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玉
浙大兒院小兒婦科診室內,4歲多的小姑娘囡囡嘴里一直喊著難受!外婆說,外孫女喊難受已經有好幾個月了,她下面一直紅腫,平時給她抹了些藥就好一點,一停藥“那里”就不舒服,反反復復好不了。
“這種現象十分常見,是由細菌滋生引發的陰部感染,很多小女孩都有這種困擾。”浙大兒院小兒婦科副主任孫莉穎介紹說。前來浙大兒院小兒婦科就診的孩子,有近一半是因為陰部感染,主要癥狀是外陰紅腫、疼痛、瘙癢。她表示,有的小孩被送來看病時紅腫了一大片,小便時尿液流到陰部就疼得要命。還有不少孩子又痛又癢,忍不住用手撓,不僅舉止不雅,還容易引發進一步感染。
“幼女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決定了會陰部感染易引發尿道感染,被感染的小女孩,不僅會外陰紅腫、痛癢,還常伴有尿頻尿痛。”當孩子開始喊難受,外陰紅腫,應當及時敷藥和送醫。陰部感染治愈后,還容易出現反復感染,值得家長和幼育機構引起重視。
寶寶外婆說,小女孩尿完后經常不擦屁股,這是由于怕衛生紙并不衛生。醫生為此提醒,尿后擦屁股,對于預防感染是很重要。因為女性特殊的解剖和生理構造,使尿漬很容易殘留在陰唇溝里,時間久了容易引發感染。當然,每個孩子的皮膚狀況、免疫能力都不相同,對于皮膚抵抗力差易出現感染或者皮膚比較敏感脆弱的孩子來說,尿后擦屁股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擦屁股、洗屁股也都有講究,正確的做法是深蹲式,然后再擦屁股。此外,有的家長雖然很注重孩子陰部的清潔,每天給孩子洗屁股,最后卻還是感染了,是因為方法不太對,有的是讓孩子站著用淋浴沖一下,有的是讓孩子翹著屁股簡單清洗下,都洗不干凈,要深蹲才洗得干凈。”孫莉穎說。
除了擦屁股、洗屁股,還有多個細節需要注意:
●不要使用再生紙作為便紙。再生紙一碰水就化掉,很容易粘在陰部。便紙進了陰道,容易引起發炎、疼痛,分泌物呈現黃漬色甚至暗紅色。
●穿尿不濕時間不宜過長。孩子長期使用尿不濕,陰部就很難保持干燥,自然容易引發感染。當孩子有了一定自控能力,家長就要及時給孩子摘掉尿不濕。如果一定要用尿不濕,還要注意勤換,保持干燥。
●早穿短褲,選擇棉質的非緊身短褲。當孩子摘掉尿不濕,就要穿短褲。以前不少孩子穿開襠褲,導致陰部極易接觸到細菌引發感染,現在穿是開襠褲的孩子已越來越少,但感染并未減少,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緊身褲把孩子屁股勒得太緊,引發摩擦,皮膚變得脆弱,一旦有細菌就容易引發感染。
另外,幼女的陰部炎癥還與呼吸道的病原體感染(化膿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及幼兒蟯蟲感染有關。
孫莉穎提醒,如果孩子外陰及周圍出現紅腫,疼痛、瘙癢,伴尿頻、尿急、尿痛,可能是陰部感染引發了尿道感染,需要及時送醫。如果只是出現些許泛紅等輕微癥狀,家長可以先自行給孩子涂抹紅霉素眼膏等藥物。長時間炎癥不重視和處理,會造成幼女局部皮膚色素減褪、皮膚粗糙、增厚、彈性改變,出現幼女外陰硬化性苔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