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國
【摘要】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工業的迅猛發展,涌現出大量的工業企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將其應用在工業企業中,能夠在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的同時,積極轉變數據處理模式,提高數據處理的質量和效率,促使企業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實現工業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本文就信息技術發展對工業經濟的影響展開探討。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工業企業;經濟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203
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生產生活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促進信息技術與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加大工業互聯網應用范圍,推動工業企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有助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和擴展能夠豐富工業企業的信息資源,為其工藝創新和產業升級等方面提供戰略資源,對提升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實現工業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意義
工業企業信息化指將信息化技術滲透在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中,對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促進作用,促使企業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工業企業必須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大管理與生產的融合力度,積極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和生產模式,以科學發展為主要建設目標,轉變企業經濟發展方式,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大數據背景下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的優化策略
2.1做好“六穩”和“六保”,推動工業經濟穩步回升
一是擴大有效需求。加強對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提高投資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與應用。緊抓國際疫情后的恢復機遇,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支持適銷對路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二是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融資。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融資力度,大幅增加對制造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拓展民營企業的多元化融資渠道,鼓勵金融企業科技創新,降低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成本。三是培育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引導中小企業專注于細分領域,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
2.2提高數據應用能力,構建數據基礎平臺
隨著大數據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企業要想滿足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必須在企業內部構建信息基礎平臺,并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行完善和優化,切實提高數據的應用能力。目前,部分工業企業不重視應用信息化技術,信息化基礎架構較為落后,難以滿足現代化、智能化社會發展及信息化建設的實際要求。但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上升,云技術的研發和推進,為信息基礎設施平臺的高效創建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工業企業對數據服務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工業企業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對云計算技術進行充分利用,逐步構建并完善信息基礎平臺建設,并不斷提高企業運作中的各項能力,比如信息系統計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等,來加強各個環節數據之間的有機融合,切實提高自身對數據信息處理能力。
2.3工業防火墻的應用
工業防火墻是基于內置的工業通信協議保護模式,實現端口保護、數據包深度檢查、協議識別和分析,它的功能模塊主要由數據包采集和控制模塊、訪問控制模塊、過濾和報警模塊組成。工業防火墻與普通防火墻最大的區別是加裝了工業協議深度過濾模塊。該技術具有在線修改配置的功能,可以對配置的防火墻策略進行實時修改,不影響工業實時通訊,避免停電、重啟等。工業防火墻的吞吐量測試不應僅停留在流量大小的測試,而更應考慮細節,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工業控制系統的可靠性。此外,工業防火墻要保證工業應用場景的低延遲率,該變量體現了穩定性。
2.4創建良好的信息環境,加強數據整合利用
工業企業要想有效實現信息化技術建設與應用,就必須創建一個良好的信息環境,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工業企業需要積極轉變建設及管理觀念,對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加強技術合作交流,為實現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動力,對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提升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第二,在工業企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可適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原有基礎上完善相關制度和體系,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明確劃分相關人員的權利與職責,最大程度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同時,為了提高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還要構建考評制度,在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同時,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除此之外,工業企業還需要保證媒體應用及形式的多樣性、多元化特點,對其進行合理利用,加大企業信息宣傳力度,為企業發展創建良好的信息化環境,推動企業向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方向積極發展。在大數據背景下,工業企業在利用信息化建設及平臺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大大提升了資源信息利用和整合的難度。隨著社會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推進,工業企業的信息系統逐步向智能化、整合化方向發展,通過建立具有較強統一性、開放性的數據平臺,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理念及技術進行高效融合,能夠對數據整合方法進行不斷創新和完善,為海量的數據整理提供便利條件,促進工業企業在全面整改相關規范、樹立正確的技術應用觀念、創新整合數據方式等基礎上,提高數據的整合和利用率,實現信息系統的智能化發展。
2.5科技資金投入
科技投資和對外開放程度對信息化和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融合水平具有負向的影響作用,需要各地區合理配置科技資金投入,確保投入產出最大化,避免資金、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同時加大對外開放,保持部分市場對外開放,吸入外部的高科技企業進入本地區,但也需要注意避免過度引入外資對本地市場的沖擊,合理利用外資并保持本地的優勢競爭力,保證信息化和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協同互動。
2.6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引導傳統產業智能化發展,提高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支持和鼓勵傳統產業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商業模式和管理方式創新,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二是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機制,集中破除制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以及先進基礎工藝瓶頸。三是建立防范機制,規避低水平重復建設。進一步加強規劃布局,完善配套措施。同時,建立防范機制,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起重大風險的行為予以通報問責。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背景下,工業企業實現信息化技術應用是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的內在要求,因此,需要促使企業在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時保持積極的態度,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余恒奇.基于大數據背景的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探討[J].科技傳播,2018,10(19):132-133.
[2]蔡碩.大數據背景下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思考[J].中國高新區,2018(18):192.
[3]王建祥.基于大數據背景的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18(5):62.
[4]孫峰.基于大數據背景的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研究[J].電腦與電信,2018(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