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隆自菊
(1 河南省通許縣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河南 開封 475400;2 長沙市第四醫院 門診部,湖南 長沙 410006)
手術室護理是臨床護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手術室護理的質量能夠直接影響到手術效果[1]。很多患者在手術前會產生壓迫感和焦慮不安的心理情緒,甚至有患者在手術后出現失眠、頭痛、心煩、潮熱多汗、脾氣煩躁等癥狀[2]。這些反應均為手術引發的心理應激反應癥狀,同時,還會引發精神心理障礙和內分泌紊亂。鑒于此,實施手術室人性化護理,能夠改善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在術后更快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加快患者的恢復進程[3]。本研究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于我院手術室進行手術的7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17 例;年齡32~64 歲,平均年齡(46.6±7.4)歲;心臟搭橋6 例,子宮肌瘤切除術10 例,剖宮產術9 例,骨折內固定10 例。觀察組男19例,女16 例;年齡36~68 歲,平均年齡(49.6±6.4)歲;心臟搭橋8 例,子宮肌瘤切除術11 例,剖宮產術11 例,骨折內固定5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術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與患者多溝通,安撫患者的情緒,并給患者家屬如實匯報手術情況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手術中協助醫生做好麻醉工作,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時刻做好搶救的準備;手術結束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術后注意事項。觀察組采用手術室人性化護理,主要措施:①手術前的人性化護理:在術前多與患者溝通,安撫患者,緩解其緊張、恐懼和焦慮等各種負面情緒,排除這些不利因素對手術的影響;向患者家屬如實匯報手術情況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安撫患者家屬不要緊張,和家屬一起做好鼓勵患者的工作;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如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等);手術前一天向患者做好術前宣教,解釋術前做好準備的重要性、術中如何配合醫生和護士的工作以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在得到患者的同意之后再進行相關的護理操作,從而提高患者的自主性;為患者分析手術的優勢和必要性,并向患者描述手術室環境,消除患者處于未知的狀態下引起的緊張情緒。②手術中的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首先進行手術患者床單及護理用具的準備。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消除患者由于陌生帶來的拘束、恐懼感;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親切地直呼患者姓名,消除直接叫床號而帶來的疏離感;護理操作過程中動作應輕柔、簡捷熟練,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在對隱私部位進行操作時,盡量給予患者一定的隱蔽空間,提高患者的自尊感。③手術后的人性化護理:手術結束后,擦拭干凈患者身上殘留的血跡,幫助患者擺好舒適的體位;手術后第2 天對患者進行隨訪,詢問患者術后的情況。詢問患者術后情況時一定要注意措辭,不要讓患者有心理壓力,打消患者的疑慮。術后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指導患者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如果被血液滲濕應及時就診。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配合情況,手術前后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以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分為 “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 四個等級,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手術配合情況比較觀察組的手術配合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86%(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配合情況比較 [n,n(%)]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態比較手術后,觀察組的SDS 評分、SA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態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態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人性化護理的本質是 “以病人為中心”,它要求護理人員必須要轉變 “以我為中心” 的觀念,將 “以病人為中心” 貫徹于護理全過程[4]。人性化護理是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就醫環境,讓患者從身體到心理都能獲得舒適、放松和滿意的一種護理方式[5]。手術室人性化護理的實施,不再受傳統醫學模式的影響,不再單純地圍繞手術[6],而是將手術室護理工作的中心轉向患者。人性化護理不但可幫助患者消除抑郁和焦慮情緒,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還可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其使命感,不斷地提高護理技能和護理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配合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86%(P <0.05),表明人性化護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其更加積極地配合手術,從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后觀察組的SDS 評分、SA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原因在于護理人員進行術前溝通時,耐心為患者解釋手術所要注意的事項,緩解以至消除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讓患者輕松愉快地接受手術治療;手術中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境和舒適的護理,由此消除患者由于環境陌生而帶來的拘束、恐懼感,提升患者的信任度[7];手術后幫助患者擺好舒適的體位,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并給患者匯報手術情況,在匯報時注意措辭,盡量避免傷害到患者的情緒,對于患者出現的不適感及時給予解釋和安慰,均可以減輕手術損傷和手術給患者帶來的身體、心理方面的影響,為患者日后身心恢復提供有利的條件[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P <0.05),表明人性化護理可以給患者最大程度的關懷,拉近患者和護士之間的距離,使患者對護士具有親切感和信任感,從而提高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能夠提高手術患者的手術配合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