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
內容提要:隨著新媒體傳播方式的盛行,紙質媒介屢屢遭受挑戰,旅游期刊作為一種旅游文化指南,同樣在經歷了被人們喜愛追逐后,變成一本“時效性欠缺”“不能為讀者提供最及時資訊”“傳播方式老套”的紙質讀物,如何改善這一局面,本文結合旅游期刊的版塊內容設置,以及旅游期刊如何進行轉型,內容提質與升級的具體方式進行討論,供媒體從業者參考。
關鍵詞:旅游期刊 傳播內容 傳播方法
旅游期刊作為旅游類的紙質載體,在表現手法上多以美圖配合文字呈現,寄托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但旅游期刊存在時效性差、為人們提供的資訊有限的不足,在出版旅游類期刊的工作中,存在著不小的挑戰。例如:在內容的組織構架中,采寫方式,版式設計以及發行工作中都有著創新需求。如何搭建一個完整、新型的旅游期刊編輯部對此項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提供旅游期刊的影響力是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對于傳播貴州省旅游形象,塑造文化旅游內核具有長遠價值。旅游期刊應當肩負起促進貴州省文旅發展、地域文化交流的責任。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旅游期刊對編輯部成員的要求,除了稿件的撰寫能力,還應具備前瞻性的眼光,以及完整的服務于期刊出版的各類技能。面對期刊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需要積極面對,做出反應。
一、旅游期刊的價值
旅游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是人類日益增長的需求。旅游類期刊在主題上具有著天然的吸睛能力,但在新媒體手法日新月異的今天,旅游期刊的內容亟需改變,傳統的辦刊理念已經無法滿足讀者獲取信息的需求。
旅游期刊在這種大環境下,社會效益顯得較低,因此出現不少要求停止辦刊的聲音。我們需要再度審視期刊、書籍等紙質載體在現代生活中受關注度的情況。目前,全國范圍內,書店、圖書館數量并不在少數,不少公共場所還配備了自助圖書售賣、租借機。從教育層面來看,從學童步入義務教育階段就在接觸各類書籍,人們對書籍的熱愛又開始被培育起來。因而,一本刊物的受歡迎與否是因內容、群體受眾而左右,并不是一概而全地稱其市場性弱。這當中,旅游類期刊作為一種重要的類別,自然有存在的意義。
一方面,旅游期刊可以彌補新媒體、報紙這類時效性較強的媒體平臺,做沉淀式、深度系統的報道,為讀者呈現出一個完整的旅游故事;其次,旅游類期刊是所有期刊類別中最容易樹立年輕一代讀者群的載體。同時,旅游類期刊容易創造出精美版面,是媒體從業者視覺崗位技能的肯定與不斷培育;旅游類期刊可以提供權威系統的主流旅游聲音,幫助讀者甄別真正有用的資訊。
當我們開始做一本期刊時,我們需要的就是堅定不移地去探索最適合的路徑,去開拓這本期刊的最大價值。讓受眾看到、知曉,才能逐步樹立良好口碑,才能促進期刊的發展。旅游期刊存在必然有獨特價值,也是人們在接受各種快速信息時的一種必要補充。
二、旅游期刊的受眾分析
一般來說,期刊主要分為核心期刊、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從類別上來說則覆蓋了各個層面,包含但不限于教育、醫學、科技、人文、歷史等等。要做一本旅游期刊,就離不開對其的定位研究,是快速資訊導覽、文藝摘評、深度報道還是為市場所需訂制式刊物。
對于期刊的閱讀群體,我們需要做一個系統的分析,年齡、職業、愛好,以及希望從本期刊中獲得的有效閱讀內容進行分析。綜合實踐得出,每一種期刊都有其固定的閱讀群體,然而,并不是每一種期刊都能實現編輯部的無憂運轉,市場認可度還需要提升。
目前來看,權威主流發聲的旅游類期刊在市面上比較受歡迎,也得到旅游業界的認可,并衍生出各類專屬訂制期刊,市場接受度很高。以《中國國家地理》為例,是旅游類期刊的標桿,兼具性和國際性的科學傳媒,是中國目前對外出售版權的雜志,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性的關于地理的月刊雜志,成功地進入發達國家和地區。自1950年創刊以來,《中國國家地理》一直秉承給讀者帶去富有生活特色的內容,已成為讀者心目中權威性的地理旅游指南,辨識度極高。讀者受眾也涵蓋青年到中老年,覆蓋程度極廣。
就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程度來看,人們用于文化娛樂、旅游休閑上的花銷也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人們的業余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愈來愈高。當前旅游期刊向人們主要呈現的活動方式,越來越偏向于旅游攻略、時尚服裝、配飾,以及較為新型也比較刺激性的方式,這些新方式的呈現都對人們業余生活原有的休閑選擇進行了沖擊。于是我們對旅游期刊的受眾群體分析就可以更“大膽”,擴大發行渠道,讓更多的群體看到這本刊物,對這本刊物產生關聯,引起關注,從而成為受眾,乃至“粉絲”。因此,期刊的定位就是一個換位思考的過程,多去思考刊物的受眾需要獲知的訊息是什么,構建精品內容是主要的定位方向。期刊的內容確定后才能談后續發展。
旅游期刊的閱讀主體一般是生活在都市中經濟水平較穩定的人群,他們具有一定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基于此,旅游期刊會將消費者的經濟水平作為考慮因素之一。在對讀者受眾群體的分析上,我們有一些初步的思考,但往往忽視到可變因素,當下讀者的閱讀審美在發生著變化,受眾不穩定的情況也會出現,旅游期刊在生產內容的過程中要逐步去探索兩者統一、互相促進的路徑。
三、旅游期刊的內容構架
關于期刊類刊物的內容設置,與其出版周期有著重大關聯。如旬刊與月刊、雙月刊、季刊,在內容版塊構架上一定是有區別的。以《貴州全域旅游》為例,因其雙月刊的進度,勢必在時效性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對于資訊類的內容刊發就不能流于表面,應更認真地去規劃版面,并在實踐中逐步磨合積累,總結經驗和不足,對讀者的喜好進行分析,做有深度的刊物。
在內容上,主題策劃是一期的核心,是最關鍵的版塊,應當根據雜志屬性對次版塊進行認真策劃,對其系統完善地進行版塊劃分,用人物、事件去串聯起一個個文化故事。生動的寫作方式與版式設計為閱讀的趣味性添彩,但內容的深度性是靈魂,要讓期刊成為一個沉淀物,讀者讀后能保留收藏,二次閱讀。在實踐中,要達到此種境界,對編輯部的要求頗高,無論是人員配備還是人員素養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每個環節的節奏把控非常嚴格。因此,一個期刊的出刊周期對內容的決策起到制約與督促作用。
此外,因是旅游類期刊,在內容設置上還需要注重趣味性,應當聚焦當下人們關注的熱點,其中美食必不可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旅游期刊將美食更大范圍的導出,該美食則會有更廣的大眾辨識度,進而間接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并產生一定影響[1]。
現在旅游期刊中高質量居住條件的版面所占篇幅不在少數,可以從側面反映人們對其重視程度,除了內容的展示,這種版塊設置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因此,也可以得出旅游期刊在讀內容的堅持與把控上能做到持續性輸出內容,這種方式將逐步滲透到讀者群體,逐步引導大眾對旅游住宿產品的消費喜好,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細微的改變,并植入文化理念[2]。著名的旅游期刊——《時尚旅游》在這個方面做得卓有成效。
當前,自駕游已成為最重要的旅行方式,讀者閱讀到一本旅游期刊,對這個部分的內容必然有期待。因此,在完成這個欄目的內容時,應從讀者的角度出發,除了對自駕游玩地的推薦之外,還應涵蓋更多的旅游服務信息,包含裝備、游覽地住宿、旅游商品、攻略貼士等種種層面。此外,我們還要挖掘在自駕領域范疇的全新體驗形式,游輪、馬車等此類小眾的游覽項目,樹立起自己固有的讀者喜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梳理良好的口碑[3]。
此外,一個期刊的內容風格需要在經歷一定時間的出版后逐步確立,讓讀者可以系統地了解此本期刊,為吸引固定粉絲提供基礎條件。
四、新型旅游期刊編輯部的搭建
編輯部的團隊力量是決定著一本期刊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傳統的刊物編輯部是一個完整的團隊,包含行政、財務、編務、記者、編輯、設計、發行等工作團隊,但現階段,不少期刊的“存活”出現了很大的挑戰,是否可以良性運轉,自負盈虧成了關鍵難題。不少編輯部出現了一人兼多崗的情況,甚至也并非全部職工都是全職工作狀態,這是為了壓縮成本的無奈之舉,但隨之而來的亦是雜志內容質量的下降,甚至刊期的延誤,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弊端將會更深刻的暴露出來。
因此,一個編輯部在人員配備上不能一味地以節約開支為首要目標,而是培育一批實力強大的全職干將,讓這部分職工去干“專業”的事,效率高、質量優,職工也可以盡責的思考期刊的發展,對市場、讀者的反應做出積極的反饋,以此,每個環節將優良運轉,“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定崗上多發掘每個職工的優勢,有效構成一支互相促進而又互相補位的團隊則可發揮最大效力。一個編輯部的力量決定著一本期刊的質量是否優良,是塑造優質期刊閉環里最重要的環節。
另外,當認真培養編輯部所有職工,建立起一支學習型編輯部,整體素質高,才能抵御來自市場的各類考驗。編輯部的服務體系是保證期刊高學術水平的基礎,同時會使編輯部工作進入良性循環,并促進期刊成熟發展的結論。
五、旅游期刊的發行創新
期刊的發行,常規來說是通過郵局產生訂閱,由專門的團隊進行投遞至讀者手中的行為。此外,期刊的編輯部還會針對一些公共休閑場所進行專門的投遞行為,以此來擴大發行范圍,但此種發行渠道耗時且成本高,成效不便統計,雖是發行的重要方式,但較為固化。
機場、高鐵、高速公路服務區是旅游類期刊展示的重要平臺,是盡可能擴大目標讀者的有效方式,但此種投放涉及與航空公司、鐵路部門以及交通運輸部門的溝通,因一些合作方式或彼此工作的不便之處,推廣起來較為困難,但并非完全不具備可能性。景區景點是旅游類期刊投放的拓展地,但因全省范圍大,景區景點數量眾多,此部分是期刊成本與發行效果的一個博弈,需要找到平衡點。
以上所說的發行方式還是傳統的模式,利用互聯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平臺來進行發行的傳播是當前我們亟需思考的課題。以微信公眾號為例,當前已經過了微信公眾號建立的最佳時機,一個微信公眾號作為主體去吸納粉絲,創造流量,產生價值的機遇已經渺茫,期刊的微信公眾號成為一個端口,僅僅是期刊的一個發聲口,并不兼備大量的輔助功能。以微信公眾號為依托,將期刊內容進行二次編輯展現。以微信公眾號鏈接小程序端口進行雜志電子版的傳播是固定常規模式。此外,建立與讀覽天下、博刊網等期刊展示平臺的合作也是不少期刊擴大發行的手法。新浪微博的用戶依然活躍,在新浪微博開設期刊的官方賬戶也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內容的發放上仍然要尋找契合點。手法新穎加上內容精良才是一個良性的閉環,新媒體發行內容應與紙質期刊的內容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呈現完整狀態。
如今,隨著各大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年輕群體對其的關注度極高,內容豐富多元,傳播極快,期刊內容如何在短視頻平臺上進行傳播是我們需要去探索的。將采編的過程進行展示、記錄采訪細節、補充文圖稿件的表達等等都是可進行嘗試的方式。此種發行方式已經完全跳脫了傳統的發行手法,是科技進步,產品迭代時期對我們的一個考驗,期刊編輯部需要逐步培養自己的全方位能力,為自我宣傳做好全方位工作。
發行與內容的創造是相輔相成的,優良的內容是一個期刊可拓展發行的重要保障。期刊的發行要運用新技術、新手法,不斷摸索規律才可以更好的服務讀者,創造更大價值。
結論:人們接受新事物的媒介越來越多,碎片化信息對人們的認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存在一些誤導性,抓住這個旅游期刊能規避的短板,著重從內容的沉淀上下功夫,打造具有忠實讀者群體的刊物,建立起專屬傳播渠道,做有專屬性價值的刊物,在內容版塊設置上注意系統性、連貫性,版式設計破除固化思維,新穎時尚,帶來良好閱讀體驗。
注 釋:
[1]柳瑤波.中國文化價值系統與旅游體驗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04):80-83.
[2]李悅昌.新時代我國大眾旅游:科學內涵、核心價值、主要矛盾和發展模式[J].理論觀察,2020,170(08):12-16.
[3]鄭銳洪.城市歷史街區旅游體驗價值開發模式選擇[J].城市問題,2020(07):66-75.
(作者單位: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