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鋼
當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的時候,他就被無數的愛包圍著,因為他就是希望,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希望……有這樣的感覺是在我有了女兒之后,我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她,讓她在幸福中健康快樂地成長,不受到任何傷害與歧視,這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想法。將心比心,每天在我面前跳來跳去、愛說愛笑的學生同樣也希望得到愛。
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謂的愛,就是用“心”體會對方最細微的精神感受。如果能夠做到想對方之所想,這就是愛。
在我執教的班級里,學生小M一直是大家公認的“搗蛋大王”。他不僅在課后搗蛋,上課時也不認真聽講,說話、做小動作,甚至趁教師不注意時離開座位、打鬧等,直接影響了他和其他學生的學習。從班主任處了解到,小M之所以會這樣,與他的家庭有很大關系。小M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農村,沒有正式工作,只能靠打零工賺錢養活他。雖然義務教育階段上學的雜費、書費、校服費等都免費,但是其他方面所需要花費的錢還是不少。這些錢對于普通家庭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于小M家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在了解小M家的情況后,學校給他減免了費用,教師也給予了許多幫助。也許正是學校、教師給予他的幫助太多,小M慢慢地把這種關懷和表助當成應該的事情,當做錯事情被教師批評時,他反而覺得教師不對。這種思想逐漸聚集后,他開始不聽教師的話,出現了許多問題。
雖然小M在學習、紀律方面與其他學生有很大差距,但我在教學中發現,小M在科學實驗操作時很認真,對實驗研究很有興趣。每一次實驗課上,他都急于想探究實驗,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能比較遵守課堂紀律。于是,我決定從這里入手鼓勵他,不但給他表現的機會,而且在學習方面幫助和激勵他,給予他更多的關懷和表揚。經過一段時間后,小M在紀律和學習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他已經步入班級中游水平了。
教師應該擔負起比家長更多的愛與責任,要想教育好學生,最好的方法是愛。其實,教師面對的不只是一名學生,而是他的整個家庭。由于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教師要關心的不只是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他們的精神。
有一次上科學課,當我進入四年級三班的教室時,發現平時對科學課有濃厚興趣的小Z并沒有像以往一樣做好課前準備,而是低著頭在桌子上寫著什么。當時,我沒有在意,而是直接喊“上課”了。接下來,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可是小Z的注意力不在我這里,而是時不時地低頭寫著什么。這時,我沒有沒收她的本子,而是在她抬頭看我的時候,用眼睛直直地看了她一眼,她似乎明白了,收起了本子。接下來進入了實驗階段,在布置好實驗任務后,學生們分小組進行實驗,我也參與到學生中間指導實驗。當我從一個小組轉身到另一個小組的時候,發現小Z并沒有參與分組實驗,而是又在寫東西。我悄悄地走過去,發現她正在寫語文作業,我剛要沒收她的本子,她發現了我,立刻將本子放入桌洞,然后很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我在她面前站了幾秒鐘,然后對她說:“做實驗。”她仍然低著頭,站起來走到自己小組參加實驗去了。直到下課,她再也沒有寫語文作業,我也因為學生們實驗結論的精彩而忘記了這件事情。
下課后,當我走出教室的時候,小Z跑過來,不好意思地對我說:“謝謝您,陳老師?!蔽蚁仁且汇叮瑺柡竺靼琢?,對她笑笑說:“不客氣,但我不希望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小Z使勁地點了點頭。
后來,我聽說小Z在課堂上“抓緊時間”寫的語文作業有不少錯誤,她也認識到了這樣做的危害,決心改正錯誤。回想這件事,我感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時過于獨斷和單一,其實對別人的過錯能夠寬容原諒也是一種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有愛,教師才會有耐心;因為有愛,教師才會有關心;因為有愛,教師才能和學生更加貼心;因為有愛,教師才能感受教育的幸福。
(作者單位:青島福州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