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力
故障現象一輛2019款奔馳E300車,搭載264發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3.2萬km。車主反映,起動發動機,一段時間后儀表臺上的環境照明燈就會熄滅。將發動機熄火后重新起動,環境照明燈又能夠點亮,一段時間后故障又會出現。
故障診斷接車后首先試車驗證故障現象。起動發動機,儀表臺上的環境照明燈能夠正常點亮,大約等待5 min,故障現象終于出現,此時除了儀表臺上的環境照明燈熄滅(圖1)外,左前腳坑空間照明燈、右前腳坑空間照明燈、駕駛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及副駕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等均會熄滅。經過多次測試發現,若在娛樂系統顯示屏上選擇多色彩模式(圖2),環境照明燈每隔10 s就會改變色彩,那么上述環境照明燈就不會出現熄滅現象。若選擇單色彩模式,環境照明燈一段時間后就會熄滅。用故障檢測儀進行快速測試,讀得的故障代碼為“U112887 與局域互聯網(LIN)總線7上的一個或多個彩色生成和結合模塊的通信存在功能故障。信息缺失”。

圖1 儀表臺上的環境照明燈

圖2 在娛樂系統顯示屏上選擇多色彩模式
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環境照明燈也稱為氛圍燈,通過相應的照明來調整車內的氛圍,為此它會直接或間接地照亮車內的不同區域。環境照明燈由環境氛圍照明系統控制單元(N162)進行控制,環境照明燈系統的LED可以按多達64種不同的顏色促動。該車的環境照明燈采用局域互聯網(LIN)總線控制,分布在7路LIN總線上(圖3),每路LIN總線上的環境照明燈以串聯的方式連接。上述出現故障的環境照明燈位于LIN總線7上,讀取LIN總線7上10個環境照明燈的實際值(圖4),均顯示為“準備就緒”,正常。

圖3 環境照明燈的7路LIN總線(截屏)

圖4 讀取的LIN總線7上環境照明燈實際值(截屏)
嘗試對N162進行升級,升級完畢后試車,故障依舊。嘗試更換正常車的N162后試車,故障依舊。由此推斷該車故障很可能是出在線路上,或是由某個環境照明燈損壞所造成的。
查閱環境照明燈電路,結合實車環境照明燈的布局,對LIN總線7上的10個環境照明燈進行整理排序(圖5),得知從N162出來的LIN總線,依次經過副駕駛人側外部環境照明燈(E43/20)、右前腳坑空間照明燈(E17/15)、副駕駛人側內部環境照明燈(E43/19)、左前腳坑空間照明燈(E17/16)、駕駛人側環境照明燈(E43/18)、左后排腳部位置環境照明燈(E43/34)、駕駛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E43/53)、前部中控臺杯架環境照明燈(E20/2)、右后排腳部位置環境照明燈(E43/35),最后到達副駕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E43/54)。

圖5 LIN總線7上環境照明燈的連接方式
考慮在LIN總線7上共有10個環境照明燈,決定從其中間位置處斷開,以便快速判斷故障的大致范圍。脫開駕駛人側環境照明燈與左后排腳部位置環境照明燈之間的導線連接器,將車輛先交還給車主,并讓車主后期用車過程中繼續觀察。3天后車主進店反映剩下的5個環境照明燈沒有出現熄滅現象,由此判斷該車故障出在LIN總線7下游的5個環境照明燈及其線路上。為了準確、快速地找到故障點,依次脫開下游5個環境照明燈的導線連接器,并用一段導線將環境照明燈導線連接器上的兩個LIN總線端子進行短接。經過檢查發現,當脫開駕駛人側座椅下面的導線連接器并短接相應的LIN總線端子(即駕駛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的LIN總線端子)后,其余環境照明燈不再熄滅,至此將故障點鎖定在駕駛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及其線路上。拆檢駕駛人側座椅,發現座椅靠背骨架處的線束被擠壓破損(圖6)。查閱環境照明燈電路,得知擠壓破損的導線正是駕駛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的LIN總線。詢問車主得知,之前該車去裝潢店加裝了座椅加熱裝置,推測在安座椅裝靠背時由于座椅線束固定不當使得相關線路(駕駛人側座椅輪廓環境照明燈的LIN總線)擠壓破損,一段時間后擠壓破損的線路出現搭鐵故障,進而導致上述故障現象的出現。

圖6 被擠壓破損的線路
故障排除用絕緣膠布包扎受損的線路,重新裝復駕駛人側座椅后反復試車,上述環境照明燈不再熄滅,至此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