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少兒科普;閱讀推廣
摘 要:數字化技術是協助圖書館開展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重要手段。數字化技術既能豐富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內容和形式,又能提升科普服務的便捷性。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針對少兒的數字化科普資源偏少,科普推廣活動和模式單一,文章就我國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現狀進行了討論,針對數字化技術介入的科普閱讀推廣特點提出了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6-0018-03
數字化閱讀是當前新型閱讀的重要方式,其以各種平臺和終端為基礎,以數字化形式處理和傳送信息,極大地提升了信息的處理和傳輸效率。數字化閱讀具有便捷化、個性化、形象化等特點,數字化技術促進了閱讀服務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為讀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數字化背景下利用先進技術推進少兒閱讀推廣能夠彌補當前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中的短板,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少兒群體,激發少兒的參與熱情和創造力,啟迪他們的智慧,全面提升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整體水平。
1 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現狀
當前,各圖書館缺乏專門針對少兒的科普類館藏資源,僅有部分科普書籍,但未進行專門的分類,科普讀物的更新也較為滯后。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效果整體較差,推廣效率低下,各類科普推廣活動的頻次少,活動類型單一。通過對部分圖書館的兒童類讀物進行清點和分析,不難發現圖書館在科普讀物資源的配置上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少兒類讀物中以繪本類或文學類資源較多,科普類資源很少,反映了圖書館仍然在延續傳統的資源配置思路,以傳統的文學資源或繪本資源為主,忽視了科普類資源的配置,不重視科普知識對新時代少兒的啟發與教育作用;其次,科普資源以紙質資源為主,數字資源占比很少,一些中小型圖書館甚至沒有數字化的科普資源,有些圖書館主觀地認為資源的數字化應以成年人普適化資源為主,減少了兒童科普類數字資源的引進;再次,圖書館開展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頻率較低,忽視了推廣活動對少兒參與閱讀的影響。
當前,我國社會的信息化水平較高,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少兒也需要在較小的年齡階段通過科普的形式認知科學。作為公共教育部門,圖書館應積極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尤其要重視以往被忽視的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模塊,更多地關注少兒的科學啟蒙認知。以數字化為媒介開展少兒科普閱讀推廣能夠豐富推廣和活動形式,有助于激發少兒讀者的參與熱情,引導少兒以客觀和科學的態度認知世界,幫助他們提升科學素養。同時,數字化少兒科普推廣活動能夠提升區域的數字化教育水平,對少兒整體素質的提升作用明顯。
2 數字化背景下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特點
2.1 形式更加多樣
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少兒科普閱讀推廣可以豐富閱讀形式和推廣活動形式,賦予閱讀更多的現代化元素,以更加形象、高效的形式幫助兒童了解科普知識,引導少兒學會利用科普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強化圖書館的服務職能。數字化技術介入的少兒科普讀物更加形象、有趣,使推廣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形式多樣的推廣活動也更能吸引少兒父母的參與和關注,提升實際的推廣效果。此外,數字化的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活動能夠通過微信、QQ等形式傳送到少兒家庭中,家長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陪孩子閱讀。此外,一些通過3D打印技術制作的模型放置在適當場所,對少兒科普及引發少兒的閱讀興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2 專業化特征明顯
數字化背景下的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逐漸顯現出專業化的趨勢,在認識到少兒閱讀推廣的重要性后,部分大型圖書館通過青少年閱讀需求分析和大量市場調研,對不同年齡段少兒需求的科普資源、喜好的閱讀形式等進行了分析,引進合適的科普資源,創新科普閱讀服務形式,提升推廣效果,使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朝著專業化和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圖書館不僅要分析少兒的需求情況,還要分析家長的需求及反饋,對資源結構和推廣形式進行初步調整,使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專業性得以凸顯。
2.3 智慧服務水平提升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AI)的不斷發展,公共圖書館也在逐年引進新的智能化設備,軟件技術也在更新和進步,在以往智能化的水平上,圖書館智慧化特征更加凸顯,不僅能夠實現簡單的自動化服務,還能實現語音檢索、智能解答、智能識別、智能引導等智慧化服務功能。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方面,部分圖書館通過引進RFID電子標簽等技術實現少兒閱讀能力的分析與統計,通過閱讀成果反饋服務質量。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圖書館人才的引進和技術的引入使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技術含量大幅提升,很多圖書館與智能企業合作開發了具有針對性的科普閱讀推廣服務軟件,實現了閱讀推廣智慧化水平的提升。
3 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設計
3.1 讀者需求分析與鑒定
圖書館開展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基礎是基于實際情況,即對不同年齡段的少兒及其父母進行調研,根據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的心智成熟情況進行分級,確定不同級別少兒的閱讀能力,為不同能力的少兒分配不同的科普資源,使用不同的科普引導方法;在少兒進入圖書館閱讀之前建立基本情況卡片,對不同的少兒進行分級,根據圖書館對不同級別少兒分配的閱讀資源和活動方式引導他們閱讀不同的資源。
3.2 對閱讀推廣進行專業設計和策劃
對少兒進行不同的閱讀能力分級之后,圖書館要根據不同階段少兒的閱讀需求和行為特點設計不同的推廣內容,但要突出推廣活動的目標、主題及預計效果。大型圖書館可以自己建設閱讀推廣活動設計團隊,中小型圖書館可以外聘專業團隊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設計與策劃。對于一些普適性的科普資源,如天氣現象、動植物等科普知識,圖書館可以通過少兒專家講解與實物或圖片并舉的形式引導少兒認知;對于一些科技性較強的科普知識,如智能機器人、衛星、天體等,圖書館可以通過與其他單位合作,組織少兒參觀,通過視頻、實物模型等形式引導少兒強化認知。
3.3 加強少兒科普閱讀推廣過程控制
完成少兒閱讀能力分級和設計策劃之后,圖書館要按照既定設計加以實施,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保障每個環節的執行效果。在少兒分級過程中,圖書館不僅要根據年齡進行分級,還要根據少兒具體的智力發育水平,通過綜合性較強的方法進行考量,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在實施閱讀推廣的過程中,對于特殊群體少兒,圖書館應制定特殊的保障措施,對于少兒理解較為困難的環節,應通過適當的引導方式協助他們理解,因材施教,保證推廣成效。
4 數字化背景下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策略
4.1 豐富館藏資源,創新數字化推廣活動
當前,中小型圖書館缺乏數字化少兒科普館藏資源,資源是開展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基礎,因此,引進數字化資源是基礎工作。數字化科普資源的引進不能沿襲陳舊的傳統模式,要參考國內外先進的少兒科普運維理念,重新布局不同種類的資源,以科普資源的覆蓋率和多元性作為衡量指標,預留出發展空間。當前智能技術和移動手段的介入使數字化科普閱讀推廣更為便捷,圖書館應借此為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注入新活力,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加科普推廣的趣味性和創意性,吸引更多的少兒群體。圖書館要根據不同的少兒設置不同的形式,對初級階段的少兒應采用音視頻結合的形式;對中級階段的少兒可采用游戲閱讀的方式,或增加親子互動閱讀環節;對年齡稍大的少兒可以采用智能講解或引導推理的過程,讓他們熟知一些科學現象的簡單原理;資金較為充足的圖書館可以增設科學體驗環節,讓少兒真實體驗科學的內涵。
4.2 引入“圖書館+”的數字化科普閱讀推廣方式
“圖書館+”的數字推廣模式是當前較熱門的讀者推廣模式,該模式能夠有效發揮圖書館和其他實體的優勢,將知識與實體有效結合起來。該模式下的閱讀推廣需要圖書館引進對應的數字科普資源,通過與企業或其他實體的對接制作科普視頻和模型,在初步的講解與了解之后,通過實地參觀的形式將數字資源與實體相對應。對于少兒來說,“圖書館+學?!蹦軌蛴行Т龠M兒童科學素質的提升,如: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通過各種形式的光現象引出光的折射、散射等概念,既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科普常見的光現象,引導學生課下多到圖書館查看資料或觀看相關的視頻。
4.3 開發線上科普閱讀推廣活動
線上科普閱讀推廣也是當前較熱門的推廣形式之一,其具有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可大幅提升推廣效率。線上科普閱讀推廣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查閱信息、視頻講座、有聲讀物等,這些形式較之傳統的閱讀形式更加便捷、多樣,家長也能根據孩子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樣式,因材施教。例如,圖書館可以搭建數字資源平臺,家長通過在線的形式與孩子一同觀看科普視頻,陪同孩子一起在虛擬手工平臺模擬科學實驗,共同體驗探索科學的快樂。
4.4 創建數字化科普閱讀推廣品牌活動
當前,圖書館開展的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活動雖有一定的設計,但從整體來看尚未形成體系,隨意性較強。圖書館應著力創建品牌化的少兒數字化科普推廣活動,通過細致了解少兒和家長需求,為不同的少兒提供成套的科普專題推廣活動,讓少兒有步驟、成體系地學習科普知識,在不同的階段理解不同層次的科普知識。
參考文獻:
[1] 楊柳,宋亞玲.公共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實踐與思考:以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數字與縮微影像,2020(4):43-45.
[2] 宋亞玲.疫情下公共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的實踐與思考:以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科技視界,2020(34):1-2.
[3] 戴明.公共圖書館少兒科普數字閱讀App的應用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9):31-32.
[4] 孫磊.數字時代公共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服務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23-24,27.
[5] 宋淑娜,肖蘭,殷利軍.公共少兒館科普閱讀推廣的實踐:以如皋市少兒館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0(1):77-81.
[6] 魏琦.公共圖書館少兒科普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10):81-84.
(編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1-05-16
作者簡介:張兆華(1975— ),日照市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