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摘? ? 要】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負面影響,很多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時候,依然沒有做到觀念上的改變。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實際效率。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新課程改革環境下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轉變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漢語語言文學;教學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0-0109-02
The Change of Teaching Concep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Zhangxian Chengguan Middle School,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Xiaoyan
【Abstract】Due to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many teachers still fail to change their concepts when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concepts, adopt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actual efficiency of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expounds the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the teaching concept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junior high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nvironment.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concepts
一、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特征
從整體上來看,當前,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重在對人才人文素質的培養,目的性比較強。在當前的新經濟環境下,單純的人文工作人才也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為了讓漢語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具有實用性,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進行一定的調整,同時還要融入時代元素,通過讓學生對漢語言文學進行系統性的學習,促使學生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融入時代性特點,對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有效拓展。
二、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要求
(一)教師要對自身的職業重新進行定位
為了更好地實現新課程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教師要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以發展的眼光和思維看待自己的職業,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觀念和方法。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增加知識積累的黃金階段,此時,教師需要重視漢語言文學教學,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要做好教學反思,清楚自己在教育教學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要能夠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在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在教學方法、教學研發、道德修養等方面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提升,將培養學生漢語言文學能力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
(二)不斷提升自身修養
首先,教師要注重自身文學修養的提升,不斷加強對自身語言和理論基礎的培養。要主動學習與漢語言文學教學相關的知識,學習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增加自身的知識積累,完善知識結構。同時,還要主動參加相關的培訓,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注重自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將對學生的培養作為自身文學素養提升的一部分。教師還可以通過和學生的有效交流,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
三、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
(一)教師自身教學水平
初中階段,漢語言文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決定了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的狀況。現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常忽略了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用性。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學生可以獲得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并且學生也擁有了較高的信息獲取水平,已經可以實現獨立自主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注重漢語言文學教學,認真做好教學工作。但從當前的教學不難發現,教師對教學改革的方向把控不夠嚴格,加上學生因素,通常將漢語言文學教學作為非重點內容對待。教師教學水平的情況也取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轉變。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內容相對比較陳舊,并不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和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新的教學環境下,使用陳舊的教學方式,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教學缺乏創新性。
(二)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當前的初中生缺乏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自主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學生正處于學習素養形成階段,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進行有效培養。其次,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陳舊,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教師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與提高學生考試成績重視度不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會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有所降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只是背誦和記憶考試規劃的內容,而并不是通過漢語言文學學習而懂得更多的道理,也沒有通過有效運用漢語言文學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由于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自主性,對于所學漢語言文學知識理解不夠深刻,只能停留在表面層次,這顯然與漢語言文學教學發展不符。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新課程改革環境下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轉變策略
(一)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師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轉變非常重要。首先,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這也是轉變教學觀念的前提條件。教學觀念的轉變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這并不是表面形式,需要教師通過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自發地轉變教學觀念;通過了解新課程改革要求,明確教學組織對自身有準確的定位,從而轉變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教師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不斷完善漢語言文學知識體系,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
新課程改革環境下,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轉變,也表現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初中階段也是學生學習能力、文學素養形成的重要階段。首先,教師要注重學生知識點的構建,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初中漢語言文學知識點豐富,許多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抽象思維并未形成,學習中容易對知識點產生錯誤理解,導致學習體系不夠完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漢語言文學是一門綜合類學科知識,依靠課堂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掌握漢語言文學學習方法,轉變學生學習觀念,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索。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教材當中的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感,教師應通過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縮短這一距離,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從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自主性、學生獨立思考的方向進行探討,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注重教學方法和內容的創新
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轉變,需重視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改革與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是教學觀念的直接體現形式。首先,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只參考教材內容進行備案,顯然不夠合理,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充分了解課文原文,并聯系當前的時事熱點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到推陳出新,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延伸。例如,在學習《亡羊補牢》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單純依靠故事讓學生了解其中所蘊含的道理,顯然有所欠缺。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時事熱點導入課堂當中,讓學生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深層次意義。其次,教師要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長期以來,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教師可以進行積極的轉變,選擇現代化教學方式,通過對多媒體的有效運用,借助圖片、視頻、動畫等內容進行多角度分析,增加教學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面臨新的挑戰,教師要聯系實際情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主動學習探究;從教學內容,知識結構和體系等方面出發,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落到實處,注重其教學的實用性,努力提高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杜強.新課程背景下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轉變[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6(06).
[2]強飛.新課改下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轉變方法[J].新課程,2019(26).
[3]馬文祥.論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觀念的轉變[J].神州,2017(30).
[4]周玉蘭.以新課程背景為基礎分析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如何轉變[J].中華少年,2018(26).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