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實體書店;文化政策;北京市
【作者單位】王美美,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基金項目】2018年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 (L18CYY004)。
【中圖分類號】G239.23【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3.013
實體書店決定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代表著城市的氣質,已經成為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標志。近兩年,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漸入佳境,“打造文化地標,建設書香京城”的美好愿望正在逐步成為現實。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萬人擁有0.8個實體書店、建設200家特色書店以及“一區一書城”等硬性任務都按時圓滿完成。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北京市實體書店行業經受住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發展態勢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顯現,文化服務與水平不斷提高,一批符合功能定位的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成為北京市文化推廣的有力抓手。
一、北京市扶持政策對實體書店的正向影響
“十三五”以來,北京市在扶持實體書店發展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為下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行業激發了新的活力,實體書店的發展展現新面貌。2020年初,實體書店建設情況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列入“七有”“五性”等全市小康社會建設指標。對于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發展工作來說,2020年是大考之年,是攻堅之年,在這一年,北京市實體書店發展取得的成果顯著,具有研究價值。
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多業融合、遍布京城的實體書店發展新格局。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實體書店已達1994家,同比增加695家,增幅53.5%,16+1個區已全部完成每萬人0.8個書店建設任務,“一區一書城”成為各區標配,超過1000平方米的綜合書城達到41家,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綜合書城7家。2020年,北京市特色書店達到200家,最美書店17家,其中特色書店基本涵蓋各區[1]。
北京市實體書店的繁榮,也體現在北京市民的滿意度上。根據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開展的“《支持實體書店發展實施意見》落實情況與實施效果中期評估”統計,北京市書店企業對于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的認可程度各項平均超過85%;79%市民認同“北京實體書店閱讀環境有所改善”,其中38%市民表示強烈認同;83%市民認同“北京實體書店提升了北京城市文化氣質”,其中49%市民表示強烈認同;83%市民認同“北京實體書店對于城市閱讀氛圍提升有幫助”,其中46%市民表示強烈認同。
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得益于北京市在政策方面的強力推進,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明確形勢任務,提高工作站位
實體書店是城市文化之光,是“十五分鐘閱讀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街區、商圈文化功能的最佳體現,是文化產業不可或缺的功能板塊,這些都是北京市相關部門所達成的共識。對此,北京市各區從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高度認識和看待實體書店建設工作,將其列入文化領域的工作重點。進入新時代,北京市各區從本轄區文化領域建設發展角度,通盤考慮規劃布局實體書店;從提升轄區文化產業整體質量、實現文化服務多樣化角度,支持和建設實體書店;從滿足轄區居民高標準、差異化文化需求角度,實現文化惠民,推動書店企業健康快速發展。以2020年北京市工作布局為例,其將實體書店建設工作列入市委宣傳部2020年重點工作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相關規劃。2020年1月,北京市委宣傳部召開專項推進會,與各區簽訂責任書,層層分解工作任務,市財政局、市教委等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工作中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各區區委區政府領導親自部署,召開專題會議,建立推進機制,擬定扶持政策,大力深入推動,強化監督檢查。
2.政策有效引領,措施到位
為確保實體書店行業的順利發展,北京市先后修訂了《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出臺了《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北京市實體書店惠民活動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項目專家庫管理辦法》《北京市特色書店(最美書店)評選辦法》《北京市特色書店、最美書店、最具影響力書店資金獎勵管理辦法(試行)》[2]。同時,北京市也在鞏固工作成果、聚焦發展重點上下功夫。其深入總結“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工作取得的經驗和成果,深入開展調研,研究制定本地區實體書店行業“十四五”具體工作措施。
3.財力支持有保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北京市實體書店的前期發展離不開北京市財政的持續“輸血”。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金額不減,區級財政也大力投入,2020年北京市財政資金投入就達到2.4億元。尤其是針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北京市委宣傳部提前部署啟動扶持工作,保證行業平穩發展。
綜上所述,北京市從多個方面鼓勵和支持實體書店加快轉型升級,持續推動轉變職能,優化營商環境,利用全媒體開展宣傳推介,提升書店企業在讀者心目中的影響力。各級各部門壓實推進,各項政策集中發力,全方位助力實體書店發展,打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二、北京市實體書店的挑戰
北京市實體書店發展迅猛,發展質量和效益都有待提升。實體書店的發展既要“輸血”,又要重視“造血”,這樣才能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
從宏觀層面看,一是由于互聯網瞬息變化和讀者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多數實體書店經營困難較大的局面沒有得到有效改變。二是實體書店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融合路徑還在探索和嘗試中,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路徑。三是與影視、游戲等文化產業相比,實體書店產業整體上呈現小、散、弱的特點,具備規?;瘜嵙Φ谋本┍镜貢昶髽I且在國內行業有一定影響力的不多。四是部分地區實體書店分布不合理,部分新型社區和農村的人均書店量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實體書店企業微觀經營角度看,一是多數實體書店經營者缺乏數字化時代條件下的企業管理理念,創新思維不足,企業高端人才匱乏。二是很多實體書店比較傳統,給讀者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意愿度不高,不能充分滿足廣大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綜上,實體書店要獲得切實發展,首先要認清發展矛盾,轉變發展方向。當前,城市實體書店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質是人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閱讀需求與實體書店低水平服務供給的矛盾,是傳統發行行業落后的生產管理方式與以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時代市場運行機制不匹配的矛盾。
三、北京市實體書店創新發展路徑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推動北京市實體書店行業發展獲得新成果,再上新臺階,政策的制訂者與從業者就要認真把實體書店創新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率先引領行業發展上走在前列。具體而言,要夯實發展基礎,做實產業實體。以實體書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推動企業創新融合發展為路徑,提升北京市實體書店行業的整體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
1.推動提質增效,補齊發展短板
北京市可繼續結合本地區發行行業的發展實際,明確轄區內實體書店的發展優勢和增長潛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特色優勢發展壯大。具體而言,一是促進區域內綜合書城向集閱讀文化、創意生活、藝文體驗、展演展示、休閑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市民文化體驗中心和城市綜合文化中心轉變。二是推動現有特色書店不斷提升品質、豐富特色,打造更加優質的空間、商品、活動,擴展品牌影響力和文化傳播力,將其建設成為所在地區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展廳。三是加快在人口稠密區和新建社區建設社區書店,采取“閱讀+文化活動+社區服務”的形式,建設新型閱讀空間,發揮好便民服務、社區建設作用。四是加大對實體書店行業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支持,特別是對新華書店等老舊門店、新建書店中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具有地標性質的項目給予專項扶持,加強頂層設計,打造精品,以點帶面,促進行業水平的全面提升。
2.重點關注近兩年新建書店
北京市可結合實體書店經營發展的難點痛點,給予專項扶持,做好放管服工作,幫助其提升管理水平,完善運行機制,增強抗風險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推動新華書店深化改革,升級內容、業態、服務,逐步建立圖書主業與多元化業態融合發展的新經營模式,使老品牌煥發出新活力。二是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推動現有連鎖書店發展,實現品牌化、集約化、智能化,使其成為文化服務的主力軍,織密文化消費網絡。
3.培育品牌先頭兵
針對實體書店品牌化不足的問題,北京市可以先培育品牌先頭兵。如推出一批經營、管理、服務等方面的示范企業,并逐步將其培育成為綜合實力強、具有國際國內一流水平、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明顯的領軍企業,發揮示范效應,引領和帶動整個實體書店行業水平的提升,引導發展實踐,形成產業集群。
4.仔細布局,推進“三進工作”
根據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工作要點,北京市可重點推進實體書店進高校、進商場、進園區的“三進工作”,搭建雙方合作平臺機制,制定扶持政策,對相關項目給予重點支持,促進“三進”項目落地。一是建立商場書店、校園書店、園區書店建設等專項工作組,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積極推動利用旅游景區、精品民宿、農家書屋、鄉鎮圖書館等場地設施建設實體書店,加快農村基層網點建設。對于以上重點工作,北京市各區可根據實際給予專項政策和資金重點支持,采取服務外包或服務管家形式,確保項目按時完成落地。
5.建立完善的服務支撐體系
北京市要鼓勵業內外具有較強實力、成熟經驗的單位和機構,提供管理咨詢、設計服務、物流倉儲、產品配送、人才支撐、信息技術等全方位的第三方服務,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書店企業的應用,打造完整的信息流平臺。在人才方面,北京市相關部門要對相關從業人員加強培訓,以提升其專業度,為實體書店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撐。
6.突出社會效益,完善服務體系
在文化活動方面,以政府購買服務為抓手,加大對實體書店文化內容服務的補貼力度,鼓勵實體書店舉辦豐富多彩、品質優良的以閱讀為核心的文化活動;發揮有關部門的引領作用,推動實體書店整合文化資源,深耕讀者需求,創新組織形式。在轉型方面,實體書店既需要在現有服務上疊加新的服務,將專項服務極致化,也需要采用新科技創新實體書店的形態,豐富實體書店的外延,變被動為主動。
綜上所述,當前實體書店要想發展,轉變思維是關鍵。同時,實體書店行業要深知,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實體書店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書店行業自強和自我轉型破局勢在必行。實體書店行業須共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路艷霞. 北京市實體書店轉型升級成主流[N]. 北京日報,2021-03-10.
[2]1億元扶持為北京實體書店促“造血”添動力[N]. 新京報,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