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翊
摘要:在我國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之后,創業成為大眾奮斗的風向標,許多小微企業順勢發展起來,這對各地減輕就業壓力、活躍市場經濟等大有裨益。技工院校承擔著培育應用型人才的重任,理應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在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上,借此彌補他們畢業后社會經驗和人脈資源不足的缺陷,大幅度提升他們畢業后的創業成功率。本文基于培養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現實意義,探討了今后實現該類目標的一系列可行性辦法。
關鍵詞:技工院校 ? 創業創新能力 ? 現實意義 ? 路徑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引導不同院系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實現自主化和長遠化發展,教師還需要著重鍛煉和提升他們的創業創新能力。
一、培養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現實意義
當前,我國人才競爭趨勢越演越烈,為了確保技工院校學生畢業后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及時找到對口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豐富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還要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潛能。
當前,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扶持青年群體創新創業,諸如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創業免息貸款、住房部為創業者提供一年免租服務等。在這樣良好的創業環境下,如果技工院校學生額外擁有良好的創新創業能力,勢必能夠盡快獲得展現才能的機遇和舞臺,適當緩解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
二、培養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路徑
1.革新教學理念
首先,技工院校教師要盡快改變注重專業知識傳授、忽略技能鍛煉的傳統教學方式,及時將創業創新能力培養貫穿至各個專業的日常教學活動中,竭力促進學生專業技術和實踐技能的同步完善;其次,教師需要及時發現教材中欠缺的創業創新能力內容,隨后基于市場發展現狀、企業人才招聘的最新要求等,有針對性地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就業趨勢,加強對創業創新技能的重視;最后,教師要定期組織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術和技能,為他們畢業后順利創業提供必要保障。
2.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創新創業
對于廣大技工院校學生來說,他們在面對創業創新問題時,經常會因為能力和經驗不足而盲目創業,帶來不小的損失。有的學生因為創業精神不夠堅定,恐懼失敗,最終徘徊在創業隊列之外。面對這種現象,技工院校教師要確保集中性地推行創業創新教育,令學生可以在正確對待創業問題的前提下,憑借更加優越的專業技術和能力,大膽挑戰創業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持續增強個人的抗挫能力,在技術創新和成功創業后,彰顯出個人獨特的價值和地位。
3.集中性鍛煉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
技工院校需要定期規劃組織校園文化節、技能競賽、讀書交流會、校園運動會、課外興趣小組、主題團日等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互動能力,為他們日后的創業、創新、創造等奠定基礎。
4.強化頂崗實習的教育力度
技工院校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等創新型辦學模式,力求賦予學生更多頂崗實習的機會,并實時引導他們熟悉相關企業的文化背景、管理體制,了解技能應用型人才必備的素養和應該經歷的成長過程,知道企業對員工的規范標準,善于學習、借鑒優秀員工發明創造和知名企業家創業發展的經驗。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全然掌握社會對創業創新能力的要求,以便全面發展自我。
綜上所述,技工院校選擇強化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的力度,是響應社會號召、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的必要途徑,更是帶動技工院校學生優質就業和創業發展的前提保障。因此,技工院校領導應大力落實相關職責,努力營造人人可創新、可創造、可創業的校園氛圍,督促班主任時刻扮演好學生創業創新方面的引導者、組織者等角色。長此以往,更多的技工院校畢業生在順利投入創業浪潮之中,會大膽并合理創新,為國家經濟可持續和創新性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胡立臣.技工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初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9).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