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濤 阜新高等專科學校
農村穩定多樣化發展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解決“三農”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了鄉村建設的戰略目標,建成有社會主義特色的現代化新農村,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需要充分發揮教育的優先性、戰略性、基礎性作用,讓農村教育事業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和發展大計。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鄉村建設和教育發展將努力形成最強合力,唱響最美和聲。農村小學在整個鄉村教育體系處于基礎地位,而小學英語教育在小學各個科目中相對薄弱。基于此,作者對遼寧省阜新市兩縣五區的八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進行調研,探尋鄉村小學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尋求出路。
阜新市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基本情況是農村人口較多,如此多的人口基數與其配套教育規模與需求也比較大。在國家提出發展教育要均衡方針的指導下,目前阜新市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改善了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鄉村學校的軟硬件設施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正在逐步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但是,阜新市鄉村教育的薄弱狀況還沒有得到扭轉,與城鎮相比,鄉村教育發展仍然相對落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鄉村學校由于辦學條件差、公共設施落后、教師待遇低,使得鄉村學校很難招收和留住優秀教師,從而導致鄉村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由于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差,再加上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低,從而導致鄉村學校優秀生源流失。根據筆者的調查,阜新地區很多農村小學英語教育階段缺乏專業的英語教師,導致部分地區英語課堂設置時斷時續,教師更換頻繁。這對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包括發音準確、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學歷較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農村學校教師不會用或用不好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仍然沿用老式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而隨著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式的興起,對教師接受新知識的要求較高,除教師應學會基本的在線直播之外,還要求教師在線布置作業、在線批改作業等,而且要求教師要通過微信、微博、騰訊課堂等多種方式來與學生溝通與交流。不能很好的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不自覺地探索英語課堂教學,必將導致教學理念和方法落后。
第一,信息化教學資源不夠完善。盡管近年來鄉村學校建立了簡單的多媒體教室,并配備一些多媒體教學設備,但這些措施并不完善。教學設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英語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強、交互性強的學科,教學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會對英語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二,缺少語音教室。根據筆者調查,農村小學生的英語語法知識的掌握與城市小學生相比差距并不大,關鍵是詞匯量以及口語和聽力能力的不足。英語教學最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小學生能夠充分認識英語的重要性,并且對英語慢慢產生興趣。這就需要通過課堂中設置更多的輕松環節來實現,比如通過多媒體設施來展示授課內容,并不是單純書本上的知識去傳授課程,多媒體課堂教育的介入,就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感。
第三,英語書籍和閱讀材料短缺。作為一門需要掌握語言和文化的學科,僅僅通過上課來獲取語言知識是不夠的。英語學習需要一定的英語書籍來為英語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和了解跨文化知識。然而,在農村地區的小學,通常沒有真正的圖書館。學生只有教材加練習本,沒有課外讀物,造成學生的英語知識狹窄。
根據筆者對阜蒙縣六所小學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60%的學生對英語課沒興趣或興趣不高。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多數農村地區缺乏豐富的英語語言環境。在農村地區,學生幾乎沒有英語交流環境。學生在封閉的環境中學習英語,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和情景。課堂上允許學生接觸英語,但為了趕上教學任務或由于教學標準,許多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都是進行英語翻譯或直接灌輸。這導致學生學習目標模糊,英語學習積極性差,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第二,受教師落后的教學方法的影響,滿堂灌的語法學習而忽視口語和聽力的輸入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第三,受父母傳統觀念的影響。有的農村父母本身英語水平不高,無法輔導孩子,再加上“學不好英語是愛國的表現”等錯誤思想也誤導了學生。
語言環境是影響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我們國家的農村環境中,幾乎不可能接觸到有關英語的媒體和信息,也聽不到周圍的人用英語交流。農村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農村家長的知識文化水平普遍都不高,從而教育觀念比較陳舊,不太講究教育方式方法。有的外出務工,孩子留守家里由老人照看,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鄉村學校教育設施、設備缺乏、落后,課程表上基本都是語文數學,除了一周一節或兩節的英語課,平時接觸不到英語語言環境,無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針對阜新市鄉村教育的現狀和鄉村教育滯后的問題,同時對比阜新市城區的教育和其他地區的鄉村教育,筆者通過調查研究,并分析存在的差異,總結出行之有效的阜新市鄉村教育的改革措施和發展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教育和資金是密切相關的,尤其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更需要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合理分配城鄉教育資源,建設完整的鄉村教學基礎設施設備。同時,落實好各級財政對鄉村教育的資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更好地改善鄉村教育的弱勢情形。首先是改善硬件條件,能夠加入豐富課堂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增加先進的教學設備例如多媒體互動式黑板、語音室等等。使教學更為直觀和有趣,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多渠道搭建閱讀平臺,為學生免費贈送英語繪本,編寫針對本地區的鄉土教材。在軟件方面,幫助教師專業化發展,定期開展農村在崗教師全員培訓。通過政策性獎勵支持鄉村教師,推動城鄉教師捆綁化一體化發展,選派城區優秀教師去農村小學支教。再者,增加教師的培訓和進修,在學校之間和校內互相學習提升。
鑒于農村小學階段的特殊性,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農村英語教師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游戲教學計劃的心理特點,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玩耍,提高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學。教師應結合英語教材設計一系列不同角色的英語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游戲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播放一些中、英文卡通形象,擴大教學范圍。看學生從視頻中得到的信息,試著用英語說出來,學習外國的風俗習慣,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模式,讓孩子參與一些舞臺表演,全面鍛煉學生的口語和溝通能力,在教學和娛樂的模式下,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和鍛煉。
對于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學生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而交流就需要學生能夠設身處地的在環境中進行交流。但是,就目前農村教育的現狀,學校除了一些基礎的英語課堂之外,并沒有其他關于學生提高語言能力的途徑,所以基于此,學校可以通過上述缺陷進行完善。在后期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多設置英語學習的環境,不僅僅是傳授課本知識,更應該從實踐中體會學習的意義。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游戲環節,可以設置成對話的方式將每節課的內容灌輸進去,這樣學生不僅體驗了課堂的樂趣,還以此學習到了課程內容。再者,學校可以不定期的組織關于英語的活動,比如英語朗誦比賽,或者英語知識競賽,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及學生的參與能力,還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快樂輕松的英語環境,學生的英語水平自然會提高達到預期要求。
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不可忽視。學校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視家庭教育,通過家庭與學校聯系手冊、家長會議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使家長了解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在監督孩子復習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將英語學習推廣到家庭。創造在家學習英語的條件和氛圍。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需要教師、學生學校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長的配合。作為一名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應該能夠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人施教、因課施教、與學生交談、交流思想、理解學生、引導學生,只有長期堅持下去,才能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在農村小學,有必要進一步優化教育均衡發展,不斷優化教育資源,改進英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要充分發揮小學英語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己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使英語成為學生最喜愛、最感興趣的課程。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還處于薄弱的地位,難以解決教學實踐中的諸多困難。如果我們可以增加教育投資,提高農村英語教學的條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那么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落后問題,從而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打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