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儷凝 靳秀敏
關鍵詞:電子書借閱機;數字化閱讀;使用行為
摘 要:文章從電子書接受度、移動圖書館App及電子書借閱機的應用三個方面進行了綜述研究,對我國現有的電子書借閱機功能、優劣進行了對比分析,以期推動數字化閱讀的持續開展。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6-0082-03
1 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得到廣泛應用,人們的閱讀方式、閱讀習慣也發生了改變。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1%,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9.3%[1]。超過50%的成年國民偏愛數字化閱讀方式,選擇手機閱讀的比例上升明顯。讀者希望體驗簡潔、方便、快捷的電子書借閱服務,圖書館希望創新電子書借閱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電子書借閱機應運而生,滿足了二者的需求。2011年,美國3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書借閱機——3M云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機。2013年,北京超星公司推出了我國第一臺電子書借閱機——歌德電子書借閱機,并搭配24小時電子書自助借閱系統。電子書借閱機以“互聯網+技術”引領閱讀潮流,打造了一個數字化閱讀的全新平臺,在電子書閱讀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電子書借閱機可為讀者提供24小時電子圖書自助借閱服務,突破圖書館時間、空間限制,讀者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快速下載所需電子書。高校圖書館提供電子書借閱機服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活,還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幫助。電子書借閱機是一種隨掃隨讀的電子書借閱平臺,讀者只要利用手機等設備掃描屏幕二維碼,下載安裝App,就可將所需內容下載至手機等移動設備。
2 國外研究綜述
筆者以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SSCI為主要統計情報源,以“electronic book”和“use”為主題詞進行檢索,獲取相關文獻27篇;以Ebscohost的LISTA外文數據庫為統計情報源,以“electronic books”“Information services”和“usage”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獲取相關文獻67篇,共獲取相關的外文文獻94篇。
2.1 關于電子書接受度的研究
國外關于學生對電子書接受度的研究成果豐富。英國JISC(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2007)主持了至今規模最大的電子圖書調研項目——國家電子圖書使用調研項目(National E-books Observatory Project),并于2009年11月發表了最終的調研報告,該項目調查了用戶使用教材類電子書的情況,以及電子書對數據商、出版商和各類型圖書館的影響等[2]。Jae-Young Hwang等(2011)進行了較大范圍的調查,以韓國5所大學的959名受訪者為對象,調查分析了韓國高校圖書館讀者對電子書的使用和認知情況,提出了基于讀者需求的電子書使用對策[3]。Suresh Jindal和Ankur Pant(2013)通過對德里大學中央科學圖書館的調查,得出了電子書館藏的增加是必然趨勢的結論[4]。Yalin Kilic Turel等(2018)探討了電子書對大學生的影響[5]。Hatice Gonca Bulur(2019)調查了學生對電子書的接受度,得出了感知易用和感知有用是兩個重要變量的結論[6]。
2.2 關于移動圖書館App的研究
移動圖書館App為用戶閱讀電子書提供了便利,增強了用戶使用電子書的意愿。用戶只要利用手持終端設備下載移動圖書館App,就可以閱讀電子書。Karim NSA等(2006)通過對馬來西亞兩所公立大學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對移動圖書館App在教學環境下的使用持積極態度,且表達出會繼續使用的意愿[7]。Min Zhang等(2016)提出了認知、情緒和支付是影響移動閱讀的三種因素,該研究認為移動閱讀內容供應商應提供高質量內容,加強版權保護,為用戶提供功能完善的應用程序;移動閱讀營銷者應對讀者的閱讀行為進行分析,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參與度和歸屬感[8]。Haichen Zhou等(2019)通過分析文本,總結了用戶對移動圖書館的使用需求[9]。
2.3 關于電子書借閱機的應用研究
電子書借閱機為讀者閱讀電子書提供了便利,國外的電子書借閱機主要有美國3M公司提供的3M云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機[10]。
3 國內研究綜述
筆者以CNKI為主要統計情報源,以“電子書”“數字閱讀”和“行為”為主題詞進行檢索,獲取相關文獻46篇;以“電子書”和“使用行為”或“使用”為主題詞進行檢索,獲取相關文獻61篇;以“電子書”和“借閱機”為主題詞進行檢索,獲取相關文獻25篇;以“超星”“3M”和“借閱機”為主題詞進行檢索,獲取相關文獻4篇,共獲取相關文獻136篇。
3.1 關于電子書接受度的研究
目前,我國學者針對高校學生接受和使用電子書的研究成果較多。例如,郝永麗(2013)認為,高校學生群體的心理感知對其使用電子書的意愿和行為具有明顯影響[11]。沈海嬌(2013)提出了加大電子書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提升閱讀服務質量等建議[12]。王素芳(2014)以浙江大學為例,通過考察大學生使用電子書的情況、態度,發現年級和學歷是影響大學生閱讀電子書的重要因素[13]。鄧巧妹等人(2019)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探討了大學生閱讀行為的變化,提出了搭建數字化圖書館、加強館藏資源建設等建議[14]。
3.2 關于移動圖書館App的研究
移動圖書館App對于電子書閱讀具有促進作用,以高校移動圖書館App為研究對象的科研成果較多。例如,明均仁(2013)基于技術接受模型構建了面向移動圖書館用戶的接受模型[15];靳娟(2014)調查分析了不同學歷讀者使用移動圖書館的情況[16];明均仁、黃傳慧(2014)提出了完善移動圖書館聯盟合作機制、加強信息資源建設等策略[17];楊根福(2015)認為移動閱讀的個性化服務質量、界面質量和內容質量對用戶滿意度有顯著正向影響[18];王俊芳(2017)認為相關部門在開發設計移動圖書館App的過程中應注重用戶的社交需求、閱讀目的及保護用戶隱私[19];曹鵬、明均仁等(2015)調查了我國移動圖書館App的普及情況、建設情況、開發模式、合作情況、區域特點、服務內容等,提出了完善移動圖書館App的基本功能、創新服務模式、加大自主開發力度、加強資源建設、擴大宣傳推廣等策略[20]。
3.3 關于電子書借閱機的應用
盧揚和陳麗君(2015)分析了電子書借閱機的使用情況,提出了一些提高利用率的策略[21];劉暉(2017)通過分析歌德電子書借閱機近年來的使用數據,提出了拓寬宣傳渠道、改善網絡環境及提升閱讀體驗等提高電子書借閱機利用率的策略[22]。劉磊等人(2019)針對圖書館電子書的借閱情況,提出了兼顧電子書商和圖書館發展的電子書借閱策略[23]。
4 我國電子書借閱機對比分析
目前,我國的電子書借閱機品牌主要有北京超星公司的歌德電子書借閱機、中國知網的CNKI觸摸屏數字圖書館、北京中文在線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中文在線集團云屏數字借閱機、四川云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云圖數字有聲綜合服務一體機、武漢鼎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博看觸摸屏讀報刊一體機、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的閱知移動借閱設備、北京九星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九星時代觸摸屏一體機等。從屏幕版式看,我國的電子書借閱機有豎屏和橫屏兩種版式,顏色以白色和黑色為主,大部分公司承諾可根據讀者需求定制電子書借閱機的顏色和機身尺寸。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電子書借閱機擁有圖書、報紙、雜志、音頻、視頻等資源,具有圖文發布、在線閱讀等功能。目前,九星時代觸摸屏一體機的功能較完善,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歌德電子書借閱機、閱知移動借閱設備和中文在線集團云屏數字借閱機在圖書資源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CNKI觸摸屏數字圖書館在學術期刊資源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音頻功能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因此,電子書借閱機商家重視該功能,有利于提升讀者的滿意度。
5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數字化閱讀的科研成果較多,但針對電子書借閱機接受度的研究成果較少。筆者分析了數字閱讀環境下讀者使用電子書借閱機的相關情況,對我國現有的電子書借閱機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筆者認為,電子書借閱機商家應注重提升讀者體驗、解決電子書借閱機存在的問題、加強電子資源建設、優化服務功能及拓寬宣傳推廣渠道,以推動數字化閱讀的持續開展。
參考文獻:
[1] 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新增長點[EB/OL].[2021-04-09].https://news.gmw.cn/2020-04/21/content_33755306.htm.
[2]Lorraine Estelle,Hazel Woodward.The National E-Books Observatory Project:Examining Student Behaviors and Usage[J].Journa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Librarianship,2009(2):172-177.
[3]Jae-Young Hwang,Jayhoon Kim,Boram Lee,ect.Usage patterns and perception toward e-books:experiences from academic libraries in South Korea[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4(4):522-541.
[4]Suresh Jindal,Ankur Pant.Availability of e-books in science: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of Delhi[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3(3):313-328.
[5]Yalin Kilic Turel,Seda Ozer Sanal.The effects of an ARCS based e-book on students achievement,motivation and anxiety[J].Computers&Education,2018(127):130-140.
[6] Hatice Gonca Bulur,Mustafa Sinan Go¨nül.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electronic book technology[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20(3):916-930.
[7] Nor Shahriza Abdul Karim,Siti Hawa Darus,Ramlah Hussin.Mobile phone applications in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a studentsfeedback survey[J].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2006(1):35-51.
[8] Min Zhang,Mingxing Zhu,Xiaotong Liu,ect.Why should I pay for e-books?An empirical study to investigate Chinese readerspurchase behavioural intention in the mobile era[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7(3):472-493.
[9]Haichen Zhou,Dejun Zheng,Yongming Li,ect.User-opinion mining for mobile library apps in China:exploring user improvement needs[J].Library Hi Tech,2019(3):325-337.
[10] 任會蘭.電子圖書使用行為實證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2):72-76.
[11] 郝永麗.高校學生群體電子圖書采納行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3.
[12] 沈海嬌,駱力明,孫眾.小學生對電子書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8):82-87.
[13] 王素芳,白雪,崔燦.高校學生對電子書的認知、使用和態度研究:以浙江大學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5):61-72.
[14] 鄧巧妹,馬燕,繆巧玲.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閱讀行為變化研究:以仰恩大學為例[J].數字教育,2019(3):43-46.
[15] 明均仁.基于TAM模型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接受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3(11):45-49.
[16] 靳娟.高校學生使用移動圖書館的行為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4.
[17] 明均仁,黃傳慧.基于用戶接受的高校移動圖書館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4(6):21-28.
[18] 楊根福.移動閱讀用戶滿意度與持續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以內容聚合類APP為例[J].現代情報,2015(3):57-63.
[19] 王俊芳.移動閱讀APP功能需求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7.
[20] 曹鵬,明均仁,段欣余.國內圖書館APP移動服務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5(16):77-83,101.
[21] 盧揚,陳麗君.電子書借閱機吸金還是敗金[N].北京商報,2015-05-22(A03).
[22] 劉暉.基于歌德電子借閱機的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閱讀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3):267.
[23] 劉磊,胡曦瑋,羅亞玲.基于利益相關者需求的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政策研究[J].圖書館,2019(2):104-111.
(編校:孫新梅)
收稿日期:2021-05-12
作者簡介:王儷凝(1992— ),西安理工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靳秀敏(1993— ),西安理工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
本文系2019年度陜西省圖書館學會A類課題“融媒體下西部高校用戶電子書借閱終端使用行為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1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