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調節鈣、磷代謝,還可促進骨骼生長、調節細胞生長分化和免疫功能。兒童缺乏即為佝僂病,成人缺乏時易患骨軟化病。
鈣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而言,無論肌肉、神經、體液和骨骼中,都需要鈣離子的參與;磷存在于人體所有細胞中,是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必要物質,幾乎參與所有生理上的化學反應,磷還是使心臟有規律地跳動、維持腎臟正常機能和傳達神經刺激的重要物質。而維生素D可促進小腸黏膜細胞對鈣和磷的吸收,促進腎小管細胞對鈣、磷重吸收,可提高人體內血鈣、血磷濃度,有利于新骨生成。如果維生素D不足,人體內的鈣、磷水平降低,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影響身體正常生長發育。當維生素D缺乏時,血中鈣離子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升高,機體會出現全身驚厥、手足肌肉抽搐等癥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腳發麻、抽筋。

維生素D能發揮生理功能,需要在體內轉變為活性形式才能成為有生理活性的有效物質,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有:25-羥維生素D3、1,25-二羥維生素D3、24,25-二羥維生素D3等。這些有活性的維生素D由維生素D原經紫外線照射轉變而來,因此平時應多曬太陽,使維生素D原轉化為有活性的維生素D。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脫脂牛奶、乳酪、堅果等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平常也需要在這些食物中攝取來達到日常所需。
當檢測出維生素D嚴重缺乏時,為避免缺乏帶來相關疾病,應咨詢相應的專業醫生,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正確地補充維生素D來滿足人體正常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