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薇
一、小學英語早讀存在的問題
早讀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段,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環節。然而,當前的早讀現狀令人擔憂。首先是學生看不到早讀的重要性,思想不重視,早讀秩序混亂;其次是形式較為單一,只是簡單地讀背,通常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
二、解決小學英語早讀問題的對策
1.端正早讀課學習的態度
早讀課作為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是學生將教師傳授的知識消化吸收轉化為自身知識的載體。《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早讀課,為學生提供一個高效又多彩的全新早讀模式,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端正早讀課的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讀書意識。
2.明確早讀課的任務和目標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的特點,自控能力差,如果教師在早讀課上不安排任務的話,他們就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早讀,因此,教師要提前布置好早讀任務,這樣學生在早讀時有明確的目標,發揮主觀能動性并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在布置任務時不僅要從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出發,還要結合教材的主要內容,通過朗讀單詞和短語、復述課文、唱歌曲、讀歌謠等學習方法,歸納總結、解難釋疑。這樣,學生學習時會相對輕松,對學好英語的信心會逐步增強,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感受到早讀的益處,同時,教師設定的目標也要由易到難,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到學習的逐步提升,增強學習的信心。
3.豐富早讀課的內容和形式
現階段,早讀課依托教材組織開展,但是如果僅局限于教材上的內容周而復始,不可避免導致早讀課的枯燥、乏味,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且失去“讀”的動力。所以為了讓學生保持“讀”的興趣和動力,筆者認為可將三十分鐘的早讀課分成三小節,前十分鐘為第一小節,以讀記單詞,正確發音為主,為第二節讀準課文,讀出語感打好基礎;第二節用十分鐘時間熟讀story time和 cartoon time并背誦;第三節利用最后的十分鐘讓學生跟唱rhyme time 和 Song time,英語早讀課充滿活力。當然教師也可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適當補充閱讀內容。
怎樣才能實現早讀課形式的多樣性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不同的早讀形式改善其多樣性。
第一,自讀。學生依據自身掌握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早讀方案,結合自己的學習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地鞏固學習,獨立完成早讀任務。
第二,領讀或齊讀。在此期間,教師則扮演輔導者的角色,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糾正錯誤的讀音,對于語感差的學生更要一對一親自輔導,并安排小幫手幫助英語基礎差的學生開口大聲讀英語,享受朗讀帶來的樂趣。
第三,相互協作讀英語,根據學生能力組合成多個小組,開展分角色朗讀、創編對話表演等主題活動,每個學生結合主題任務都能踴躍在小組活動中展示自我,共同體驗英語帶來的樂趣。
第四,引入競賽機制。采取小組競賽或英語演講比賽等形式,評判的標準為發音的準確性和讀音是否洪亮,教師結合表現給予加分或物質獎勵。例如:在班級開展一次默寫單詞競賽,提前準備好30-70個單詞,并將這些單詞按照難易度分類,隨后發給不同水平的學生,規定學生在15分鐘時間內記憶,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真正優化早讀課的效果。
4.及時檢查早讀任務的完成情況
及時檢查落實每一節早讀課所布置任務完成情況,督促學生更高效完成早讀任務。開展檢查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例如: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檢驗早讀課任務完成情況;采用little train的游戲法逐一糾正學生單詞發音;采用組內互查形式來檢查單詞記憶情況;也可引入競爭機制,對成績優異者進行物質獎勵或口頭表揚;全班默寫單元重點詞匯和句子,及時批改并反饋也是檢查早讀效果非常好的方法,對于學習薄弱的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后再默寫。
三、結語
在早讀課上,教師是指路人,為學生提供早讀內容,幫助學生確定早讀目標;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指導和監督,但要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絕不容動搖,一切早讀內容都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總之,教師和學生都要重視英語早讀課,并能合理利用,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困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早讀習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最終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屯村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