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 田菁菁
高危妊娠是妊娠期常見疾病,易引發胎兒宮內缺氧、新生兒窒息、難產等不良妊娠結局。近年來隨二胎政策的放開及晚婚晚育人數的增加,高危妊娠占比呈上升趨勢,因此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改善高危妊娠引發的不良妊娠結局是產科面臨的重要問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作為一項觀察胎兒-胎盤血液循環非創傷性的檢查手段,被廣泛應用于產科檢查,及時反映產婦子宮-胎兒-胎盤循環流阻力變化,有助于臨床醫師了解胎兒宮內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療措施[1]。本文通過多普勒超聲對60 例高危妊娠產婦子宮-胎兒-胎盤循環血流動力學參數監測結果進行分析,探討多普勒超聲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7 月~2020 年5 月就診的60 例高危妊娠產婦作為試驗組,經臨床資料及檢查確診,平均年齡(31.3±5.3)歲,平均孕周(29.5±2.2)周;有糖尿病史5 例,有高血壓史8 例,羊水異常10例,妊娠期糖尿病17例,妊娠期高血壓20例。另選取同期正常妊娠產婦60 例作為對照組,平均年齡(30.6±5.5)歲,平均孕周(30.6±1.8)周。兩組產婦年齡、孕周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飛利浦:EPLQ 7、GE:Voluson E8,探頭的頻率設置為3.5 MHz,端口與圖文報告電腦工作平臺連接并詳細記錄。衡量胎兒宮內情況的有效指標包括胎兒臍動脈、胎兒大腦中動脈、子宮動脈血流頻譜形態及相關參數。胎兒-胎盤循環測量臍動脈;子宮-胎盤循環測量子宮動脈。具體方法:產婦取仰臥位,首先掃查整個子宮,明確胎盤具體附著部位,常規產科超聲檢查(包括胎兒各臟器發育等),在宮頸口水平側或骼外動脈1 cm 處旁開2 cm,清晰顯示子宮動脈,適當調節探頭方向及入射角避免腸氣干擾,對產婦雙側子宮動脈血流心動周期頻譜進行測量,獲取特征性子宮動脈血流頻譜;選取近胎盤處測量臍動脈血流參數,此部位臍帶不易移動有助于不同時期測量準確;取胎兒顱腦基底動脈環水平切面近腹側大腦中動脈起始段進行測量。詳細記錄動脈血流參數:RI、PI 及S/D 等。血流頻譜測定時觀察 10 個以上心動周期,測量無雜波干擾波,重復測 3 次取均值,注意在取樣時避開跨血管現象[2-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胎兒臍動脈、胎兒大腦中動脈、子宮動脈的PI、RI、S/D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胎兒臍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 試驗組胎兒臍動脈的PI、RI、S/D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胎兒臍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胎兒臍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胎兒大腦中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試驗組胎兒大腦中動脈的PI、RI、S/D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胎兒大腦中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胎兒大腦中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子宮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 兩組子宮動脈的PI、RI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子宮動脈的S/D 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子宮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子宮動脈PI、RI、S/D 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妊娠期高危因素提升了圍生期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5,6],分為內因和外因,常見原因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高癥)、糖尿病、貧血、臍帶繞頸、胎盤早剝、胎盤出血等,是危害母嬰健康或導致圍生期預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正常子宮-胎兒-胎盤循環是胎兒宮內正常生長發育的保障。胎盤為胎兒與母體血循環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場所,子宮動脈為胎兒與母體之間的重要橋梁,胎盤絨毛供血給胎兒源源不斷輸送營養物質,臍動脈為胎兒從胎盤獲取營養物質及輸出代謝產物的唯一生命通道。任何原因致子宮-胎兒-胎盤循環改變,均可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生長發育受限等不良妊娠情況,甚至胎死宮內。產婦病理狀態時子宮內膜內螺旋動脈未按需擴張,擴張不夠或維持原狀致母體血流阻力增加,胎盤絨毛間隙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致胎兒與母體間血液循環交換發生障礙,血循環阻力增大,富含氧的血容量不足或減少;妊娠期并發妊高癥者,胎盤絨毛血管可能發生水腫、痙攣、內皮增生及梗死等致動脈管腔發生狹窄,致胎兒與胎盤間的血液循環阻力上升,使胎兒臍動脈血流參數不斷上升;妊高癥、糖尿病、貧血等還可引發子宮肌層、脫膜層小動脈痙攣、管壁增厚、管腔內徑縮小,使胎盤阻力增加、胎兒臍動脈舒張末期血流降低,S/D增高[7]。臍動脈血流頻譜異常時胎盤三級絨毛小動脈數目明顯下降,管腔閉塞甚至完全消失,阻力進一步增加。子宮動脈血流頻譜異常者,絨毛滋養合體細胞對螺旋動脈侵蝕不全或根本不侵蝕,其他小動脈存在硬化或管腔狹窄等改變,胎盤循環障礙增加了阻力。胎盤循環阻力的升高直接影響了胎兒循環與母血間營養與氧相互交換,不同程度造成胎兒宮內缺氧,胎兒缺氧為確保心、腦等重要器官供血充足,胎兒體內血流動力學發生變化重新分布血流,腦血管阻力降低,血流速度加快,體循環處收縮狀態即腦保效應[8],表現為大腦中動脈 S/D 值下降,收縮期峰值流速(PSV)升高。以上因素至胎盤循環阻力的升高,直接影響了胎兒循環與母血間營養與氧相互交換,不同程度造成胎兒宮內缺血、缺氧,或引發胎兒生長發育受限,甚至死亡等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因此,監測胎兒臍動脈血流多普勒參數變化直接反映胎盤供血情況、胎盤循環功能及胎兒預后,有助于評估胎兒宮內情況及預測不良妊娠結局,采用超聲多普勒技術可對胎兒出生前產婦子宮-胎兒-胎盤循環進行詳細篩查[9,10]。
本文對60 例高危妊娠產婦子宮-胎兒-胎盤循環的多普勒超聲監測結果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分析,試驗組胎兒臍動脈的PI、RI、S/D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胎兒大腦中動脈的PI、RI、S/D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子宮動脈的PI、RI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子宮動脈的S/D(1.82±0.06)高于對照組的(1.69±0.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高危妊娠產婦采取多普勒超聲對子宮-胎兒-胎盤循環參數進行監測,對預知胎兒的正常發育狀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研究顯示胎盤功能不全致胎兒缺氧時存在腦保效應,大腦中動脈血流參數也可作為預測胎兒圍生期結局的重要指標。對胎兒-胎盤循環、子宮-胎盤循環兩方面同時進行監測,全面了解胎盤循環功能,監測胎兒臍動脈血流多普勒參數變化,直接反映胎盤供血情況、胎盤循環功能及胎兒預后,有助于評估胎兒宮內情況及預測不良妊娠結局。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為無創重復性檢查,能有效反映出胎兒、胎盤血流分布及通暢情況,利于對高危產婦有效實施早期篩查工作。
綜上所述,多普勒超聲在高危妊娠產婦子宮-胎兒-胎盤循環參數中的監測應用,能有效反映血管血流分布及通暢性,全面評估胎兒宮內狀況,判斷胎兒預后,提供治療依據,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