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項目投資分析評價有必要也有條件通過建立投資項目的基礎數據系統,形成分析評價的數據庫資料;利用多種定量分析方法與評價技術從當地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社會就業等方面對項目投資影響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進行深入分析與評價;并從管理制度、組織機構和評價機制及激勵機制等方面建立投資項目分析與評價管理體系,加強管理,確保項目的選擇合理、實施效果優良,促進地方政府對項目引進、項目投資的有效管理。
關鍵詞:區域影響;大數據;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影響度;貢獻度
區域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中重大項目的投資對所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引進項目、項目投資過程中要從項目對當地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社會發展、就業、商品市場的供需、地方稅收等方面的影響分析研究項目投資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提供了項目投資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程度定量分析的數據基礎,因此以區域影響的視角研究基于大數據環境下如何對項目投資進行分析評價,對地方政府選擇引進項目、投資項目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基于區域影響視角下項目投資的影響因素分析,構建以項目投資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度、貢獻度為主的評價指標體系
傳統的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主要是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投資項目的社會影響進行定性分析,對投資項目的財務效益進行定量分析。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我們有條件、有必要對項目投資從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就業增加、技術進步、商品供給及商品需求提高、稅收增加、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定量分析與評價,以確保項目投資能可靠而有效地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傳統的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基礎上通過對投資項目與區域經濟增長、就業、技術、商品供給、商品需求、稅收、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關聯性分析,提取項目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關鍵因素,研究其影響的方式和形態,形成區域影響視角下以區域經濟增長、就業等方面的影響分析為主要內容的分析框架,據此構建以項目投資對區域的影響度、貢獻度為主體的評價指標體系。
1.根據投資項目的行業特性、技術水平與區域發展戰略目標及規劃的契合度來分析評價項目投資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
基于產業、行業的分類標準和關聯性程度分析,對各種產業、行業(i產業、行業)進行類別賦值:g1,g2,g3,…,gi,…,關聯性程度越大的產業、行業賦值越接近。根據投資項目x所涉及產業、行業構成及其投資規模(Ixi)分析計算投資項目的行業特性指數:Ex=(∑Ixi×gi)/(∑Ixi),根據區域發展戰略的產業、行業布局和規劃的輕重緩急安排,以及所做出的區域發展戰略在各產業、行業的投資(Iqi)安排,確定區域發展戰略的行業特性指數:Eq=(∑Iqi×gi)/(∑Iqi),然后將兩個行業特性指數進行差量程度比較即可以得到反映投資項目與區域發展戰略的產業契合度衡量指標:hz=1-|Ex-Eq|/Eq。根據投資項目技術類型和技術水平層次的選擇,與區域發展戰略相關內容的技術發展戰略和技術水平發展目標的比較分析,通過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確定投資項目的技術水平與區域發展戰略的技術水平發展目標的技術契合度衡量指標ht。根據投資項目預期實現的經濟量與區域發展戰略經濟總量目標的對比,結合投資項目產業、技術的契合度衡量指標的放大和疊加效應即可確定投資項目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Ge=(∑Oxi/∑Oqi)×((1+hz)×(1+ht))1/2,其中,∑Oxi表示投資項目在各產業、行業預期實現的經濟總量,∑Oqi表示區域發展戰略在各產業、行業預期實現的經濟總量目標。
2.根據投資項目的規模與生產的集約程度分析與評價投資項目對促進當地社會就業的貢獻程度
基于對不同生產集約化程度的產業、行業投資規模與相應的就業人數的大數據分析,確定不同生產集約化程度的產業、行業投資對當地社會就業的貢獻程度系數。
假設,生產集約化程度分類為:i=1,2,3,……,
相應的不同產業、行業(j)投資規模為:Iij=Ii1,Ii2,Ii3,……,
相應的就業人數規模為:Vij=Vi1,Vi2,Vi3,……,
根據區域社會經濟統計數據,通過分類、歸集處理,形成研究所需的以上相關數據集,進而對(Iij,Vij)數據組開展多元回歸分析,即可確定不同生產集約化程度的產業、行業投資對區域社會就業的貢獻程度系數:fi=f1,f2,f3,……。
基于區域經濟體過去相關數據的分析,確定區域產業、行業生產集約化程度類別構成與相應的投資規模,以及區域就業人數規模數據,分析計算區域產業、行業投資創造就業分析標準總量,以及單位標準量的就業指數值。相關指標量的計算可按下列方式進行。
區域產業、行業投資創造就業分析標準總量:∑(Ij×fj)
單位標準量的就業指標值:v=∑Vj/∑(Ij×fj)
其中,j為本區域生產集約化類別
基于投資項目的產業規模與產業特性等相關數據,分析計算投資項目的產業規模與生產集約化程度創造就業分析標準總量,從而推算投資項目實現的區域社會就業規模,結合區域社會經濟就業總量,確定投資項目對當地社會就業的貢獻程度。相關指標量的計算可按下列方式進行。
投資項目創造就業分析標準總量:∑(Ixj×fxj)
項目創造就業規模:V項目=∑(Ixj×fxj)×v
投資項目對當地就業的貢獻程度:Gv=V項目/V區域
其中,V區域為區域社會就業規模,基于統計數據與預測分析確定。
3.通過研究投資項目所涉及的產業鏈環節和內容,分析評價投資項目對區域產業、商品市場的影響
基于區域產業鏈和區域商品市場結構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通過產業鏈各環節經濟量的增長與區域經濟量增長的回歸分析,確定產業鏈各環節(j)生產與區域經濟的相關程度指標rj,據此反映產業鏈各環節對區域經濟的影響程度;通過區域產業鏈各環節所涉及的商品總價值量的增長與區域所有商品價值量增長的回歸分析,確定產業鏈各環節(j)產出成果與區域經濟的相關程度指標pj,據此反映產業鏈各環節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程度。通過分析研究投資項目在產業鏈中所處的環節及地位和所形成的經濟量xpj及產出商品價值量xgj大小,結合投資項目所影響的區域產業、區域商品市場的經濟總量qpj、商品價值總量qgj,即可確定投資項目對區域相關產業的影響程度Gp=rj(xpj/qpj)、對相關商品市場的影響程度Gg=pj(xgj/qgj)。
4.通過投資項目的規模與效益分析,評價投資項目對區域政府稅收的影響程度
基于區域社會經濟統計數據的分析研究確定一般經濟體的經濟總量O和經濟效益P對各種稅收項目j的單位貢獻值gj、kj;分析投資項目所涉及的經營項目與經營流程,預計投資項目產生的經濟量OX和實現的經濟效益PX,確定投資項目在各項相關稅收項目的貢獻值SX=Ox*gj+Px*kj;結合區域政府在各項稅收項目上的總量Sq,確定投資項目對區域政府稅收的影響程度Gs=Sx/Sq。
5.通過投資項目生產特性對環境的影響分析,以及環保措施的效果分析,評價投資項目對區域環境保護的貢獻程度
基于區域自然環境保護戰略的規劃項目及其目標,分析投資項目生產經營領域所涉及的自然環境保護項目、擬實施的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實施的預期效果,確定投資項目預期所涉及的環境保護項目(j)相關指標目標總量xbj和可實現的各項環境保護項目(j)相關指標值xbzj,結合大數據分析確定的區域內相關環境保護項目的指標目標總量qbj和區域環境保護戰略規劃要實現的相關指標目標值qbzj,通過對比計算分析可以確定投資項目對區域環境保護戰略實現的貢獻程度Gb=(1+xbj/qbj)(1+xbzj/qbzj)-1。
綜合投資項目對區域經濟增長、社會就業、技術發展、商品供給、商品需求、稅收增加、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影響的疊加效應,可以通過以下計算得到反映投資項目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衡量指標G,區域地方政府據此可以對引進項目、投資項目做出合理而有效的選擇。衡量指標G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G=(1+Ge)(1+Gv)(1+Gp)(1+Gg)(1+Gs)(1+Gb)-1
二、依據區域信息數據收集與交易平臺,規劃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數據庫
充分利用區域內地方政府的社會經濟統計系統作為數據資料的重要來源,并借助社會化數據收集與交易平臺作為必要的補充,可形成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數據資料來源基礎。通過投資項目分析與評價所依據數據資料的需要與社會經濟統計數據來源的渠道供給的比較分析,研究數據資料的需要特點、數據特性、來源渠道構成、數據資料豐缺、數據流轉環節、數據流轉的質量衰減、數據資料內容全面與欠缺、數據資料使用的局限性,規劃分析評價數據庫的框架、內容要素、輸入方式、分析處理、輸出機制及數據流轉控制與保護機制,形成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數據基礎。
1.構建區域影響視角下研究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基礎數據庫系統
首先,整合區域地方政府各級統計機構和各經濟單位統計部門,規劃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相關的統計項目、內容、指標,形成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最基礎的數據資料來源渠道和基礎數據庫,并利用計算機網絡構建基礎數據庫系統進行管理和運用。其次,在基礎數據庫系統中設置多個數據資料輸入的接口,引入諸如行業協會、社會收集經濟數據的交易平臺等數據來源渠道。最后,基礎數據庫系統設置開放性輸出接口,向進行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政府、研究機構、經濟體提供相關數據,形成能服務于各方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數據平臺。
2.規劃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數據分析處理、提取機制
根據投資項目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方面、影響內容,對基礎數據分類規劃,形成對不同影響方面分析的數據模塊;根據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影響因素、基準指標、評價指標所依據的不同層級數據,形成不同層面的數據模塊;根據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指標的計算邏輯性、相互關聯性,形成從不同方面、不同層級的數據模塊提取、歸類、處理數據的機制,滿足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對不同數據的需要。
3.構建區域影響視角下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數據庫
針對具體投資項目的分析與評價,首先要根據需要提取不同方面、不同層級的基礎數據;其次,通過分析處理形成影響指標數據、基準指標數據和評價指標數據;最后,基于指標數據對具體項目從影響區域經濟的不同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因此,基于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基礎數據庫系統和以不同數據模塊為基礎的數據分析處理、提取機制,結合投資項目案例資料或據此構成的對比數據資料,就可構建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相對完整的數據庫,為項目投資的分析與評價提供全方位的數據服務。
三、構建基于大數據的項目分析評價方法體系
根據所形成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數據庫,借助大數據時代數據量大、質高的特點和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通過研究相關分析、回歸分析、敏感分析、指數分析等方法在不同的評價指標計算與分析中的不同作用,建立不同分析評價方法與不同評價指標、不同分析評價內容方面與不同內容層次的邏輯聯系,形成不同分析評價方法應用于不同分析評價內容和不同評價指標的項目投資分析評價方法體系,對項目投資從其本身的經濟效果和影響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各方面的程度及貢獻度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評價。
1.構建以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為主的項目投資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度分析方法
根據投資項目的產業內容、成果內容和財務效益等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相關方面之間的相關性,通過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計算有關方面的相關程度指標,依據投資項目的相關經濟總量及與區域經濟總量的比較,分析計算投資項目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指標。
2.構建以敏感分析、指數分析為主的項目投資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分析方法
基于基礎數據庫系統匯集的大數據通過敏感分析、指數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計算區域社會經濟相關方面的綜合指標數值,以及單位標準值對區域社會經濟的貢獻程度指標值;然后運用同樣的方法分析計算投資項目相關方面的綜合指標值,結合對區域社會經濟的貢獻程度基準指標值分析計算結果,計算確定投資項目對區域社會經濟相關方面的貢獻程度指標。
四、規劃建設區域影響視角下基于大數據的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管理機制
通過研究建立怎樣的制度來規范項目投資的分析評價過程,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組織機構來實施分析評價,如何建立項目實施后效果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形成區域影響視角下基于大數據的投資項目分析與評價管理機制建設的路徑。
1.制定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管理制度
基于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及其新技術、分析評價規范合理高效可靠的角度,從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總目標、總體原則、基本程序、評價內容與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分析評價過程監控、實施效果評價與獎罰等方面進行規范,形成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管理制度。
2.建立有效的組織機構規范項目投資的分析評價和實施過程
從區域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投資管理部門分層次地建立相互聯系、一體化的項目投資分析評價管理機構,進行分層次按不同側重面的規范管理;從指導、實施、監控等方面分別組建項目投資分析評價領導小組、實施分析評價團隊、實施過程監控機構、實施效果評價機構等聯系各環節的鏈式項目投資分析評價管理機構,保證項目投資分析評價的有效和項目實施的高質高效。
3.建立項目投資分析評價及實施效果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
按照項目投資分析評價的規范要求和項目投資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評價體系確定的主要內容,通過制定合理的評價原則和流程,建立項目投資分析評價及實施效果的評價制度和獎懲制度,以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為主導,形成項目投資分析評價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針對政府、行業、企業等不同層次的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活動,組建相應的機構和人員實施評價、進行獎勵或鞭策,即可確保合理地進行項目投資,促進項目良好、持續地發展。
五、結束語
從項目投資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主要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確定關鍵影響因素,構建分析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全面分析與評價,可確保項目引進、項目投資真正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建立項目投資數據庫,以確保各種定量分析方法和評價技術得以有效運用,提高項目投資分析與評價的質量和效率,促進項目實施的高質高效,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拉姆拜,等(英)著.《投資評估基礎》[M].高原,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王保平,陳滿娜,著.《綜合財務指數:大數據時代的會計新能量》[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3]陳憲宇.企業大數據應用的實踐與方法[J].現代企業,2015.
作者簡介:張紅云(1965,07- ),男,廣西柳州市人,管理學碩士,廣西財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