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璐 瑤 滕蜜蜜
在教育教學中,我真誠地感恩遇見的每一位“天使”,他們靠近我,歷練著我,更成全著我。
有位教育家說:“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的確,只有遵循孩子內在的發展規律,才能在潛移默化與潤物無聲中,讓心靈更豐滿、人格更完善、個性更彰顯。作為一名教師,從走上講臺的第一天,我就暗下決心: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老師只有把每一個孩子當成“天使”,才能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擔任班主任后,我更加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因為我從事著關乎心靈、關乎生命、關乎家庭,甚至是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崇高事業。在教育教學中,我真誠地感恩遇見的每一位“天使”,他們靠近我,歷練著我,更成全著我。
增設職位,為學生搭建自我鍛煉的平臺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有無限可能。因此,教師要從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角度去看待學生,要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然而,作為一名在基層學校任教的教師,很多時候,我們選拔班干部、評選優秀學生往往為了圖省事或“服眾”,單憑主觀印象或以學習成績來確定班干部和優秀學生人選。擔任班主任后,我常常進行這樣的反思:那些更多的不被老師關注,特別是不被班主任重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那些學習成績一般或調皮淘氣的學生又是怎樣的心理呢?他們往往自卑郁悶,缺乏自信,有的甚至自暴自棄。作為班主任,我覺得只有以公平的理念和科學的方式對待全體學生,特別是讓那些“弱勢學生”得到更多關照,才能為他們創建更多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從而有利于他們健康地成長。
近幾年,我接的班大多都是低中年級,每接一個這樣的班級,我都要搞一次調查:哪些學生在幼兒園或低年級擔任過班干部?很多學生或嘆息或感慨:班干部沒當過,連小組長都沒擔任過。為了鍛煉更多學生的能力和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我在班里設置了很多職位,讓學生通過推薦或自薦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班委、隊委、各學科代表、小組長、圖書雜志管理員,甚至包括開關門窗的專員等。有些職位設置兩組學生,采用輪崗的方式。如果性格內向的學生沒有主動申請,我就任命其為班級量化評比監督員。這樣的職位設置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同時讓他們獲得展示自身才能的機會。其實,學生之間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差別,得到老師重視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和責任感,其自身的潛能和特長也能得到充分發揮,他們感受到了公平,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理應得到的尊重和關愛。于是,有的學生逐漸從自閉、自卑的心理陰影中走了出來,和其他學生一樣享受在校生活應有的快樂與幸福。
挖掘優點,不吝嗇對學生的贊美與喝彩
每一個人都需要贊美與激勵,師生如果都有一個快樂幸福的心態,教與學就會形成良好的心境氛圍。
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我眼中,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天使”。成績不好也許守紀、紀律不好也許聰穎、思維不敏捷也許厚道、相貌平平也許真誠、體育不行也許聲樂好、不善于交往也許獨立性強……大多數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但也有一些學生總是“當局者迷”。班里有一個男生曾經弱弱地對我說:“老師,您說的那些優點我都不具備。”我說:“在老師眼里,你誠實、謙虛、低調,怎么會沒有優點呢?”還有一個女生也說自己沒有優點。我拍著她的肩膀,非常誠懇地說:“你沒有注意吧,剛一進教室你就給了老師一個微笑,笑得很自然、很甜美。你知道嗎,老師帶你們班也是有些緊張的,別班的班主任經驗豐富,老師年輕,也非常希望你們能接受、能喜歡,你剛才的一個微笑讓老師心情放松了,你是老師記住的第一個喜歡微笑的學生。記住,每一節課都要給每一個老師一個微笑,老師帶著好心情上課,你就是為班級作貢獻。”這個女生聽完了我的這番話,眉眼間瞬時溢滿了笑意。
讓家長寫出孩子的優點。如今,注重知識的同時也應重視能力、素質與品格培養的理念,正在教育系統內形成共識。因材施教、尊重個性與差異的理念,正逐漸為更多家長所接受。每次接手新的班級,我都會讓家長寫出自己孩子的最大優點,以此加深對每一個學生的了解。然而,有些家長卻背道而馳地向我抱怨孩子缺點較多,比如,不愛學習、癡迷手機、寫作業拖沓、逆反等。作為班主任,我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態,家長之所以寫下了孩子的缺點,是因為他們對老師懷抱希望,把最艱巨的育人任務交給了我們。其實,在家長心里,自己的孩子始終是最棒的。在我看來,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就是對家長的最大尊重。作為老師,放大優點就少了對學生的偏見,多了贊美和鼓勵,教師會收獲更多信賴和尊重。
濃濃師愛,用愛心溫暖“特殊學生”
師愛是我根植于內心深處的職業準則,關愛學生、尊重家長、傳播知識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我也一直踐行著。
小楊是我家訪次數最多的學生,在他的身上見證了師愛的奇跡。因為家庭貧困,父母在外地務工,小楊常年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奶奶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爺爺年老體衰,思想觀念陳舊。生活在這樣家庭中的小楊,因為缺乏父母的監督與管教,老師布置的作業基本不寫。為了實現家校合力,我從別人那里了解小楊爺爺的愛好,家訪時增加了很多他感興趣的話題。小楊家新房建成后,我和家人是他們的第一批客人,還買了茶具作為禮物。漸漸地,小楊開始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嘗試改變學習狀態,不懂就問,堅持完成作業。小楊的爺爺也被我感動,不再認為我的做法是“裝裝樣子給學校領導看”。兩年下來,“一切為了孩子”讓我們團結在了一起。
在班級建設中,班主任同樣需要“用特別的愛關愛那些特別的學生”。因為我深知,決定班級是否優秀的不僅僅是幾個優秀生,而是班級的整體實力,特別是那些各方面還暫時有不足的學生。在“特殊學生”面前,班主任更應該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要用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的心態對待他們,還要用濃濃的師愛和正確的方法教育引導他們,為他們的點滴進步而喜悅和點贊。
(作者系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市南路小學教師)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