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翚
摘 要:近年來,黃山區提出在重點區域開展油菜景觀示范片建設,深入謀劃,大力宣傳,狠抓技術指導,加大政策扶持,按照政府主導、農戶自愿的原則,圍繞花用、油用和景觀旅游,做優油菜花經濟,在美麗鄉村、百佳攝影點等重點區域打造油菜景觀帶,集成推廣節本增效綠色增產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達到了農民增收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目的。該文介紹了黃山區重點區域油菜景觀示范片建設的總體思路和主要做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油菜;景觀;示范片;黃山區
中圖分類號 S565.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7-0149-02
黃山區地處山區,農業耕地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約7810hm2,其中,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350hm2。全區油菜種植面積超過860hm2,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為推進全域旅游,帶動農旅結合,促進農民增收,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深入謀劃,開展重點區域油菜景觀示范片建設,取得了顯著效益。
1 總體思路
油菜示范片建設按照政府主導、農戶自愿的原則,圍繞花用、油用,做優油菜花經濟,主要以103、218等省道和太平湖沿線,以及黃山現代農業示范區等重點區域種植油菜,集成推廣節本增效綠色增產技術,在重要公路兩側、美麗鄉村、百佳攝影點周邊等打造油菜景觀帶,達到以農促旅,節本增收的目的。
2 主要做法
2.1 宣傳發動,調動農戶參與的積極性 為做好重點區域油菜示范片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黃山市重點區域油菜示范片整體規劃精神,黃山區自2019年提早謀劃,以區政府名義出臺了《黃山區重點區域油菜示范片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并專門召開重點區域油菜工作推進會,對2019—2020年度油菜示范片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布置。譚家橋鎮、三口鎮、焦村鎮、永豐鄉和新華鄉5個鄉鎮就重點區域油菜市級示范片建設作了書面承諾,明確示范片建設任務、獎補政策、考核標準和工作要求。區農技部門成立了油菜示范片技術指導組,結合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和脫貧攻堅工作及主題黨日活動,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工作。近2年舉辦秋種、油菜種植技術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20多場次,培訓農民10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份,編發手機短信1.2萬條,為重點區域油菜示范片建設“統一思想、統一技術、統一管理”奠定基礎。
2.2 創新設計,推介油菜花農旅活動 邀請安徽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專家到現場進行考察,因地制宜開展總體規劃設計。如在三口鎮巷聯村創意設計“奧運五環”和“美麗皖南”圖案,在譚家橋鎮東黃山村油菜田間設立“五角星”觀景臺、卡通人物造型,在曹村片點創意設計“竹(祝)福新華”圖案和油菜田間設立卡通人物造型,進一步提升油菜花的觀賞性和體驗性。各片區選點科學、依山傍水、人文薈萃,三月油菜花海與小橋流水人家、粉墻黛瓦交相輝映,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區政府組織農水局、融媒體中心、文旅體局及相關鄉鎮積極在學習強國、安徽日報、安徽經濟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和黃山日報新聞客戶端、黃山廣電臺、黃山區政府網站等地方媒體,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廣泛進行宣傳推介油菜花農旅活動。示范區內種植的彩色油菜花吸引眾多游客,有的地方成為了網紅打卡地,為區內鄉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延伸了油菜產業鏈,深入推進農旅融合。
2.3 集成配套,推廣節本增效綠色增產技術 景觀油菜對品種的要求比較嚴格,示范片主推品種有中油雜19、灃油737、中雙11、秦優28、中核雜418和徽豪油10號等優質油菜品種。全區雙低油菜播種面積達820hm2,使油菜優質化率提高到95%以上。在譚家橋、三口、焦村、永豐、新華等地推廣油菜機開溝免耕直播技術,全區油菜機開溝免耕直播推廣應用面積695hm2,占總面積的80%。示范片集中推廣肥料農藥“兩減”技術,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三口鎮巷聯村建立油菜肥料利用率試驗區;推廣應用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切實把好藥劑防治“三關”,即防治適期與次數、對路藥劑和施藥器械3個關鍵環節,實施高效安全環境友好型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施藥器械防治病蟲害,提高農藥利用率,切實做到減肥減藥,保護生態環境。
2.4 優化田管,提升示范區觀賞性 為提升示范區整齊度和觀賞性,農業技術人員認真做好田間管理,做到適期播種,合理密植,開好“三溝”,做到溝溝相通,確保田間明水能排、暗水能濾,降低田間濕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強植株抗逆性。同時,鼓勵種油大戶增強機械化、社會化服務,切實提高油菜生產組織化程度。為應對2019—2020年嚴重干旱災害,區成立抗旱指導服務組,深入受災鄉鎮,指導農業抗旱自救工作。為了提高油菜播種質量,促進越冬油菜早發壯苗,農技部門制定油菜抗旱田管技術措施,農技人員深入重點區域油菜田間,發動大戶因地制宜開溝引水造墑播種和抗旱保苗,指導播種未出苗、缺苗油菜田塊進行多次補種等,有效保證了示范區油菜的安全生長。春季及時組織農技人員線上線下指導油菜生產,及時制訂《黃山區油菜春季田管技術指導意見》,發放到各鄉鎮指導生產。為應對春季寒潮天氣對油菜等在田作物的影響,農技部門制訂了《關于做好寒潮天氣農業生產防御的一封信》《油菜應對“倒春寒”田管技術措施》,在政府網站及大戶微信群里發布,指導農戶提前做好防凍和凍后恢復生產工作,并及時開展油菜菌核病等病蟲害監測和防控。
2.5 政策扶持,以督查考評促經濟效益 為推動示范區建設,區農業農村部門積極整合項目資源,將油菜示范片建設與相關項目實施有機結合,加大投入力度,促進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市、區2級政府對油菜示范片建設實行以獎代補,對驗收合格并達到要求的,予以兌現示范片獎補資金。在油菜苗期、花期開展油菜種植進度督查指導和花期考核驗收,對照重點區域油菜示范片建設考核標準,圍繞品種選用、適期播種、播種面積落實、示范片油菜長勢長相、油菜創意設計等情況,對承擔任務的鄉鎮進行階段性督查考評,為年度考核評比、發放獎補資金提供依據,對考評中達不到建設要求的將不予補助。通過示范片建設,示范區油菜籽平均單產1956kg/hm2,收入超過11250元/hm2,相比常規種植,2020年示范區節本增收約146.8萬元。另外,示范區油菜花集中連片成金燦燦的花海,與鄉村美景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美麗畫卷。盡管受疫情影響,油菜花期仍然吸引了區內外游客踏春賞花,大大提升了黃山區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促進了農民增收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3 存在問題與對策建議
3.1 存在問題 油菜示范片的建設雖然受到了種植戶的歡迎,但是受農用生產資料價格偏高,種植效益偏低,農村勞力外出務工較多,造成部分鄉鎮農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不高;另外,自然氣候和災害對油菜種植的影響較大,會提高種植成本,當地部分大戶油菜茬水稻成熟較遲,影響了水稻收割和油菜播種。因此,急需提高農戶地景觀油菜示范片的意識,從長遠發展和區域發展來看待項目建設。
3.2 對策建議
3.2.1 提升影響力 繼續打造重要公路、太平湖沿線和現代農業示范區等重點區域油菜花景觀,對示范主體做好宣傳動員、技術培訓與指導工作,做好油菜花海鄉村旅游推介,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報刊、手機App等媒體,廣泛宣傳,切實提升“農業+旅游”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3.2.2 加大扶持力 積極做好項目資金爭取工作,整合項目資源給予油菜種植扶持,重點鼓勵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油菜,促進示范片面積的有序擴大。
3.2.3 強化協調力 強化與安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的技術協作,加強油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的引進和試驗示范,推進油菜生產規模化、優質化、機械化,降低油菜種植成本,提高油菜籽品質。
3.2.4 推進營銷力 加大現有油菜籽加工主體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扶持力度,鼓勵加工企業與油菜籽生產基地對接,實行優質油菜籽訂單生產,培育優質菜籽油品牌,推動優質菜籽油進超市和網上銷售等。優化觀賞路線,做好優質服務,結合徽文化,打造具有濃厚地方文化氛圍的農家旅游,把油菜景觀示范片做大做強做出效益。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