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安慶市建筑工程施工圖審查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安慶 246000
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人們對于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政道橋作為基礎性交通建設工程,在數量、規模隨之提升情況下,也面臨著一定問題。道橋設計作為施工的基礎與前提,怎樣合理科學的設計道橋基礎工程,提高施工可操作性,保障投入設計成果后美觀大方、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仍需設計師加強研究。
道橋安全性體現在極限承載力,結構安全性與結構重要洗漱、安全等級及結構組合荷載均有密切聯系,設計驗算等也需要從結構扭矩、彎矩及應力方面綜合考慮[1]。道橋耐久性則是指正常應用橋梁極限狀態,與橋梁結構安全相比,耐久設計則要求更高,更為復雜,涉及結構材料組成、質量、等級等多個方面,如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水灰比、氯離子含量、混凝土強度等級、結構裂縫、堿含量、撓度等,均會影響道橋耐久性。
現階段,我國道橋工程建設規模、數量均不斷增加,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也在建設工程與使用過程中產生更多安全事故。如,應用某些道路工程中,產生路面塌陷或橋梁坍塌情況,不僅會威脅人們生命安全,還阻礙了各地區一體化經濟發展。根據分析可知,道橋工程安全事故產生原因在于以下幾點:一方面是設計方案存在缺陷,結構、材料等有所不足,影響了道橋設計安全性;另一方面則是施工企業未能有效落實設計要求,人員素質較低,造成施工中埋下了安全隱患,動搖了道橋工程根基。因此,相關部門需加強道橋工程設計,通過完善設計方案,方可為道橋工程質量提供支持,維護出行安全。
在道橋設計中,水泥作為混凝土材料之一,其質量對于混凝土承受強度、使用穩定性具有直接影響。如,硅酸鹽水泥與粉煤灰水泥存在化學成分差異,導致兩者穩定性、強度參數有所不同,投入項目后對道橋施工質量也有所影響。所以,需結合道橋施工地區的水文特征、溫度、環境等選擇水泥[2]。并且,在水泥攪拌中,按照設計試驗結果添加外加劑,減緩混凝土碳化速度,合理控制水灰比。分析混凝土含氣量(見表1),面對高強度混凝土水灰比使用指標較小,如若水灰比較高,則會降低混凝土強度與密實度,導致外部腐蝕性氣體進入工程內部結構中,進而影響工程質量,需對水灰比嚴格控制,為混凝土穩定性、強度提供支持。

表1 混凝土含氣量(%)
道橋結構在風荷載、車輛荷載、人為、地震等因素下,不僅會造成內部道橋結構不斷積累疲勞應力,引發疲勞損傷,還會受到道橋施工不均勻性與非連續性影響,加上以上荷載反復作用,導致道橋路面產生宏觀裂紋,造成脆性結構破壞。面對道橋疲勞損傷,設計人員一是將目光放在混凝土疲勞環節、耐腐蝕性方面,工作內容以耐久性、安全性設計為主,規劃設計張,做好水文特征、地質地貌勘察工作,設計初期即辨別可能造成疲勞損傷的因素,采取措施對其加以控制,保證設計合理性與科學性;二是分析道橋承受荷載最大能力,借助施工技術、施工設備、施工工藝等全面分析道橋結構應力,減少疲勞損傷;三是設計過程中采取虛擬技術演示和還原工程設計,通過3D打印技術探究部分磁療強度、安全及耐久性,實現設計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高。
在道橋結構中,為避免地震影響道橋工程穩定性,則應當加強抗震設計。結構可應用隔震支座,通過隔震支座或減震制作,提高臺、墩和梁體之間連接部位阻尼與柔性,進而將橋梁地震反映減小,且減小臺、墩承受水平地震力。并且,還能借助橋墩延性實現減震設計,將部分位置延性提高,發生地震后即可可形成穩定性較強的延性塑性鉸,以延長結構應用周期,耗散地震能量。同時,還可以采取新型減震結構,即為型鋼混凝土,在混凝土上包裹型鋼,提高混凝土抗剪承載力,促進延性提升,以提高抗震性能。該結構不僅可分散、吸收地震能量,還可以產生隔絕能量作用,減小道橋地震反應,控制結構變形在彈性合理范圍中。
現階段,道橋工程設計中部分存在數據準確度不足等問題,導致后期易發生設計變更,不僅影響施工進度,還會降低設計質量,增加施工風險。在道路設計中也是如此,數值如若產生差錯,會對道路后期應用造成影響,也會引發道路保養問題,可采取虛擬技術、建筑模型等分析工程設計情況,尋找其中不足之處,以提高設計質量。通過強化設計施工管理,積極應用新型施工技術與材料等,緊跟時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進而保證設計方案適應現場環境。
綜上所述,市政道橋工程設計中,易受到多方面影響降低工程安全性與耐久性,影響出行安全及城市規劃要求。因此,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注重材料設計、疲勞損傷、抗震設計及應用新技術的方式,及時發現設計方案不足之處,提高我國道橋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