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明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作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考查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以及是否能通過多角度的數學技巧來分析應用題,從而解決綜合性問題。這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雖然存在一定難度,但是如果可以從實際出發,分析應用題教學特征,便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本文就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重點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53
當教師在采用應用題教學策略的時候,首先應對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深入的了解。學生比較喜歡那些具有吸引力的應用題,對于枯燥乏味的應用題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厭惡。因此,教師在選題方面應該進行充分考慮,盡量依據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導。教師更應注重引導學生的解題技巧,而不是看重學生的解題量。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要不斷滲透對于技巧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這樣才可以讓看起來十分困難的數學應用題變得更加簡單,從而也可以讓學生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的綜合水平,為今后學生的深入學習提供相當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1.應用題缺少實踐性思考。現在很多小學的應用題在選題方面,都選擇那些比較抽象的應用題,它們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是比較少的。而學生在面對這種題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厭惡的心理狀態,因此當教師在選擇應用題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將題目與生活聯系起來,使其不斷地變得生活化。然而很多教師忽略了這方面的要求,只是讓學生不斷增加做題的量,對于教學過程采取了輕視的態度,只看重學生的做題結果。這樣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就會習慣用慣用套路,而缺少新意,思維也無法得到相應的提高,影響其今后的深入學習。
2.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在應用題教學當中,其最為實際的問題就在于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善于用多種角度去理解應用題。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改革教學方式,只是保持比較守舊的觀念,通過傳統教學方法將課堂變成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沒有辦法使學生的學習得到很好的提升,也無法提高其解題技巧,導致學生越學態度越差,進而喪失學習興趣,使思維無法得到發散,最終影響教學的效果。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1.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目前大多數的數學應用題,對于小學高年級來講,其難度是比較高的。不僅如此,很多應用題在表達方面都有著較為抽象的特點,許多學生無法理解題目,從而也沒有辦法進行更好的解題。與此同時,許多教師只是采用口頭講解的方法來為學生們進行教學,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題目所表達的意思,從而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發散思維特點,創造出更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過比較真實的生活情景,領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了解,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這樣才可以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而除了通過教學方式來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之外,在選擇題目方面也應該盡量接近學生的生活。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才可以更加輕松,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才會更有親和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2.加強基礎知識教學?;A知識教學對于應用題的解題技巧來講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對于基礎知識進行牢固的掌握,才可以更加靈活地去解答相應的應用題。然而許多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做應用題的時候,正是缺乏這種能力,使得他們無法進行深入的學習,掌握更好的技巧。很多學生在做題的時候,無法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隱含條件,以及所考查的主要知識,因此沒有找到解題的突破口,這樣就會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這對于今后的教學都是相當不利的。所以在應用題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能以提高教學層次為目的,僅僅讓學生做更多的題,而是要注意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只有在鞏固了基礎之后,才可以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突出對于數學理論和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對于基礎知識能夠掌握得更加牢固,從而在進行應用題解題的過程當中,能夠不斷提升效率。當在教學過程當中涉及一些算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對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且對于各個主要的知識點提出針對性的數學題,通過解題來強化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掌握。
3.培養等量關系分析能力。許多應用題當中需要運用到等量關系,因此對于其知識的分析也是解題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小學高年級在數學應用題教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很多情況下,對于應用題的解決過程,實際上就是對題目當中所提出的一些數量關系進行分析。只有處理好這些數量關系之后,才可以通過已知條件從而求出問題答案。如果對于數量關系的處理十分馬虎,那么就沒有辦法高效地解決數學題,其準確率也會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的時候,應該使學生更加關注對等量關系的分析,讓學生牢牢記住一些較為基礎的關系知識,從而在教學當中利用題型來解決一些重點分析問題,如滲透分析等量的關系。
4.訓練應用題分析能力。不同于簡單的計算題,應用題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給出的一些條件當中,學生應該對其認真的篩選,才可以選擇最為關鍵的解題點,從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提升自己的做題速度。然而在具體的解題過程當中,對于不同的題型,學生之間的把握程度有相當大的差異。比如對一些假設分析題目時,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對題目當中的隱含內容可以進行準確的把握,對于題目的關鍵也能理解,但是那些較差的學生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因此,教師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分析數學應用題的能力方面,在條件和問題當中尋找那些最有力的解決依據。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掌握題目中所包含的意思,對于已知條件和一些隱含的條件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了解,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在教學當中,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提高觀察和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分析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并且建立較為抽象的數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