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昊
摘 要:榜樣是在偉大事業奮斗過程中涌現出的能夠代表時代精神風貌的典型人物,客觀、科學地弘揚榜樣文化,不僅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文化自信道路的主觀需求,也是推動時代精神發展的客觀需求。本文從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角度入手,立足于榜樣文化的內涵與特點,分析了榜樣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結合方式與存在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榜樣文化;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中圖分類號:F24?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32
“堅定文化自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于文化發展目標的重要論述,隨著社會轉型發展,包括大學生在內的人們主體意識進一步覺醒,社會價值選擇日益多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榜樣文化特有的內涵和優勢,使其早已成為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話題。
1 榜樣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榜樣文化有其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點。從源頭來看,榜樣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根同流。民族文化中的傳統美德是榜樣文化內在涵養的源頭,榜樣文化植根于美德的沃土,在不斷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揚棄發展,如岳飛、董存瑞等榜樣形象早已成為承載愛國主義、忠義勇信等優良傳統的精神代號;從發展來看,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運用榜樣文化來樹立典型、引領方向、凝聚力量,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榜樣文化,并滲透于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的方方面面。隨著時代變遷,其文化內涵也在不斷豐富發展,在傳統性與時代性的兼容并蓄、取精去糟中不斷打磨自身的文化樣態;從性質來看,榜樣文化彰顯社會先進文化,作為選樹的先進典范代表,榜樣本身及其內在所代表的品質精神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其核心內涵不僅來自于先進文化的精華,還濃縮和歸納了時代精神的精髓,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為先進文化指明了前進的發展方向。
(1)榜樣文化的內涵。榜樣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選擇樹立、培育各類先進典型,并有目的地、系統地引導人們對其事跡以及其中所體現的精神品質進行認同、學習和傳播,以此不斷激發人們自覺向上、向善的一種文化樣態。關于榜樣文化的內涵,學者已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其中,在學者范迎春看來,“榜樣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自我承載著該時代先進的理想觀念和價值品質,并感染學習者對其內在價值進行自我內化認同直至外化實踐的有著引領作用的理想人格范式。系統性地總結和凝練榜樣的內在承載價值和外在引領作用而形成的起示范作用的思想文化即是榜樣文化”。這一觀點闡述了在時代背景下,榜樣的主體示范性和客體可學性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說,榜樣是時代觀念和文化品質有力的詮釋者、示范者和踐行者,他們背后所體現出的崇高理想信念和向上精神狀態等內在價值,提煉凝結成了能夠彰顯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力量,并因其價值內核的“榜樣”特性,輻射該文化圈子所覆含的社會成員,從而為其提供知行實踐上的價值導向。
(2)榜樣文化的特點。先進性是榜樣文化最本質的特征,榜樣人物身上往往生動彰顯著與時代發展方向相一致的品質精神,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超前的引領功能量和恒定意義;榜樣總是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條件,偉大出自平凡,真榜樣都來自于實踐并經得起實踐檢驗,榜樣文化的社會歷史性和實踐性是對于不同條件下產生的榜樣其內涵、性質不同的有力解釋;榜樣文化產生于階級社會的歷史發展過程,從政治屬性上來看,作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組成部分,階級性是榜樣文化的根本特性;文化對人的生存、生活模式具有引領功能,滲透性是榜樣文化育人功能起作用的主要連接點,通過不同的傳播形式,榜樣文化逐漸對人們日常的思想、行為實踐進行滲透,不斷在人們心理上塑造出正能量的價值格局,促進社會道德氛圍營造和精神文明建設。
隨著榜樣教育作用日益凸顯和以媒體傳播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發展,以及國家對以榜樣宣傳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重視程度提升,榜樣文化對于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作用有了顯著增強,但大學生主體思想的復雜性、輿論場的多元性和宣傳手段的多選擇性都為榜樣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挑戰。
2 榜樣文化與價值觀教育的結合方式
榜樣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人格化代表,榜樣文化對于大學生的引領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并通過多元的媒體渠道結合課堂教學活動對大學生進行線上、線下的主導式教育、統一性引導,目的是使其理解、認同進而學習效仿榜樣,最終逐漸形成符合時代精神和民族情感的主流價值觀。
(1)以核心價值觀為內容進行主導式教育。榜樣文化具有向上的驅動力和軟約束力,其核心內容蘊含著從廣大榜樣身上提煉出來的先進價值觀。傳播者通過座談會、講座、優秀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對榜樣人物的事跡進行課堂教育或活動宣傳,以外在事跡的感染性和內在價值的示范性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引領功能,大學生受眾對于所傳播的榜樣內容進行接收,并自覺地分析、汲取之中所蘊含的價值取向,內容認同程度越高,價值觀引領功能作用發揮就越大。這種以榜樣文化為主題的主導性思想引領活動會推動大學生受眾塑造出與其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進而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認知和判斷,并通過實踐中介使之外化,用以指導自身的實踐活動。因此,榜樣文化是提升社會核心價值觀大學生認同度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渠道。
(2)以新媒體傳播為載體進行多渠道宣傳。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支持“互聯網+”教育發展,根據《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截至2019年6月,從年齡層次上看,20~29歲年齡階段的網絡用戶占比為24.6%,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最大;從職業分布上看,用戶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6%,其中又以大學生占到一定比例。作為當前新媒體時代中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交往方式和社會心理都受到媒體所傳遞的信息內容影響,榜樣文化以新媒體傳播為載體進行多渠道宣傳,也是其引領功能發揮的重要途徑。榜樣文化在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擁有了更廣泛的信息渠道與傳播載體,利用互聯網傳播效率高、速度快的優勢,突破了時空限制,通過網絡技術、手機微端、影視作品等媒體渠道擴大大學生對于榜樣文化教育的學習率與接觸面,潛移默化地將榜樣文化的引領功能生活化,逐漸具有了更大的影響力;信息傳播者也開始注重創新榜樣文化的信息傳播形式、豐富其傳播載體和教學形式,通過學習強國、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學習通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培育,突破了傳統方式的束縛,增強了傳播主客體之間的多向互動交流,促進了大學生榜樣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由被動式灌輸發展為主動式參與,將榜樣人物在媒體環境中以生動而具體的文化形象代替自然環境下的抽象形式,增強其可知性和感染性,進一步促進榜樣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引領功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