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蕊
【摘? ?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新課改對初中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題探究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但其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如教師能力不足、教學理念沒有改變、學生積極性不強等,探索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對我國未來的人才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實踐應用;主題探究模式;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9-0139-02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ubject Inquiry Mode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Chenzhuang Junior High School, Jingtai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SHI Shengrui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model, and the teaching model of subject inquiry has emerged at the historic moment, but it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teachers'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has not changed , students enthusiasm is not strong, etc.,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ploring thematic inquiry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my countrys future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Practical application; Subject inquiry m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當今社會,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國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信息素質教育,同時為更好地提升國民素質,將信息技術課程列為國家重點課程。同樣,我國也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并頒布相關文件以促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因此,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不符。改革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模式已成為發展中必須解決的問題。當前教育行業呼吁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教學,提高自主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師則應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對其教學內容、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改變,恰當地將其運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同時,教育一線工作者開展了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并提出了主題探究教學的新模式,以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
一、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踐應用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創新能力的提高大部分時候都來自學生的反復實踐,更來自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只有讓學生自主探索,親自實踐,才有提升其創新能力的可能。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師生均只注重課本的理論知識,課堂上多為教師講、學生聽,對于廣泛并且枯燥的學習知識,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在網絡信息化教學的背景下,教學模式轉變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教師則是引導者和組織者。除此之外,主題探究教學的題目多為開放性問題為主,并沒有固定的答案和解決方式,這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實踐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主題探究的學習模式是以學生自主探索作為開端的,但學生初學知識時并沒有完整的知識框架,對知識的了解也較為淺薄,只有在他人的幫助下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異常重要。例如,在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中,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并且網頁制作的工作量極大,一個人并不能完成,這時便需要團隊合作。教師可以將全班分為幾個小組,每個組設組長,起帶頭作用,組長給各個組員分配適合各組員現實情況的工作,如:搜集資料、文字撰寫等,這樣既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團隊合作的效果,又讓每個學生在親手實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也促進了他們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
二、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踐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能力不足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專業性很強,并且與我們的現實生活也是緊密相連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教師能夠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更新老舊的教材知識,灌輸新技術的實際應用。然而,隨著新課改對學生全面素質能力提升的要求,多數初中院校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但由于這門課程開創時間較短,教師缺乏相關能力,多數初中教學的教師存在專業性不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學生積極性不足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部分初中課堂開設了信息技術教學的課程并將其列為基礎課程。然而,大部分初中生并沒有信息技術的相關基礎知識,并且升學考試中也沒有提出對信息技術課程成績的要求,學生多數是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參加,這導致學生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同樣是一個班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都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有的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有的學生一天也無法完成,久而久之,學生感受到與其他人的差距后,學習積極性將因此下降。
(三)教學理念沒有改變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大水漫灌式”的教學模式,不斷輸出書本中固化的理論知識,學生不加思考地做筆記,被動地接受知識,只為應付考試。主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則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在課堂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為主,而教師則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內容以及思維方式進行一定的指導。然而,多數教師經歷了多年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突然轉變成主題探究模式的教學時仍會秉持之前的思維方式。
三、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踐應用的途徑
(一)培養優質師資
初中信息教育課程開設時間短,教師缺乏相應的能力。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培訓、講座、學習交流等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在職業培訓中,學校還應注重培訓內容以及培訓形式等的多樣化,并將培訓參與程度和教師能力提升程度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提高教師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改變教學理念
第一,教師應把握自主的程度。多數教師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主題探究模式教學的“度”把握不好。當教師讓學生自由思考、小組討論時,教師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可能會做更多的引導,從而不能最大程度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如果教師引導的程度不夠,可能會使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脫離實際。因此,教師應針對課程的特點,積極探索學生自主探究的程度,相應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第二,教學體制的改革。體制決定基調,要想讓教師能夠施展拳腳,還要從教學體系、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入手,比如在期末考核中,改變本門課程的成績評定模式,將成果匯報、個人進步程度、個人綜合能力等納入考核體系,逐步提升師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
(三)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興趣,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于所做事情上。主題探究教學模式能夠動態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在教師的鼓勵和激勵下,滿足他們內心的好奇心和成就感的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PS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具有強烈視覺沖擊的圖片進行操作示范,吸引學生的眼球,還可以向學生展示優秀學生作品,激發他們探索求知的欲望。接下來,學生為了制作出精美的圖片或照片,便會對基礎知識進行學習研究,帶著問題在教材中尋找答案,在遇到疑難問題時,他們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或請教教師的方式找到多種解決方法。在主題探究模式的教學中,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踐過程中,還能夠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培養了自身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主題探究的教學模式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該教學模式旨在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引導以及解惑的作用。對學生而言,該模式轉變了他們的學習方式,能夠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發揮自身的歇息主觀能動性,其中多有小組討論交流的環節,不僅能促進學生團隊協作和協商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吳貴祥.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2]許立新.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44).
[3]廖遠程.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吉林教育,2015(31).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