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婷
(茂名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廣東 茂名 525000)
新生兒肺動脈高壓是指新生兒出生后肺動脈出現持續性高壓,肺動脈壓高于體循環動脈壓,從而引發心房、動脈導管水平血流右向左的分流,臨床出現嚴重和難以糾正的低氧血癥等癥狀,極易造成多臟器的循環衰竭[1]。目前臨床研究[2]認為糾正酸中毒、低氧血癥,阻斷肺動脈高壓誘發的惡性循環,擴張肺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是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主要原則。本研究旨在探討一氧化氮聯合米力農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2 月至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76 例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臨床兒科、超聲等檢查確診為新生兒肺動脈高壓,出生后28 d 內,發紺癥狀顯著,動脈血氧分壓50 mm Hg,持續吸入高濃度氧后發紺無改善,肺動脈平均壓20 mm Hg 以上,患兒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非肺血管異常收縮型,原發病灶不在肺部,先天性心臟病,病情危急不能參與研究的患兒。按照患兒的就診順序分為兩組各38 例。實驗組男20 例,男18 例;胎齡32~40 周,平均(36.01±2.39)周;體質量1 000~4 256 g,平均(2 856.42±500.21)g;早產兒10 例,足月兒28 例。對照組男21 例,男17 例;胎齡32~40 周,平均(36.11±2.36)周;體質量1 000~4 302 g,平均(2 795.42±498.21)g;早產兒8 例,足月兒30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基礎治療:患兒入院后完善相關實驗室檢查和常規治療,包括機械通氣、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對照組給予米力農(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 970051;規格:5 mL ∶5 mg)治療,負荷劑量50 μg/kg,靜脈注射,10 min 內注射完畢,維持劑量0.7 μg·kg-1·min-1,持續微泵注射,連續治療48 h。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療,設定參數:起始濃度10 ppm,持續30 min 后若血氧飽和度無明顯變化則增加劑量5 ppm,根據患兒病情逐漸增加劑量,最大不超過45 ppm,連續治療48 h。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肺動脈收縮壓下降至35 mm Hg;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肺動脈收縮壓下降幅度低于10 mm Hg;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肺動脈收縮壓50 mm Hg 以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氧合指標:采用德國德爾格公司的Babylog 8000 呼吸機記錄血氧飽和度(SpO2)、動脈血氧分壓(PaO2)、氧合指數(OI)水平。③超聲心動圖監測指標:采用東芝SSA790A 型全數字化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監測肺動脈收縮壓(PASP)、平均肺動脈壓(MPAP)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 軟件統計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4.74%,高于對照組的78.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的氧合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的SpO2、PaO2、OI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實驗組的SpO2、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OI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氧合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氧合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2.3 兩組的超聲心動圖監測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的PASP、MPAP、LVE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實驗組的PASP、MPAP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超聲心動圖監測指標比較()

表3 兩組的超聲心動圖監測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胎糞吸入綜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發生的主要原因,臨床上多采用機械通氣、改善體循環壓力、降低肺動脈壓力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3],臨床效果確切,但是治療效果仍舊不能令人滿意。
米力農是第二代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劑,擴張血管作用顯著,其作用機制是選擇性抑制心肌細胞的磷酸二酯酶,增加細胞內的磷酸腺苷,增加鈣離子內流,致使心肌收縮力增強,起到擴張血管的效果[4]。米力農的半衰期短,用藥1 d 后以原型通過腎臟排出,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作用僅局限于肺臟內部,不影響肺部以外的血流動力學,治療的安全性相對較高。
一氧化氮自由基脂溶性高,在細胞間質彌散速度快,半衰期短,在機體內只有5 s,患兒吸入一氧化氮后對于肺循環具有選擇性的作用。在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過程中,機體內的L-精氨酸和分子氧在一氧化氮合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NO,血管平滑肌細胞鳥苷酸環化酶被NO 激活,生成的cGMP為第二信使激活門控離子通道,可降低血管平滑肌內鈣離子濃度,舒張血管平滑肌。相關研究[5]表明,NO 可在較短的時間內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活性,降低肺動脈壓,改善肺血流、肺通氣,且不影響體循環的血壓及血流。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4.74%,高于對照組的78.95%(P <0.05)。治療前,兩組的SpO2、PaO2、OI 水平無顯著差異(P >0.05);治療后,實驗組的SpO2、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OI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治療前,兩組的PASP、MPAP、LVEF 水平無顯著差異(P >0.05);治療后,實驗組的PASP、MPAP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上述結果表明,一氧化氮聯合米力農可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一氧化氮聯合米力農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效果顯著,可改善肺循環和肺動脈壓力,糾正低氧血癥,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