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森 白二雷 陸松
摘 ?要:現如今加強對于軍校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培養已經成為了新時代軍隊院校教育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培養軍校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不僅能夠有助于加強軍隊院校的文化建設,同時還能進一步的幫助軍校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為此,軍隊院校需要正確的樹立教育理論,重視核心價值觀方面的校園文化建設,力求能夠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工作。
關鍵詞:軍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有效策略
前言:軍隊院校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同時也是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中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軍隊院校需要大力加強對于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要做到與時俱進,能夠正確的理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所具備的時代意義。同時要本著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在不斷的探究與實踐中總結出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軍校大學生核心價值的重要性
現如今我國當代軍校的大學生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有一定的認知與了解的,但是仍有部分大學生受自身理論知識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很難能夠更為深入的體會與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此可見,能夠有效的培養軍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教育工作。如今由于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衡、資源匱乏等社會因素的影響,使得部分軍校大學生更加的注重于現實主義生活,對于個人和社會集體間的利益關系處理欠佳,致使一些軍校大學生普遍出現出現功利化、虛假化等現象。這對于當代軍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過大的社會心理壓力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還極大的阻礙了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知。
軍隊院校需要重點加強培養當代軍校大學生核心素養工作的執行力度,只有引導軍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幫助軍校大學生建設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養成積極的意識形態,同時對于促進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培養軍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
二、軍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良好的軍校文化氛圍
校園環境因素對現如今的大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為軍校大學生構建出良好的軍校文化氛圍,對于幫助大學生培養核心價值觀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夠讓軍校大學生在軍校文化氛圍中進一步的體會與認知核心價值觀,同時還非常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修養。
在實際的軍校文化氛圍構建中,需要學校與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善于結合當下軍校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合理有效的構建方案,比如軍隊院校可以充分的發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優勢,在校園中定期開展優秀軍旅影視作品欣賞活動,或是以評比的形式舉辦歌頌祖國詩歌大賽等活動。以多樣豐富的宣傳方式來激發軍校大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熱情,同時也非常有助于強化對于核心價值觀的體會與認知水平。
除此之外,在軍校文化氛圍構建的工作過程中還可以借助校園廣播、校園網絡平臺、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的形式,將當代軍校大學生在培養自身核心價值觀中做出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同時要號召軍校大學生積極的向先進個人或集體學習,為軍校大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同樣是構建軍校文化氛圍的一種有效措施。
(二)強化軍隊院校師資力量
軍隊院校中的教師專業技能水平直接影響到當代軍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效果,教師是軍校教育過程中主要起到引導學生的教學作用。軍隊院校需要認真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組建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學隊伍,將強化軍隊院校師資力量作為教育工作的核心。比如可以不定期的組織院校教師開展提升教學專業技能的討論會議,在會議中鼓勵教師積極發言,踴躍的總結與分享教學經驗,針對于培養大學生核心價觀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共同討論,力求能夠完善更新以往的教學方法,為高效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探究有效途徑。
除此之外,強化軍校師資力量的過程中,還需要幫助教師不斷的加深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會與認知水平,幫助教師培養強烈的愛國情懷、服務人民的意識、效忠國家的信念以及遠大的理想抱負,引導教師能夠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來為學生做出表率作用,不斷的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幫助軍校大學生培養良好的核心價值觀起到了尤為關鍵的作用。
結語:隨著我國軍事力量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于培養優秀軍事人才的教育工作尤為重視。特別是在軍隊院校中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教育工作。軍隊院校要時刻牢記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學思想,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軍校文化氛圍,加強提升學校師資力量的工作力度,加強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水平。進而幫助軍校大學生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為祖國培育更多的優秀軍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益昌.大力培養當代軍校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J].求是,2008,(20).
[2]韓笑.軍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路徑分析———從校園文化構建方面分析[J].科技信息,2013,(03).
[3]張艷,鄂婷.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模式與途徑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16).
作者簡介:常森(1995-),男,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單位:空軍工程大學機場建筑工程教研室,研究方向:防護工程與巖土工程
白二雷(1979),男,漢族,河南焦作人,副教授,博士,單位:空軍工程大學機場建筑工程教研室,研究方向:防護工程與建筑材料
陸松(1990.01),男,漢族,湖南臨湘人,講師,博士,單位:空軍工程大學機場建筑工程教研室,研究方向:防護工程與結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