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翠
摘要:舞蹈教學是塑造空乘專業學生完美身段和協調體態的直接方法,其中“語言描繪”是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口頭講解動作和運用肢體示范動作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運用“語言描繪”,可以表現課堂中的節奏美、動律美和體態美,激發學生學習動作的興趣,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追憶和遐想,保障了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產生視覺、聽覺、感覺與肢體表現的共鳴。
關鍵詞:中職 ? 舞蹈教學 ? 語言描繪 ? 空乘專業
一、中職空乘班舞蹈教學學情分析
對中職空乘班的學生來說,舞蹈教學主要以解決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為基礎,熏陶學生的氣質、體態及動作美感。空乘專業畢業生是適應民航運輸事業發展,氣質佳、形體美、才藝精的航空服務專業人才,而舞蹈教學是必修科目之一,所以教師必須依照學生的能力水平,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舞蹈教學的基本內容。
二、舞蹈教學中“語言描繪”的釋義
舞蹈教學是塑造學生完美身段和協調體態的直接方法,而教師運用“語言描繪”,是指教師在舞蹈教學中運用口頭講解動作和運用肢體示范動作來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動作的興趣,加深學生的記憶。可以說,“語言描繪”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是舞蹈教學訓練最直觀的呈現。
三、準確生動的“語言”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
1.科學性的語言是引導舞蹈教學的根本
在舞蹈教學訓練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應具有一定的科學規范性,運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舞蹈訓練實踐是教學的根本。首先,面對非專業學生,教師只能一點一滴地從頭教起,運用科學性的語言,提高舞蹈訓練的效率和質量,減少和預防訓練帶來的損傷,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使他們更好地達到舞蹈訓練目標;其次,教師需要示范完整的動作,在示范過程中加以科學性的語言描述進行引導,把動作的規格、要領、方位講解清楚,讓動作姿態在學生的思想及肢體記憶中根深蒂固。
2.感覺性語言是指導動作的信號
教學中的感覺性語言,是指教師運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啟發學生產生動作感覺的一種教學方式,即教師傳達的動作必須讓學生“有感覺”。舞蹈教學的實踐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需要學生通過身體親自試驗完成舞蹈動作。這種身體的運動感覺,是大腦對身體的關節、韌帶、肌肉進行的一項完美支配,從而完成一系列的人體姿態動作,只有學生真正“感覺”到這種感覺,教師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運動方式。教師運用感覺性語言合理地指導學生,學生便能很快地掌握動作,舞蹈的動作才會在學生腦海里越來越清晰,所形成的舞蹈動作也會變得越來越扎實。
3.形象性語言是舞蹈教學的調味劑
形象性語言是舞蹈教學中專業性比較強的一種教學語言,是對舞蹈動作、姿態的形容或比喻,充分考驗著舞蹈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感覺性語言的升華。這種形象性語言不單只是形容和比喻動作,也可以用于形象性的音樂及語調,能夠調動學生的舞蹈情緒,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由內而外地感受舞蹈音樂,使得跳出的舞蹈動作與教師的形象性語言、舞蹈音樂融為一體。
4.情感性語言是舞蹈教學的靈魂
情感性語言是春風化雨,一吟一詠地潤入心田的。教育心理學指出,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動力,是直立發展的重要因素。中職生正處于心理波動的年齡階段,容易叛逆,自尊心強,自我評價意識較弱,缺乏自信心。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感情需要特別強烈,教師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愛、贊美和尊重。因此,教師利用情感性語言進行適當的鼓勵,會讓學生擺脫膽怯害羞的心理,教師可以耐心地開導學生,耐心地示范動作,讓學生模仿與想象。這樣的課堂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會得到學生的積極配合。
總而言之,教師的“語言描繪”在舞蹈教學中起著畫龍點睛、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之一,能夠使舞蹈教學的內容更加豐盈。同時,教師要把握訓練的基本原則,善于利用語言的魅力,勇于鉆研,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和文化修養,真正使舞蹈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鄔諾娃.淺談舞蹈與音樂的關系[J].理論界,2010(6).
[2]張羽燕.淺談舞蹈與音樂的關系[J].經營管理者,2011(20).
[3]肖慶玲.論舞蹈語言的節奏美[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2).
(作者單位:廈門工商旅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