階段,教師依然要積極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實現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切實監督學生完成課后鞏固復習。
首先,廣大教師按照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學習能力和專業特點,個性化地設計各類課后復習作業、拓展活動。其次,教師通過在線教學平臺遠程發布作業,持續提醒學生按時完成并有效提交課后作業,積極參加達標測試活動,隨時和學生開展溝通交流,實施答疑解惑,切實監督課后復習活動。再次,學生合理利用課外碎片化時間,對課堂學習內容開展復習與鞏固,按照教師的要求有效完成課后作業與活動,積極培養和拓展英語學科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實踐技能,同時隨時保持和教師的交流溝通。最后,教師及時批改學生課后作業,評價學生課后活動完成情況,及時有效反饋,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為后續的學生自身最近發展區的有效制定提供積極參考。
在這一階段面,廣大教師要積極發揮監督者和評價者的基礎作用。定期跟蹤指導學生的各類復習和拓展活動,實現隨時與學生開展線上溝通交流,對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惑答疑。按照學生的作業與測試的具體情況,作出正確評價并有效反饋。廣大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指導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開展更高層次的深入學習與職業能力拓展,對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欠缺的學生實施線上環節和線下環節的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都可以不斷發展。同時,學生在這個階段要發揮自主學習過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特點,合理利用大量的課外碎片化時間,不斷自主復習本階段的各類學習內容,拓展知識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綜上所述,廣大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明確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高職大學英語教育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的教學優勢,切實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實現以職業崗位為基本導向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同時,教師要不斷豐富英語基礎知識,對學生開展更好更深入的職業教育,通過信息化的各類技術手段,積極采取多元化多層次的評價,不斷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各方面英語知識與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職業水平。
參考文獻:
[1]崔偉慧.基于移動App的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風,2020(1):68-69.
[2]劉碩.“云交互”教學模式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48-51.
[3]孔荷花.略論基于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的混合式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6):121-122.
[4]王燁青.基于混合式教學的高職院校電子類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170,172.
[5]陳新佩.構建基于系統思想的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評價系統[J].智庫時代,2019(5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