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友,王純葉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江北分院 婦產科,廣東 惠州 516000)
新生兒出生缺陷一直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資料統計顯示,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率較高,每年有80 萬~120 萬名出生缺陷兒[1]。從出生缺陷的類型來看,主要包括神經管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尿道下裂等,嚴重威脅新生兒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2]。至今,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病機制并不明確,病因十分復雜,其中遺傳、環境是兩個被公認的因素,而遺傳因素中又以母體葉酸缺乏最為常見[3]。對于絕大部分孕婦而言,葉酸的需求量比較大,服用葉酸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流產、孕期或產后抑郁[4]。我國自全面二胎政策實施以來,欲生二胎的高齡婦女人數增加,該人群妊高征、唐氏綜合征發病率較高,針對這部分人群開展葉酸基因檢測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基于惠州地區MTHFR 基因突變的高風險人群小樣本給藥,探討高風險人群活性葉酸的個體化給藥,以實現優生優育的目標,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從2020 年1 月至10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有流產史或畸形胎兒史婦女中,篩選出MTHFR 6771298 基因突變的高風險人群70 名作為研究對象,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35 例。對照組:年齡35~40 歲,平均年齡(37.41±1.25)歲;生育情況,二胎28 例,三胎5 例,四胎及以上2 例。實驗組:年齡35~40歲,平均年齡(37.03±1.20)歲;生育情況,二胎25 例,三胎7 例,四胎及以上3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35~40 歲之間;②有流產史或有畸形胎兒史;③精神和認知正常,可配合完成基本調查研究;④自愿參與,簽訂基因檢測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內分泌功能異常;②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③伴有嚴重妊娠期并發癥(如高血糖、高血壓等);④臨床資料不完整。
1.3 方法①個體化給藥:對照組給予葉酸(揚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658)800 μg/日,實驗組給予活性三代葉酸(西安浩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7156)800 μg/日。②檢測方法:標本采集:于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孕婦靜脈血5 mL,經柱式抽提試劑盒(德國羅氏公司,批號23655500)進行DNA 樣本提取。檢測操作:經紫外光分光儀對樣本DNA 的純度(A260/A280≥1.7)進行檢測,隨后采用熒光定量PCR 對MTHFR 基因多態性進行檢測,再進行稀釋處理,使稀釋之后的濃度在5~10 ng/μL 范圍內。檢測室:于每個反應中設置6 種陽性樣本,同時設置1 種陰性標準品,控制反應體系總體積,使其為6 μL。反應條件:溫度為95 ℃,時間為10 min。激活熒光基團,95 ℃15 s、60 ℃40 s 為一個循環,擴增40 個循環,然后冷卻處理,時間為1 min。反應結束后,采用ABI 公司生產的熒光定量PCR 儀讀取樣品孔內終點熒光,并應用專業分析軟件對樣本基因分型進行分析。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C677T 位點的基因分布情況和妊娠結局。①C677T 位點的基因分布包括CC、CT、TT 等位點。②妊娠結局主要為不良妊娠結局,如流產、孕婦妊高征、抑郁以及胎兒畸形。
1.5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C677T 位點的基因分布比較C677T 位點的基因分布中,實驗組的CC 占比高于對照組,CT 占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的TT 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C677T 位點的基因分布比較 [n(%)]
2.2 兩組的不良妊娠結局比較實驗組的流產、妊高征、抑郁、胎兒畸形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比較 [n(%)]
我國是一個出生缺陷頻發的國家,高出生缺陷率嚴重影響了人口質量,與優生優育的目標不相符。出生缺陷的發生原因十分復雜,母體葉酸缺乏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5]。食物中的葉酸易被紫外線破壞,另外食物在烹飪時葉酸損失50%~95%。葉酸缺乏癥在全世界被公認為是一個保健問題。孕婦處于特殊生理時期,葉酸需求量高于正常人。據相關研究[6],葉酸本身無治療作用,孕婦服用后,在MTHFR 的作用下,可還原成5-甲基四氫葉酸,從而實現對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調節,最終發揮保護胎兒神經管發育以及抑制流產、抑郁的作用。
目前,MTHFR 基因多態性與妊娠結局的研究并不少見。孫慶梅等[7]探討MTHFR 基因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結果顯示,MTHFR-677 TT 和MTRR-66 AG 是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梁玲芝等[8]的研究顯示,育齡婦女攜帶MTHFR C677T 位點的T 等位基因及CT、TT 和CT +TT 基因型可能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風險。但是相關報道多集中在既往存在不良妊娠結局孕婦和無不良妊娠結局孕婦,且年齡并未限定。本研究建立在既往研究的基礎上,選取的孕婦年齡均在35~40 歲之間,這部分孕婦均與二胎政策的開放有關,有生育史,且既往均有不良妊娠結局,并針對性地給予葉酸,這就有別于既往相關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C677T 位點的基因分布中,實驗組的CC 占比高于對照組,CT 占比低于對照組(P <0.05),提示MTHFR 基因的多態性和不良妊娠結局密切相關。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兩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流產、妊高征、抑郁、胎兒畸形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MTHFR 基因的多態性的確會影響妊娠結局,其突變可能增加不良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MTHFR 基因多態性會對妊娠結局產生影響,必須重視孕期葉酸的補給,盡可能補充三代葉酸,以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實現優生優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