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海


東江縱隊一個小隊28人,以一挺輕機槍、兩支沖鋒槍、22支步槍的裝備,持續戰斗近6個小時,犧牲25人,阻擊國民黨獨立第二十旅一個團和地方團隊共1000多人的兵力。
為了確保中共廣東省臨委在羅浮山召開會議的順利進行,1945年7月14日由王作堯、楊康華率領東江縱隊第三支隊和第五支隊一部,攻打博羅公莊,重創企圖進犯羅浮山區的國民黨頑軍,解放了公莊桔子墟和獺子墟。接著第三支隊一部乘勝追擊,在楊梅水殲滅梁桂平部一個大隊。其后,頑軍獨立第九旅一個團及地方反動武裝2000余人進行反撲,重占公莊并企圖向柏塘進攻,嚴重威脅著羅浮山會議的進行。為此,第三支隊奉命展開了柏塘保衛戰。第三支隊支隊長彭沃率領所部,在大崗嶺、雞麻嶺和觀音山一帶布防。第三支隊第一大隊擔任第一線的防御任務,在左從“三棵松”(“三棵松”位于羅浮山支脈柏塘和楊村之間的丘陵地帶,是從柏塘墟往東北方向走約四五公里石崗村高約200米的一個山嶺,山頂上長著三棵蒼翠挺拔的青松,故名“三棵松”。)右至“獨立松”一線制高點,挖壕據守。第一大隊第一中隊的一個小隊28人在小隊長冼根、政治服務員丁順帶領下,堅守“三棵松”。他們得到當地群眾的協助,沿著“三棵松”山頂周圍挖掘了環形戰壕,用松樹、草皮構筑了機槍掩體,離戰壕幾米遠的地方,還用松樹豎起了一道鹿砦,嚴陣以待,以保證羅浮山會議的安全順利舉行。
7月20日,國民黨頑軍獨立第二十旅和地方團隊共2000多人,兵分兩路,進犯柏塘:一線從楊村新前、合水方向攻打東江縱隊一線正面陣地,受到守軍的迎頭痛擊,始終無法突破;另一路正規軍一個團配合地方團隊共1000多人,從公莊抄山路奔襲東江縱隊一線左翼陣地制高點“三棵松”。
上午9時許,布陣于“三棵松”的冼根小隊哨兵溫發報告,陣地西北面的油茶山、檔耙山和摩梳坑山先后發現敵人行蹤。冼根命令哨兵繼續監視敵人,其余戰士3個班28人分成8個戰斗小組,進入陣地準備戰斗。
國民黨頑軍占據“三棵松”陣地對面的油茶山、檔耙山和摩梳坑山,對冼根小隊陣地形成了半月形的包圍圈。油茶山順著山窩與“三棵松”相連,檔耙山和摩梳坑山與冼根小隊陣地對峙,中間只有一條小山溝和一片狹長的稻田。
不久,觀察哨報告:敵人不停地向陣地逼近。冼根命令說:“沉住氣,待敵人再靠近些才狠狠地打!”
驕橫跋扈的頑軍,依仗人多勢眾,裝備精良,從油茶山沿著山窩向冼根小隊陣地直撲過來。敵指揮官趾高氣揚地拉開嗓門狂叫:“弟兄們,沖呀!占領陣地,重重有賞!”戰士們一個個沉住氣,緊盯著逐漸逼近的頑軍,等待著小隊長下達戰斗命令。頑軍邊叫喊,邊向前沖。當頑軍進入100米之內時,冼根一聲令下:“打!”頓時,機槍、沖鋒槍、步槍一起怒吼,槍彈密集地射向敵群。頑軍的第一次進攻被冼根小隊擊退。
隨后,頑軍組織了第二次進攻。他們在油茶山西側架起了迫擊炮,陣陣炮火把冼根小隊陣地前沿的鹿砦全部摧毀。然后又集中火力,轟擊機槍掩體。3發炮彈先后擊中機槍掩體,掩體被炸塌了,小隊長冼根和機槍手吳暖被壓在里面。在這危急關頭,共產黨員丁順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一個箭步躍向被炸塌的機槍掩體,帶領戰士們搬去壓在上面的草皮和松樹干,把壓在下面的冼根和吳暖,連同機槍搶救出來。但冼根已光榮犧牲,年僅26歲,吳暖也被壓傷。戰友們滿腔悲憤,丁順強抑住心中的悲痛,對戰友們說:“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堅守陣地,為小隊長報仇!”于是,戰士們義憤填膺,奮勇殺敵,再次把沖到半山腰的頑軍擊退。
此時,離“三棵松”陣地2000多米的觀音山下,第一大隊正在進行緊急集合,準備增援堅守在“三棵松”的冼根小隊。第一中隊副隊長陳蘇奉命帶領一個小隊增援“三棵松”,從“三棵松”兩側山邊迂回接近頑軍陣地。頑軍發現陳蘇所率增援部隊時,立即調集迫擊炮和輕重機槍,組成火力封鎖線,堵截增援部隊,增援部隊使用的都是輕武器,經過兩次沖鋒,都沒能突破頑軍的火力封鎖線,無法施援“三棵松”陣地。
在“三棵松”陣地上,冼根小隊先后打退了敵人的六七次進攻。戰斗到下午1時許,政治服務員丁順、機槍手吳暖和兩名戰士相繼犧牲,陳副小隊長的頭部也受了傷。在不足百米見方的陣地上,硝煙彌漫,塵土飛揚,戰士們渾身灰塵,滿身汗水,個個象泥人一樣。時值盛夏,戰士們喉干舌燥,喉里簡直要冒出煙來!盡管處境惡劣,形勢嚴峻,但戰士們依然斗志昂揚,時刻準備著粉碎敵人新一輪的進攻。
下午3時許,守衛小隊彈藥將盡,而增援部隊因受阻不能到達,跟上級又失去了聯系。這時,共產黨員、一班馬班長當機立斷,召集第二班正副班長開了個戰地黨小組會議。大家一致認為,頑軍已被拖住了6個小時,阻擊任務已基本完成,為了保存力量,以利再戰,決定分批撤退。
撤退時,3位黨員都爭著留下來,大家相持不下。最后,馬班長指定二班馮副班長帶領4名戰士掩護,其他同志撤退。陳副小隊長因頭部負傷,行動不便,也自愿留下來。撤退的戰士立即清理彈藥,除帶少量子彈自衛之外,其余一律留給擔負掩護任務的戰友。馮副班長對撤退的戰友們說:“只要還剩下一個人,我們也要堅守陣地,拖住敵人,掩護你們安全撤出去!”撤退的戰士也激動地說:“我們撤出后,一定配合主力部隊前來接應你們!”
馮副班長指揮留下來的戰士集中到西面,然后一齊向油茶山開火,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馬班長則帶領撤退的戰士轉移到敵人火力比較薄弱的東北面。當掩護的戰士開火時,撤退的戰士立即躍出戰壕,朝山下的稻田滾下去!盤踞在對面檔耙山和摩梳坑山上的敵人發現后,槍彈象雨點似地射過來,不少戰士不幸中彈犧牲。到達山溝里的稻田時,只有二班長黃秋、戰士溫發和另一名戰士還活著。當時山溝里的水稻還未收割,他們三個人憑借稻禾的掩護,艱難地朝大部隊所在地觀音山的方向撤退。此時,第三支隊派來增援的曾連中隊已經趕到,用重機槍火力壓住敵人,掩護他們撤退。當黃秋等三人撤到安全地帶時,“三棵松”陣地上的槍聲沉寂下來了。接著,傳來“轟”“轟”兩聲手榴彈的爆炸聲。留在陣地上的戰友在彈盡援絕時選擇了與陣地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